關于梁啟超的名句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成功大易,而獲實豐于斯所期,淺人喜焉,而深識者方以為吊。
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當世之務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成功自是人權貴,創業終由道力強。
美術所以能產生科學,全從“真美合一”的觀念產生出來。他們覺得真即是美,又覺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從求真入手。
六經不能教,當以小說教之;正史不能入,當以小說入之;語錄不能渝,當以小說渝之;律例不能治,當以小說治之。
梁啟超的名言
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無志。
志未酬①
志未酬②,志未酬,問君之志幾時酬?志亦無盡量,酬亦無盡時。世界進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眾生苦惱不斷如亂絲,吾之悲憫亦不斷如亂絲。登高山復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③。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幾許④!雖成少許,不敢自輕。不有少許兮,多許奚自生⑤?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遠兮,其孰能無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無志。
注釋
①這首詩作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最先發表在《清議報》上。詩抒寫作者在變法失敗后,仍要繼續奮斗的積極進取精神。作法打破傳統形式、格調,成為一種“新體詩”。
②酬:實現,達到。
③“出瀛”句:《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鄒衍談天地,謂九州之內有稗海環繞,九州之外,更有大瀛海環繞。
④其:副詞,表推測。
⑤奚(xī西)自生:從何而生。奚,疑問詞,何。
譯文一
壯志未能實現啊,壯志未能實現啊,請問君子的志向什么時候能夠實現呢?志向是沒有盡頭限度的,實現它也是沒有盡頭的。世界的進步沒有停止的日期,我的希望也是沒有停止的日期的。眾生的愁苦惱怒斬不斷,就像混亂的絲麻一樣,我的悲天憫人的感情也像斬不斷的亂絲一般,登上一座高山又發現有另外的高山,出游到無邊的大海又有更加廣闊的大海。任憑龍騰虎躍(英才輩出)來度過這百年的時光啊,所創造出來的成就又有多少呢?雖然只是那么一點點,不敢妄自菲薄,沒有這一點點的積累啊,大的多的成就從哪里生出來呢?只是希望前面的路途恢宏廣闊和向遠方無盡的伸展,又有誰能夠對我的這一情懷沒有感動呢?啊呀,男兒的志向是渴望參與天下的大事,以天下為己任,只是有前進而絕對是沒有后退的,當說自己的偉大的志向實現的那個人是沒有志向的人。
譯文二
壯志沒有實現,壯志沒有實現,請問您的志向什么時候才能實現呢?志向沒有窮盡的時候,實現(志向)也沒有窮盡的時候。世界進步沒有終止的時候,我的希望也沒有泯滅的時候。眾人的苦惱像頭緒散亂的絲麻一樣無法斬斷,我悲天憫人的心情也像頭緒散亂的絲麻一樣無法斬斷。登上一座高山,發現又有高山,游出一片浩瀚的海洋,發現又有一片浩瀚的海洋。就算我能夠像龍騰虎躍一般施展才華來度過一生啊,又能做成多少事呢?即使做成了一些事,不敢妄自菲薄輕視自己,沒有這很少的積累啊,大的成功又從哪里來呢?只要展望宏偉廣闊任重道遠的前途,誰能不對我的心情有所感觸呢?唉!男兒以國家世界的大事業作為志向,只有前進而不能困頓。如果(誰)說“已經實現了志向”,(那)就是失去了志向。
言志已酬便無志。梁啟超《志未酬》[今譯]若說志愿已經實現,則表明本來就沒有志愿。
[賞析] 此詩作于1901年。
句中“志已酬”與“無志”,看似矛盾,其實很辯證。因真正有“志”,便隨時代發展而無停止之時,“世界進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所以“志”本無“已酬”之日。若說“志已酬”,則其“志”并非不斷進取之“志”,因而結論是“言志已酬便無志”。作為全詩結句,十分有力,令人從中領悟“但有進兮不有止”的精神境界,克服短視,樹立大志。此句言簡意賅,概括了生活真理,此句可作格言讀。
關于梁啟超的名句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成功大易,而獲實豐于斯所期,淺人喜焉,而深識者方以為吊。 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當世之務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成功自是人權貴,創業終由道力強。 美術所以能產生科學,全從“真美合一”的觀念產生出來。
他們覺得真即是美,又覺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從求真入手。 六經不能教,當以小說教之;正史不能入,當以小說入之;語錄不能渝,當以小說渝之;律例不能治,當以小說治之。
梁啟超名言名句
梁啟超名言,警句,格言,語錄
·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 成功大易,而獲實豐于斯所期,淺人喜焉,而深識者方以為吊。
· 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
·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當世之務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 成功自是人權貴,創業終由道力強。
· 美術所以能產生科學,全從“真美合一”的觀念產生出來。他們覺得真即是美,又覺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從求真入手。
· 六經不能教,當以小說教之;正史不能入,當以小說入之;語錄不能渝,當以小說渝之;律例不能治,當以小說治之。
梁啟超的名言警句(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中國說(梁啟超)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
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
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
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茍且;惟豪壯也,故冒險。
惟茍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
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
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
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
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
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啟超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梁啟超曰:傷哉,老大也!潯陽江頭琵琶婦,當明月繞船,楓葉瑟瑟,衾寒于鐵,似夢非夢之時,追想洛陽塵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宮南內,白發宮娥,一燈如穗,三五對坐,談開元天寶間遺事,譜霓裳羽衣曲。
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孺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沓之盛事。拿破侖之流于厄蔑,阿剌飛之幽于錫蘭,與三兩監守吏或過訪之好事者,道當年短刀匹馬,馳騁中原,席卷歐洲,血戰海樓,一聲叱咤,萬國震恐之豐功偉烈,初而拍案,繼而撫髀,終而攬鏡:嗚呼,面皴齒盡,白發盈把,頹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無心事,舍悲慘之外無天地,舍頹唐之外無日月,舍嘆息之外無音聲,舍待死之外無事業。
美人豪杰且然,而況于尋常碌碌者耶?生平親友,皆在墟墓;起居飲食,待命于人。今日且過,遑知他日;今年且過,遑恤明年。
普天下灰心短氣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挾山超海之意氣,能乎不能? 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漢武,若何之雄杰;漢唐來之文學,若何之隆盛;康乾間之武功,若何之烜赫。
歷史家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國民少年時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陳跡哉!而今頹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處處雀鼠盡,夜夜雞犬驚。十八省之土地財產,已為人懷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為人注籍之奴。
豈所謂老大嫁作商人婦者耶?嗚呼,憑君莫話當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對,岌岌顧影;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一國之民為待死之民。
萬事付之奈何,一切憑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啟超曰: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問題也。如其老大也,則是中國為過去之國,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國,而今漸漸滅,他日之命運殆將盡也。
如其非老大也,則是中國為未來之國,即地球上昔未現此國,而今漸發達,他日之前程且方長也。欲斷今日之中國為老大耶?為少年耶?則不可不先明國字之意義。
夫國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權,有服從,人人皆主權者,人人皆服從者。夫如是,斯謂之完全成立之國。
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國也,自百年以來也。完全成立者,壯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漸進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
故吾得一言以斷之曰:歐洲列邦在今日為壯年國,而我中國在今日為少年國。 夫古昔之中國者,雖有國之名,而未成國之形也。
或為家族之國,或為酋長之國,或為諸侯封建之國,或為一王專制之國。雖種類不一,要之,其于國家之體質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
正如嬰兒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體之一二官支,先行長成,此外則全體雖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為胚胎時代,殷商之際為乳哺時代,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為童子時代,逐漸發達,而今乃始將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
其長成所以若是之遲者,則歷代之民賊有窒其生機者也。譬猶童年多病,轉類老態。
或且疑其死期之將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過去之謂,而未來之謂也。且我中國疇昔,豈嘗有國家哉,不過有朝廷耳。
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數千年,而問其國之為何名,則無有也。夫所謂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者,則皆朝名耳。
朝也者,一家之私產也;國也者,人民之公產也。朝有朝之老少,國有國之老少。
朝與國既異物,則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為國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時代也;幽、厲、桓、赧,則其老年時代也。
高、文、景、武,漢朝之少年時代也;元、平、桓、靈,則其。
關于梁啟超苦與樂的名言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 成功大易,而獲實豐于斯所期,淺人喜焉,而深識者方以為吊。 · 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
·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當世之務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 成功自是人權貴,創業終由道力強。 · 美術所以能產生科學,全從“真美合一”的觀念產生出來。
他們覺得真即是美,又覺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從求真入手。 · 六經不能教,當以小說教之;正史不能入,當以小說入之;語錄不能渝,當以小說渝之;律例不能治,當以小說治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梁啟超的詩句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