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正字的詩詞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余。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巖廊罷機務,崇文聊駐輦。
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韋編斷仍續,縹帙舒還卷。
對此乃淹留,欹案觀墳典。移步出詞林,停輿欣武宴。
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驚雁落虛弦,啼猿悲急箭。
閱賞誠多美,于茲乃忘倦。鳴笳臨樂館,眺聽歡芳節。
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
去茲鄭衛聲,雅音方可悅。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煙霞交隱映,花鳥自參差。
何如肆轍跡,萬里賞瑤池。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
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
豈必汾河曲,方為歡宴所。落日雙闕昏,回輿九重暮。
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搴幌玩琴書,開軒引云霧。
斜漢耿層閣,清風搖玉樹。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蘭肴陳綺席。千鐘合堯禹,百獸諧金石。
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璧。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
羅綺昭陽殿,芬芳玳瑁筵。佩移星正動,扇掩月初圓。
無勞上懸圃,即此對神仙。以茲游觀極,悠然獨長想。
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
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
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
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執契靜三邊》李世民 執契靜三邊,持衡臨萬姓。
玉彩輝關燭,金華流日鏡。無為宇宙清,有美璇璣正。
皎佩星連景,飄衣云結慶。戢武耀七德,升文輝九功。
煙波澄舊碧,塵火息前紅。霜野韜蓮劍,關城罷月弓。
錢綴榆天合,新城柳塞空。花銷蔥嶺雪,縠盡流沙霧。
秋駕轉兢懷,春冰彌軫慮。書絕龍庭羽,烽休鳳穴戍。
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翦暴興先廢,除兇存昔亡。
圓蓋歸天壤,方輿入地荒。孔海池京邑,雙河沼帝鄉。
循躬思勵己,撫俗愧時康。元首佇鹽梅,股肱惟輔弼。
羽賢崆嶺四,翼圣襄城七。澆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質。
已知隆至道,共歡區宇一。《初夏》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
佩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賦得李》李世民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尋。
鶯啼密葉外,蝶戲脆花心。麗景光朝彩,輕霞散夕陰。
暫顧暉章側,還眺靈山林。《傷遼東戰亡》李世民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
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余忠。《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秋字》李顯 九日正乘秋,三杯興已周。
泛桂迎尊滿,吹花向酒浮。長房萸早熟,彭澤菊初收。
何藉龍沙上,方得恣淹留。《立春日游苑迎春》李顯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臺金闕九仙家。
寒光猶戀甘泉樹,淑景偏臨建始花。彩蝶黃鶯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啟流霞席,暫囑曦輪勿遽斜。《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游魯館,陟秦臺。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風日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枝條郁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清波洶涌,碧樹冥蒙。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
斗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
暫爾游山第,淹留惜未歸。霞窗明月滿,澗戶白云飛。
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
放曠出煙云,蕭條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隱幾避囂氛。
石畫妝苔色,風梭織水文。山室何為貴,唯馀蘭桂熏。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云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幽情。水中看樹影,風里聽松聲。
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
泉石多仙趣,巖壑寫奇形。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
巖壑恣登臨,瑩目復怡心。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幽巖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暫游仁智所,蕭然松桂情。寄言棲遁客,勿復訪蓬瀛。
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
傍池聊試筆,倚石旋題詩。豫彈山水調,終擬從鐘期。
橫鋪豹皮褥,側帶鹿胎巾。借問何為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余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挽辭》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悼詩》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
有關浩然正氣的詩詞文賦.
《正氣歌》 文天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過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竹石》 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滿江紅》 岳飛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 陸游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不知道樓主滿意嗎?(原創)。
關于一身正氣的詩句
過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黃金若糞土 肝膽硬如鐵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八百里分為麾下炙 五十弦翻賽外聲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擋百萬師.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形容堂堂正正的詩句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明·洪自誠
2、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3、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漢·劉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
5、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6、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8、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9、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10、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13、君子山岳定,小人絲毫爭.——唐·孟郊
14、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
1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1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7、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
18、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阮子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宋·朱熹
21、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鑒
22、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
23、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輕重人.——清·宋綞
24、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25、君子于細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宋·朱熹
含有“正”字的詩句有哪些
含“正”子的詩句如下: 1、元稹 烏生八子今無七,猿叫三聲月正孤。
哭子十首 其九 2、韋應物 廣陵三月花正開,花里逢君醉一回。 酬柳郎中春日歸揚州南郭見別之作 3、盧綸 花正濃時人正愁,逢花卻欲替花羞。
春日登樓有懷 4、司空圖 燕辭旅舍人空在,螢出疏籬菊正芳。 憶中條 5、白居易 前日歸時花正紅,今夜宿時枝半空。
夜惜禁中桃花因懷錢員外 6、權德輿 遙想洞房眠正熟,不堪深夜鳳池寒。 中書宿齋有寄 7、李中 沈沈樓影月當午,冉冉風香花正開。
鐘陵春思 漁兒隔水吹橫笛,半夜空江月正明。 泊秋浦 8、李遠 秦滅燕丹怨正深,古來豪客盡沾襟。
讀田光傳 9、李郢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南池 10、李家明 玉甃垂鉤興正濃,碧池春暖水溶溶。
元宗釣魚無獲進詩 1、讀音: zhèng 、zhēng 2、基本釋義:[ zhèng ] 1.不偏斜,與“歪”相對:~午。~中(zhōng)。
~襟危坐。 2.合于法則的:~當(dāng)。
~派。~楷。
~規。~大光明。
~言厲色。撥亂反~。
3.合于道理的:~道。~確。
~義。~氣。
4.恰好:~好。~中(zhōng)下懷。
5.表示動作在進行中:他~在開會。 6.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與“副”相對:~面。
~本。 7.純,不雜:~色。
~宗。~統。
純~。 8.改去偏差或錯誤:~骨。
~誤。~音。
~本清源。 9.圖形的各個邊的長度和各個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10.指失去電子的,與“負”相對:~電。 11.大于零的,與“負”相對:~數(shù)。
12.姓。[ zhēng ] 1、〔~月〕農歷一年的第一個月。
簡稱“正”,如“新~”。 3、詳細釋義:正 [zhèng] 〈形〉 1、(指事。
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本義:不偏斜,平正) 2、同本義〈動〉 1、通“整”( zhěng)。
使正;整理;端正 2、整治 〈名〉 1、官長;君長 2、正常情況,正命,正常壽限 〈副〉 1、正好,恰好 2、表示動作、狀態的進行,持續,正在 〈代〉 1、這么;這樣 2、另見 zhēng 正 [zhēng] 〈名〉 1、農歷一年的第一個月 2、箭靶的中心 [bull's eye]〈動〉 1、通“征” 2、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