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國的詩句,要作者和詩名的,急
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愛國古詩及作者、詩名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南宋·岳飛
半江瑟瑟半江紅。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城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滿江紅·怒發沖冠
南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滿江紅 圖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jìng)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愛國的古詩 包括作者及出處
愛國詩:
1、《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示兒》(宋)陸游:“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過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滿江紅》(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表達作者愛國的詩句
1、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唐·李白(作者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2、有誰知?鬢殘,心未死。 ——陸游 (作者簡介:陸游,字務觀,號放翁。
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
3、憂國忘家,捐軀濟難。——三國志 (作者簡介:《三國志》是西晉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歷史,受到后人推崇。)
4、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作者簡介:管仲,漢族,名夷吾,字仲,又稱敬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
5、一時今夕會,萬里故鄉情。 ——杜甫 (作者簡介: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
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 6、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宋·陸游 7、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明·于謙 (作者簡介:于謙,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8、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唐·李夢陽 (作者簡介:李夢陽,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作者簡介:范仲淹,字希文,漢族,生于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 10、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 (作者簡介:譚嗣同,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 11、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1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作者簡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1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作者簡介:麥孟華,清末維新派。
字孺博。廣東順德人。)
15、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譚嗣同 16、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李白 17、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 (作者簡介: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
杜牧人稱“小杜”。) 1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作者簡介:文天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青原區)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 19、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 (作者簡介:王昌齡 ,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20、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范仲淹 (作者簡介:范仲淹,字希文,漢族,生于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
21、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作者簡介: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22、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 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作者簡介:葛洪,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
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 2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作者簡介:曹植,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 24、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 (作者簡介:岳飛,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
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 25、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26、今夕會,萬里故鄉情。 ——杜甫 27、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杜審言。
10個愛國句子(名言或詩句,注明年代和作者)
1、《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州橋》【宋】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4、《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兒》【宋】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7、《過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滿江紅》【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關于愛國的詩詞,越多越好
屈原·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阝比〕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音“期”)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度蘅與方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茍余情其信〔女夸〕(音“夸”)以練要兮,長〔咸頁〕(音“咸”)頷亦何傷;
攬木根以結芷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愛國詩句有作者和s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