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鄉間小孩的詩句
楊萬里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 .
楊萬里
宿新市徐公店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袁 枚
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白居易
池上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高 鼎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桑茶坑道中》其七)與《安樂坊牧童》: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蔭正眠著,一牛吃過柳蔭西。
【牧童】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清平樂(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風鳶圖詩(其一) 徐渭
柳條搓線絮搓棉, 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描寫明月的明詩句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無名氏《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農歷十五。四五:農歷二十。蟾(chán蟬)兔:代指月亮。古代神話,嫦娥偷吃了她丈夫的長生藥奔入月宮,化為蟾蜍(chú除),即癩蛤蟆。兔,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這兩句大意是:十五明月圓,二十月兒缺。這本是一首懷人詩,寫望月思人,從“明月滿”一直望到“蟾兔缺”。現在多用~兩句中月的由盈轉缺,說明事物轉化的客觀規律,即世界上沒有永遠靜止、一成不變的事物。
《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這兩句大意是:當月亮從海上升起來時,遠在天涯的親人此刻也和自己一起共賞月色。詩句寫對著明月懷念遠方的親人。共此時,同對月,兩地相思,卻不知伊人是否安好。前句寫景雄渾闊大,點出“望月”;后句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寫景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高華渾融;抒情看似詞淺意明,實則情思悠長。兩句渾成自然,和謝莊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都是詠月懷人的千古佳句。后人常用此兩句以寫月夜懷人之情。
唐代開元尚書丞相,詩人 張九齡 《望月懷遠》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兩句大意是:空中的明月,透過亭亭如蓋的青松,把它的銀輝篩落到地下,清冽的山泉在山石上流瀉,映著月色閃閃發光,如鳴琴般淙淙作響。寫出一種清幽明凈的自然美,那月下的青松和石上的清泉,正是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詩人在詩的最后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表現了他要遠離官場,久留此境的心愿。這兩句詩寫景如畫,看來卻似隨手拈來,毫不費力,充分顯示出王維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
唐代詩人 王維 《山居秋暝》
描寫月光的詩句 好急好急
一、漢魏詩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2、 聽月詩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藥叮咚玉杵鳴。
樂奏廣寒聲細細,斧柯丹桂響叮叮。
偶然一陣香風起,吹落嫦娥笑語聲。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二、唐宋詩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關于“南瓜”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描寫“南瓜”的詩句有:
1、馬上少年今健否?過瓜時見雁南歸。
2、及瓜勝喜發南州,納納春光銷客憂。
3、南鄰僅有瓜牛廬,轉盼卷去無遺余。
4、匏瓜訟閣空南望,知到諸天第幾重。
5、西瞻周道平如砥,南揖秦山翠削瓜。
1、第一句出處:
《夜搗衣/搗練子》宋 賀鑄
收錦字,下鴛機。凈拂床砧夜搗衣。
馬上少年今健否,過瓜時見雁南歸。
2、第二句出處:
《二月二十四日夜大風異常》宋 陸游
天青無云星錯落,大風忽自西南作。壽藤老木不自全,門外豈容存略彴。
翁媼驚呼兒女泣,屋瓦飛空吁可愕。巢傾共閔烏鵲死,空黑還疑鬼神惡。
南鄰僅有瓜牛廬,轉盼卷去無遺余。腐儒自笑獨耐事,一燈熒熒猶讀書。
3、第三句出處:
《適聞留臺侍郎獨游龍門屬府事牽鞅輒成短詩奉》宋 宋庠
飛蓋遙聞上鑿龍,白云蒼靄曉樓鐘。
匏瓜訟閣空南望,知到諸天第幾重。
4、第四句出處:
《樂還》宋朝史彌寧
及瓜勝喜發南州,納納春光銷客憂。
細麥風前藍袖舉,新秧水面綠針浮。
行程又過山深處,歸夢還尋天盡頭。
收拾懷鄉舊詩藁,探先封寄與沙鷗。
5、第五句出處:
《憶雍都一首》宋 蘇籀
秦漢西都誰復加,茂陵賦筆大非夸。
西瞻周道平如砥,南揖秦山翠削瓜。
雷尾鳳鬃蹄逸健,蝟髯黧面手高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