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小溪流水的句子
描寫溪水的句子1、溪水綠汪汪的,綿延千里,蜿蜒而下,成群結隊的小魚在清澈見底的溪水里悠閑自得地追逐著,嬉戲著。
小溪邊是大片大片的灘林,一棵棵竹子手牽著手,肩并著肩,矗立在灘林里,像一位位守護著楠溪江的“守護神”。2、我挽起袖子,嬉起了水。
我舀起一捧水,灑到半空中,一滴滴水珠在春天陽光的照射下,在半空中舞蹈著,顯得格外美麗,像一顆顆鉆石珍珠一樣。水珠又接二連三的落到水面上,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響,好像一支優美的曲子。
一朵花瓣落下來,輕輕的掉在水面,溪水泛起漣漪,輕輕的蕩漾著。3、清清的溪水潺潺的流著,像仙女身上美麗的飄帶。
她七彎八拐地在大沙灘上像蛇一樣哧哧溜溜地尋找什么。小溪的水花和沙紋搓揉出一些細碎的呢喃。
4、在夏天的時候。幾番秋雨之后,溪水漲了幾篙;早凋的梧楸,飛盡了翠葉;金黃色的曉霞,從杈丫樹隙里,深入溪中;潑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5、小溪是硬的,像一塊無暇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小溪是靜的,宛如明鏡一般,清晰地映出綠的樹、紅的花、藍的天、白的云。
小溪是軟的,微風習習,波紋條條,伴著跳躍的陽光,伴著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戲。小溪是活的,每天歡快地唱著歌,彈著琴……6、小溪從間流淌過,縷縷微風,絲絲涼意,瀑布飛流,峽谷幽深,森林深處,水聲欲穿耳而過。
站在懸崖峭壁,向下俯視,深濃的綠色,伴隨著水聲,生靈的叫聲盤旋而上……7、一條清澈見得的溪流猶如織女那銀得發亮的秀發鋪在崎嶇的山路上,靜靜地流淌著。那美妙的流水生配上那一陣陣婉轉如銀鈴般的鳥叫聲為神秘的山區添上一筆藝術的色彩。
8、小溪的夏天,富有各種各樣的聲音。炎炎夏日想一個大火爐焦烤著大地。
人們坐在柳樹下乘涼。早上的大公雞“喔喔”的叫,小溪“嘩啦啦”的流著,青蛙“呱呱呱”地唱歌,小鳥“嘰嘰喳喳”的歌唱,微風“呼呼”的吹,形成了一曲“夏日交響曲”。
9、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環繞著背靠雪山的麗江古鎮淙淙流淌。溪的兩邊,種著幾株春意盎然的垂柳,那長長的翠綠的柳梢兒,隨風起舞著,婀娜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輕柔。
在麗江星羅其布的小巷徜徉是不會迷路的,小溪就是一位向導,你只要順流前進,總會找到出口,所以我想小溪肯定有一雙彗眼。10、夏天,溫暖的陽光灑在了溪底的沙石上,一閃一閃的,似乎是一顆顆小星星在不停的向我眨眼睛呢!溪里的小魚一行行,一列列,一群群,魚尾左右搖擺著。
鱗片從溪底發出一道道光,再加上天空中陽光五顏六色的,把魚射出的光變成了紅色、黃色、綠色……11、那小溪緩緩地流動著、流動著,猶如一個溫柔的少女,緩緩地擺動著一雙玉臂;小溪靜靜的,在陽光的的愛撫下,她甜甜地笑著。12、故鄉的小溪清澈見故鄉的小溪清故鄉的小溪清澈見底澈見底底,春天的小溪一旁的垂柳抽出了嫩芽,另一旁的桔樹也換了新裝,鳥兒在故鄉的小溪清澈見底樹上嘰嘰喳喳的叫著小溪清澈見底晚,我們一家人走在橋上散步,這時讓我想起了家鄉的小溪。
13、老家門前那條彎彎的小溪,每當我回去的時候,常常坐在旁邊的草地上聽著叮叮咚咚的響聲,連成了一首動人的歌曲。那條小溪到晚上是那樣的清澈、碧綠、恬靜。
好像一位長得如花似玉的姑娘一樣輕輕的悄悄的向我們走來,是那么的輕,那么的靜。14、清晨,公雞報曉,將我從睡夢里喚醒,我沿著蜿蜒的小路來到小橋邊,清悠悠的溪水從橋下流過,披著薄薄的輕霧流向遠處,消失在晨霧之中。
透過晨霧,遠處朦朧可見幾處白墻紅瓦的農舍,右側是一片濃翠的果地,左側是一邊綠油油的草地。15、在古鎮,每條巷子的旁邊,每間屋子的檐下,都是歡快的小溪。
有的大一點,有的小一點,溪水不停地往下流著,流過鱗次櫛比的小店,流過幸福的少數民族人家,流過黃燦燦的油菜花地……16、我家門前有一條小溪,小溪是沿著小道,穿過草叢,來到柳樹旁邊。小溪的形狀像一條可愛的海豚。
它的長約50米,小溪的中間有一座弧形的石頭橋,每次我都穿過石頭橋到兒童游樂場。17、溪水從半山腰流下來的過程就像是一個人在成長一樣,越來越大。
當到山腳時已如壯年,一泄千里。沖擊山石激起層層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如顆顆珍珠飛散在空中,與周圍的花草樹木相映襯,又與太陽互相挑斗。
18、秋天,小溪像一個害羞的小泵娘,慢慢的流淌著,楓葉飄到小溪上,像一只小小懂得船兒,又像是一個游子對家鄉的寄托和思念。19、小溪發源于西邊一座半山腰上的小泉眼里。
溪水一年到頭都不曾中斷的往外冒。有一陣風吹來。
看!溪水在那兒翩翩起舞呢!時兒左,時兒右,時兒高,時兒低,陽光照在那晶瑩的溪水上更現溫柔。20、溪水蕩漾著笑渦,似乎歡迎我的雙影。
這道溪流,從神龍架山流出,如同一位溫柔的母親,不流向高高的山坡,而是流向最低處,養育著勤勞的村民。
急求:關于描寫小溪、流水的句子
南宋 曾幾 《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速求小溪流水的詩句
1,元代長春真人丘處機的《自金山至陰山紀行》一詩:金山東畔陰山西,千巖萬壑攢深溪。溪邊亂石當道臥,古今不許通輪蹄。……
2,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小溪出前村。 出處:宋·楊萬里《桂源鋪》
3,糾正樓上:是“泉眼無聲惜細流……”
4,杜荀鶴 溪興山雨溪風卷釣絲, 瓦甌篷底獨斟時。醉來睡著無人喚, 流到前溪也不知。
泉眼無聲溪細流,樹陰照水愛情柔
青溪言入黃花溪,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色靜深松里.聲喧亂石中,趣途五百里.漾漾泛菱行,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青溪澹如此.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常建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從小溪西行百二十步,隔幌竹,問水聲,如鳴佩環。”“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似與游者相樂。”
答田征君(一作敬答田征君游巖) 宋之問 家臨清溪水,溪水繞盤石。綠蘿四面垂,褭褭百馀尺。 風泉度絲管,苔蘚鋪茵席。傳聞潁陽人,霞外漱靈液。 忽枉巖中翰,吟望朝復夕。何當遂遠游,物色候逋客。
小池楊萬里泉眼無聲溪細流,樹陰照水愛情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哦 對了 還有一個是借陶淵明的桃花源為題寫的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5首描寫溪水的古詩
《桃花溪》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漁家傲】北宋·歐陽修 一夜越溪秋水滿,荷花開過溪南岸。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郎船不覺來身畔。罷采金英收玉腕,回身急打船頭轉。
荷葉又濃波又淺。無方便,教人只得抬嬌面。
【菩薩蠻】魏夫人 紅樓斜倚連溪曲,樓前溪水凝寒玉。蕩漾木蘭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嬌欲語,笑入鴛鴦浦。波上暝煙低,菱歌月下歸。
《絕句漫興》(其七)杜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形容溪水的詩句
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云,冉冉來還去。--秦觀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柳永
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白居易
落花壇上拂,流水洞中聞。--李易
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趙嘏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灣。--劉長卿
黃卷清琴總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李嘉祜
詩成流水上,夢盡落花間。--錢起
遠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司空曙
落花流水草連云,看看是、斷腸南浦。--歐陽修
酒到強尋歡日路,坐來誰為溫存。落花流水不堪論。--李之儀
錢塘江上客歸遲,落花流水青春暮。--向滈
流水落花都莫問,等取,榆林沙月靜邊塵。--王質
桃溪近、幽香遠遠,謾凝望、落花流水。--黃裳
憶高陽,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舊。--王雱
醉歸來、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黃庭堅
門外落花流水。日暖杜鵑聲碎。--謝逸
落花流水兩關情。恨無憑。夢難成。--張繼先
暮雨朝云相見少,落花流水別離多。--趙鼎
歡心未已。流水落花愁又起。--向子諲
玉樓依舊暗垂楊。樓下落花流水、自斜陽。--鄧肅
歌聲里。落花流水。明日人千里。--馮時行
一瞬光陰,霎時蜂蝶,還付落花流水。--史浩
問伊今夜在誰行。遺恨落花流水、誤劉郎。--趙善
括煙雨樓臺,曉來獨上無滋味。落花流水。--陳亮
此情苦,問落花流水,何時重見。--高觀國
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魏了翁
記年年、曾來幾度,落花流水。--陳以莊
流水落花芳草渡。明年好記歸時落。--陳德武
流水落花,夕陽芳草,此恨年年相觸。--周端臣
碧草煙淡,落花流水,不堪回佇。--趙以夫
宿粉殘香隨夢冷,落花流水和天遠。--湯恢
恍出山、紅塵吹斷,落花流水。--劉辰翁
斜陽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趙文
夕陽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詹玉
春來春去。人在落花流水處。--呂巖
流水斷橋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牟融
利及生人無更為,落花流水舊城池。--熊孺登
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琴。--李群玉
落花流水認天臺,半醉閑吟獨自來。--高駢
百年流水盡,萬事落花空。--韋莊
流水物情諳世態,落花春夢厭塵勞。--譚用之
古巖寒柏對,流水落花隨。--修睦
落花徒繞枝,流水無返期。--張生妻
愁以碧溪南岸。流水落花無限。--侯善淵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無情,落花狼籍。--白樸
流水落花何處路,綠陰幽草可憐生。--程文海
有關藍天白云山間小路小溪流水的詩詞
經典的是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關于小溪流水的意象還有很多,比如:浣溪沙-(宋)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宋)李清照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浣溪沙-(宋)李清照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浣溪沙-(宋)李清照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宋)李清照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 (南唐)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
曲欄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
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
一場春夢日西斜。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 蘇軾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浣溪沙- 張先 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幾時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日長才過又今宵。 浣溪沙- 晏幾道 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
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浣溪沙-(宋)晏幾道 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遏云聲里送離觴。
才聽便拼衣袖濕,欲歌先倚黛眉長。曲終敲損燕釵梁。
浣溪沙-晏幾道 日日雙眉斗畫長,行云飛絮共輕狂。不將心嫁冶游郎。
濺酒滴殘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彈淚說凄涼。
浣溪沙-蘇軾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樽前呵手鑷霜須。
浣溪沙-蘇軾 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采桑姑。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篟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張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里繡旗紅,澹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浣溪沙-趙令畤 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
東風輕軟弄簾幃。 日正長時春夢短,燕交飛處柳煙低。
玉窗紅子斗棋時。 浣溪沙-納蘭容若 殘雪凝輝冷畫屏。
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里憶平生 浣溪沙-納蘭容若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浣溪沙 - 況周頤 惜起殘紅淚滿衣,它生莫作有情癡。
人天無地著相思。 花若再開非故樹,云能暫駐亦哀絲。
不成消遣只成悲。 浣溪沙-周邦彥 水漲魚天拍柳橋,云鳩拖雨過江皋。
一番春信入東郊。 閑碾鳳團銷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浣溪沙-歐陽修 湖上朱橋響畫輪。
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 浣溪沙-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
人生何處似樽前!浣溪沙-張元千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描寫溪水的詩詞名句
青 溪
[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鉤將已矣。
[注釋] (1)青溪:河名,在今陜西省沔縣東。(2)言:語助詞,無意義,古詩中常用作動詞詞頭。黃花川:河名,在今陜西省鳳縣東北。(3)每:常常。逐:順、循。(4)將:將近。萬轉:形容山路曲折回旋。青溪、黃花川都在秦嶺南,山路異常險峻曲折。(5)趣(qu趨)途:前往的路程。趣,通趨,奔赴、前往。以上四句說,順著青溪水前行,進放黃花川,路途不過百里,但山路卻千回萬轉,盤旋曲折。(6)這唏是說,溪水在亂石中奔流,發出喧鬧之聲。(7)這句是說,濃密蒼翠的松林籠罩著山色,顯得十分幽靜。(8)漾漾(yang樣);水波流動的樣子。泛:漂浮。菱:水草,果實稱菱角。荇(xing杏):水草,又稱荇菜,嫩葉可食。(9)澄澄(cheng承):清澈的樣子。映:倒映。葭葦(jia wei家偉):蘆葦。初生的蘆葦叫葭,長成后稱葦。(10)素:向來。閑:發表悠閑。(11)清川:指青溪。澹(dan淡):安靜、恬靜。這兩句說,清澈的大石。盤,通“磐”,大石。(13)垂釣:釣魚。古人常以垂釣喻隱居生活。已矣:罷了。這兩句說,我愿坐在溪邊的大石上釣魚,過悠閑安靜的隱居生活。
[簡要評析] 王維的山水詩中,有一些描寫自然界的優美恬靜的佳篇,詩人也往往以自然界的托自己心境的恬淡清凈。這首《青溪》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詩人以游青溪所歷所見為序,逐一描繪。黃花川、青溪都在秦嶺之南,層巒疊嶂,攀登不易。詩人以自己的親身實感,用極為精煉的語言,概括地寫陽這不過百里之途,但山路曲折盤旋,千回萬轉,好象十分遙遠的景象。這就點明了兩條溪水所在的環境特點。接著詩人繪聲繪色地描寫沿青溪而行所見景色,溪水在亂石中奔流,發出喧囂之聲,山色在蒼翠而又濃密的青松籠罩之下,顯得那樣深靜。這兩句是動靜相間,以動顯靜,同時又是以聽覺上的“靜”,來表現視覺上的山色,手法較為新穎。隨著詩人的行進,景物也隨之變換,于是詩人以工筆著力描繪青澈的溪水潺潺奔流,青綠的菱、荇隨波浮動的生動景象。也勾畫了溪邊茂密的蘆葦公理映水中的幽美景色。同樣寫水,卻有動有靜,畫面流動,妙意橫生。這種將不同奇景巧設一處的神奇筆力,真可謂“不工自工”,不愧是“詩中有畫”、“畫溢詩情”之佳句。作者之所以烘托渲染清新淡雅的青溪美景,是為了與詩人那閑適之心、淡泊之志相互映襯契合的。這也是以動來顯靜的。寥寥幾筆,詩人描繪了青溪如畫一般的景物,意境又是那樣空靈寂靜。這樣幽靜的境界,很自然地與詩人的審美理想,以及清凈淡泊的志趣相吻合,所以產生悠閑垂釣以終老的意愿,詩境和心境融合無間。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就是融聲、色、形、影于一爐,景為情使,物我合一,從而創造出和諧而完美的意境。
朱熹《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的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不怪溪水不夠澄澈,只怪自己在溪水的流動里沒有抓著永恒的一瞥。
溪水即使夠澄澈,也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生命中的一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