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廉潔的詩詞-廉潔的詩詞,現代的哦
【原創】菩薩蠻 文: 潤得 國民重任須牢記,耕耘發展雙重利。
歧路克難關,農商一手兼。 愛國存綱紀,兩袖盛名氣。
寸土寫清廉,有權莫要貪。 《民心是鏡》 是貪是清? 民意是秤。
是丑是美? 口碑鑒證。 功過是非, 天地分明。
善惡終報, 民心是鏡。 《警醒》 警示教育心震撼,前車之覆后車鑒。
當年權重多風光,一旦貪婪跌深淵。 地位是柄雙刃劍,堅持改造世界觀。
廉潔自律何為最?權力金錢美色關。 廉是一棵柏, 歲月更替, 她總是四季常青。
廉是一株竹,搏風迎雨,她千磨萬擊還堅韌。 廉是一簇梅,傲霜斗雪, 她依然風骨猶寸。
廉是一種品質,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浩氣滿乾坤。” 廉是一種境界,“名編壯士籍, 不得中顧私。”
廉是一種官德,“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 《橋燈》 橋上的燈 守著橋 為橋亮著 把橋照亮了 還不停息 把橋下的水也照亮 讓橋以水為鏡 日夜注意服務的形象 《官場做人》 民心不可欺, 法紀不可違。
善惡天地知, 良心不可昧。 報國當作為, 民苦須記心。
當為孺子牛, 官場做正人。 《慎獨》 作惡有報應, 積德多善行。
是非天地知, 日日當自省。 廉潔民心敬, 坑民天不容。
莫為貪欲害, 坦蕩一世清。 《為官八點》 名利淡泊一點, 民苦重心一點。
政績淡化一點, 子孫多留一點。 錢財淡漠一點, 法紀留心一點。
交友淡雅一點, 歷史多學一點。 《清白》 史中銘典故, 歷歷說禍福。
官場沉倫事, 悔恨追千古。 名利不可貪, 錢財身外物。
清白留子孫, 勤奮厲后人。 《門前的囑托 》 心莫貪,昧心錢。
眼莫花,婚外戀。 嘴莫饞,酒肉宴。
耳莫聽,奉承言。 手莫抻,亂用權。
腳莫進,賭博間。 身莫陷,枉法案。
紀莫違,守清廉。 《自吟》 不貪不賭不嬉艷, 粗茶淡飯心坦然。
不違法紀嚴律己, 勤儉本分作奉獻。 不為當官不為錢, 盡職盡責遂民愿。
為民謀利公仆責, 一世清白無遺憾。 《欲貪畏》 欲是壩中一汪水, 壩潰水瀉難收回。
貪是籠中一猛獸, 籠開獸會把人吞。 禍莫大于縱己欲, 欲溺多少黑良心。
惡莫大于放任貪, 且看官場落馬人。 。
關于廉潔的古詩句
1、贈劉景文(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注釋】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歷秋末冬初。
【砥廉哲理啟示】 菊花雖已凋謝殘落,但在那寒風霜雪中卻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句詩贊美菊花的傲骨耐寒。
以至于后人常常用這一句詩來比喻和贊賞有氣節的人風骨凜然、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高尚品格。我們的為官從政者也應具備這樣的品格。
2、芙蓉樓送辛漸(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平明:黎明。楚山:指鎮江一帶的山。
冰心:清明純潔的心,比喻心地瑩潔。毛壺:玉制的壺,比喻高潔。
【砥廉哲理啟示】 王昌齡的這首詩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詩人送別客人時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于玉壺的景象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也告訴我們這樣的砥廉哲理。
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員,就必須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壺”,即在心靈深處清心寡欲、一塵不染,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3、石灰吟(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砥廉哲理啟示】 高尚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樣,頂住千千萬萬的誘惑,經過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身碎骨的磨煉,才能夠形成,并且將清白留在人間。 4、竹石 (清 鄭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砥廉哲理啟示】 高尚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樣,頂住千千萬萬的誘惑,經過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身碎骨的磨煉,才能夠形成,并且將清白留在人間。
5、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①浩蕩離愁:無邊的離愁。離:指離京。
②吟鞭:詩人的馬鞭。東指:向東指。
當時作者從北京城東的廣渠門離開北京。 【砥廉哲理啟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體現出新的生命價值,并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我們的所有為官從政者都應該具有龔自珍這樣的胸懷,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奉獻給社會,培養棟梁人才,培育廉潔風氣,即使犧牲自己也無怨無悔。
6、無題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砥廉哲理啟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李商隱這首詩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曾經使多少人為之感動,為之感慨。
我的心要不相思,就像蠶兒吐絲,除非自己身死,決不結束。相思的眼淚,就像蠟炬自焚,只有燒盡成灰,才會停止。
這兩句詩原本在于寫相思之苦,并表達出至死方休的堅貞愛情。但是,同樣也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砥廉啟示。
我們的人民公仆,作為社會精英,作為先進分子,理應像春蠶一樣,為了百姓幸福,為了社會進步,無私奉獻,吐完最后一縷絲;理應像蠟燭一樣,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7、寒菊(南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注釋】 ①鄭思肖:1241-1381,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
南宋末年著名詩人。曾為宋太學生。
宋亡后,便隱居蘇州寺廟,終生不仕,過著隱士般的“遺民”生活。 ②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③疏籬:稀疏的籬笆。未窮:無窮無盡。
④“寧可”句:謂菊花寧可抱香枯萎在枝頭。 ⑤何曾:哪曾、不曾。
北風:寒風。此處語意雙關,亦指元朝的殘暴勢力。
【砥廉哲理啟示】 在這首詩中,菊花不與百花一齊開,表現了它不同流俗、卓然超絕的氣質與格調。它雖然“獨立疏籬”,但并不感到寂寞、孤獨,反而“趣未窮”。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具有寧愿“枝頭抱香死”,也不“吹落北風中”的高尚節操和精神境界。我們的從政為官者在任。
有關廉潔的古詩詞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詠史 李商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入京詩 于謙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礙閻羅話短長。
書端州郡齊壁 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墨梅 王冕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關于廉潔的詩歌詞都可以
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