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相思瘦的詩句有哪些
1. 《清江引·春思》
元代:張可久
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2. 《點絳唇》
宋代:黃庭堅
羅帶雙垂,妙香長恁攜纖手。半妝紅豆。各自相思瘦。
聞道伊家,終日眉兒皺。不能勾。淚珠輕溜。裛損揉藍袖。
3. 《蝶戀花》
宋代:王安中
嬌紅看小桃。
秾艷夭桃春信漏。弄粉飄香,楓葉飛丹后。酒入冰肌紅欲透。無言不許群芳斗。
樓外何人揎翠袖。剪落金刀,插處濃云覆。肯與劉郎仙去否。武陵回路相思瘦。
4. 《【中呂】滿庭芳_感興簡王公》
元代:張可久
春思
愁斟玉斝,塵生院宇,弦斷琵琶。相思瘦的人來怕,夢繞天涯。何處也雕鞍去馬,有心哉歸燕來家。鮫綃帕,淚痕滿把,人似雨中花。
5. 《丁香結》
宋代:方千里
煙濕高花,雨藏低葉,為誰翠消紅隕。嘆水流波迅。撫艷景、尚有輕陰余潤。乳鶯啼處路,思歸意、淚眼暗忍。青青榆莢滿地,縱買閑愁難盡。
勾引。正記著年時,乍怯春寒陣陣。小閣幽窗,殘妝剩粉,黛眉曾暈。迢遞魂夢萬里,恨斷柔腸寸。知何時重見,空為相思瘦損。
相思人消瘦詩句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出自: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譯文: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譯文: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3、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出自: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譯文: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地消瘦。
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紅,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 4、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出自:元·張可久《清江引·春思》。 譯文:還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過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兒憔悴消瘦。
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5、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出自:元·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譯文:舊的淚痕還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淚痕,斷腸人常思念著斷腸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體瘦了多少,看衣帶都寬出了三寸。
相思人消瘦詩句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出自: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譯文: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譯文: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3、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出自: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譯文: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地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紅,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
4、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出自:元·張可久《清江引·春思》。
譯文:還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過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兒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5、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出自:元·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譯文:舊的淚痕還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淚痕,斷腸人常思念著斷腸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體瘦了多少,看衣帶都寬出了三寸。
表示相思的古詩詞
1、最有名的,當屬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
2、原詩如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3、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絕句名篇經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甚多。王維《相思》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說天寶之亂后,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常為人演唱它,聽者無不動容。
紅豆產于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唐詩中常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愛范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蘇李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即著例。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
“南國”(南方)既是紅豆產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來發幾枝”輕聲一問,承得自然,寄語設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于情味的事物來寄托情思。“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對于梅樹的記憶,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鄉情。同樣,這里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征。這樣寫來,便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緊接著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擷植物來寄托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如漢代古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擷”似乎是說:“看見紅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遠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里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于言外。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宋人編《萬首唐人絕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襯離情之苦,因相思轉怕相思,當然也是某種境況下的人情狀態。用“多”字則表現了一種熱情飽滿、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調。此詩情高意真而不傷纖巧,與“多”字關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點題,“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相思之情,有雙關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說: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叫人忘不了呢。這是補充解釋何以“愿君多采擷”的理由。而讀者從話中可以體味到更多的東西。詩人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一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語中的含蘊。
全詩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話兒不離紅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它“一氣呵成,亦須一氣讀下”,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無華,自然入妙。王維很善于提煉這種素樸而典型的語言來表達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詩語淺情深,當時就成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因為思念而瘦下來的成語
輾轉反側
zhǎn zhuǎn fǎn cè
[釋義] 翻來復去;睡不著覺。形容心事重重。
[語出] 《詩經·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正音] 輾;不能讀作“niǎn”。
[辨形] 輾;不能寫作“碾”。
[近義] 翻來復去 夜不成眠
[反義] 高枕無憂
[用法] 多用來表示老是思考或心事很重而睡不著覺。有時也指人體因病痛等原因而翻來復去。一般作謂語、狀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翻來覆去”和~;都可表示“來回翻轉身體”。但“翻來覆去”常用于口語;~只用于書面語。“翻來覆去”有形容多次重復的意思;~沒有。
[例句] 深夜;他躺在床上~;為攻克技術上的難關而殫精竭慮。
[英譯] toss and turn restlessly
表達相思的詩句有哪些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釋義】: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云便不稱其為云。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靜夜思 》
【釋義】: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釋義】: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樹,一只無精打采的烏鴉,撲打著翅膀,落在光禿禿的枝椏上.小橋流水人家:纖巧的小橋,潺潺的流水,溫暖的茅屋,安謐而溫馨.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馬載著游子,冒著凌冽的西風踟躕而行。
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5、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王維《相思》
【釋義】: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知又生出多少?
6、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 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釋義】:這相思之情說給誰聽呢,薄情寡義的人是不能體會的。
7、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釋義】: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8、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商隱《錦瑟》
【釋義】:錦瑟呀,你為何竟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
9、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釋義】:生下來以后還不會相思,才剛剛懂了什么是相思,卻深受著相思之苦。
10、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夏日絕句》
【釋義】: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表示為相思而瘦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