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什么感嘆歷史、時代變遷的詩句?急
《過洛陽故城》 (唐)崔涂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
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
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過洛陽故城》 (宋)司馬光 其一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其二 煙愁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詩經·王風·黍離》詩經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擴展資料: 過洛陽故城為唐代崔涂與宋代司馬光做的同名古詩。這里的洛陽故城分別指漢魏洛陽城故城,與隋唐洛陽故城。
《舊唐書 地理志一》載:隋大業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 崔涂(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
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游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故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蒼涼。
《全唐詩》存其詩1卷。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實,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司馬池之子。
漢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原籍陜州夏縣(今屬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
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過洛陽故城 。
問一下感慨歷史滄桑無常的詩句
帝鄉明日到,尤自夢漁樵!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這首詞不用多說了吧!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西窗剪燭圖 字字傷心, 筆下處處留淚痕。
句句銷魂, 容顏盡愁損。 一語未盡, 窗外西風緊。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嘆紅塵滾滾。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問一下感慨歷史滄桑無常的詩句
帝鄉明日到,尤自夢漁樵!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首詞不用多說了吧!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西窗剪燭圖
字字傷心,
筆下處處留淚痕。
句句銷魂,
容顏盡愁損。
一語未盡,
窗外西風緊。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嘆紅塵滾滾。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有哪些詩句感嘆歷史滄桑,人生百味時代變遷的詩句
過洛陽故城 詩人:崔涂 全唐詩庫—第679卷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
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
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過洛陽故城》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詩經·王風·黍離》詩經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求 概嘆歷史如流水,世事變幻的 精彩古詩詞
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永遇樂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楊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關于觸覺,感慨歷史的詩句
新正自清豐西開,軍次內黃,逢大雪滿途慷慨入荒城,孤煙帳下明風沙千戶卷,煙樹一村傾倦鳥艱難宿,歸鴉哀怨鳴行行問去路,大雪滿征程昆侖關歲暮克昆侖,旌旗凍不翻。
云開交趾地,氣奪大和魂。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
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哭母海天遙望落霞紅,機杼聲消井臼空常為遠游違左右,徒勞征戰轉西東寒霜蕭殺悲慈竹,冷雨凄涼泣古桐縱有俸錢多十萬,承歡無路哭秋風征途過鄆城千里入荒城,又是匆匆別宅第盡廢墟,道路人蹤絕烏雀繞枝頭,蛇鼠出野穴不知人意苦,但聞聲哀咽何處是青山,定多杜鵑血入夜秋風起,云浮月明滅鴻雁何悲鳴,征夫心膽裂故園人豈知?天際愁腸結仿古樂府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水流無已時,人事成爪泥春殘花濺淚,暑去寒露凄盛衰付煙云,得失笑蟲雞孔門聞道死,莊生與物齊各言志所取,身后互訶詆是非無定論,榮辱不須迷堂燕尋常入,暮鴉終古啼不如傾斗酒,詩成和醉題贈本軍立功諸將士——麾下第五軍汗馬黃沙百戰勛,神州多難待諸君從來王業歸漢有,豈可江山與賊分暖日照融千樹雪,寒風吹散滿天云猶多狐鼠遁逃處,河朔家家望五軍秋夜守制更澤危坐對寒釭,怕聽空庭雨打窗蠟燭燒殘腸欲斷,拼將秋淚落雙雙簾卷瀟湘夜欲沉,愁腸敲斷五更砧秋風吹入絲絲雨,似共勞人淚下襟滇南有感萬里云山北望頻,南天立馬一勞人邑多衰落傷農圃,路有饑寒恥重臣生意哀憐驅嬴馬,道心消逝伴朱輪煙村殘野夕陽處,枉自風光畫樣新孤臣安論經緯起斯民,終為浮云蔽日頻獨仰云山遙萬里,常揮涕淚泣孤臣冬臘初到冀南逢大雪羣山萬壑水云天,回首蒸炎又十年南望初離關百二,北征今上路三千風橫平野烏飛絕,雪壓寒空馬不前冷暖數來應自苦,猶留肋骨鐵般堅。
關于觸覺,感慨歷史的詩句
新正自清豐西開,軍次內黃,逢大雪滿途
慷慨入荒城,孤煙帳下明
風沙千戶卷,煙樹一村傾倦鳥艱難宿,歸鴉哀怨鳴
行行問去路,大雪滿征程
昆侖關
歲暮克昆侖,旌旗凍不翻。
云開交趾地,氣奪大和魂。
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
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
哭母
海天遙望落霞紅,機杼聲消井臼空
常為遠游違左右,徒勞征戰轉西東
寒霜蕭殺悲慈竹,冷雨凄涼泣古桐
縱有俸錢多十萬,承歡無路哭秋風
征途過鄆城
千里入荒城,又是匆匆別
宅第盡廢墟,道路人蹤絕
烏雀繞枝頭,蛇鼠出野穴
不知人意苦,但聞聲哀咽
何處是青山,定多杜鵑血
入夜秋風起,云浮月明滅
鴻雁何悲鳴,征夫心膽裂
故園人豈知?天際愁腸結
仿古樂府
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
水流無已時,人事成爪泥
春殘花濺淚,暑去寒露凄
盛衰付煙云,得失笑蟲雞
孔門聞道死,莊生與物齊
各言志所取,身后互訶詆
是非無定論,榮辱不須迷
堂燕尋常入,暮鴉終古啼
不如傾斗酒,詩成和醉題
贈本軍立功諸將士——麾下第五軍
汗馬黃沙百戰勛,神州多難待諸君
從來王業歸漢有,豈可江山與賊分
暖日照融千樹雪,寒風吹散滿天云
猶多狐鼠遁逃處,河朔家家望五軍
秋夜守制
更澤危坐對寒釭,怕聽空庭雨打窗
蠟燭燒殘腸欲斷,拼將秋淚落雙雙
簾卷瀟湘夜欲沉,愁腸敲斷五更砧
秋風吹入絲絲雨,似共勞人淚下襟
滇南有感
萬里云山北望頻,南天立馬一勞人
邑多衰落傷農圃,路有饑寒恥重臣
生意哀憐驅嬴馬,道心消逝伴朱輪
煙村殘野夕陽處,枉自風光畫樣新
孤臣
安論經緯起斯民,終為浮云蔽日頻
獨仰云山遙萬里,常揮涕淚泣孤臣
冬臘初到冀南逢大雪
羣山萬壑水云天,回首蒸炎又十年
南望初離關百二,北征今上路三千
風橫平野烏飛絕,雪壓寒空馬不前
冷暖數來應自苦,猶留肋骨鐵般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