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火的詩句
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4、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
5、落霞孤鶩齊飛,秋火共長天一色。
6、火米夏收畬稻早,海椒春放瘴花遲。
7、流螢漸收火,絡緯欲催機。爾時思錦字,持制行人衣。
《草》白居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元結《賊退示官吏并序》: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韓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韓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扌為]呵。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高適:《燕歌行并序》: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李頎:《古從軍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王維:《洛陽女兒行》: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杜甫:《春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丹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祖詠:《望薊門》: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淄”去三點水加草頭)。
李商隱:《隋宮》: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祜:《題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描寫火的句子
人類究竟何時開始懂得用火,至今眾說紛紜,據考古表明,人類約在300年前就懂得用火,火的力量給人類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而火的利用給了人類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例如火能用來照明,烤熟食物,烤暖身體,驅走猛獸,保護安全等等。化學也是隨著火的利用中發展起來。人類對于火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由神話到傳說,發展至燃素說到后來的燃燒理論。
人類用火約經歷了以下幾步:
第一,使用天然火。火山爆發、雷電轟擊、隕石落地、長期干焊、煤和樹木的自燃等等,都可以形成天然火。這種過程反復多次,使人們看到了火的威力和作用,逐步學會了用火,可能是把火種引到洞,內經常放入木柴,形成不易熄滅的火堆供人們使用。
第二,鉆木取火。通過鉆木摩擦生火,再引燃易燃物,取得火種,點燃火堆。
第三,用火石、火鐮、火絨取火。傳說是原始的人們,打獵時用石塊投擲獵物,因石塊相碰冒出火星,欠而久之,學會用石頭互相撞擊,打出火星,再引燃植物的絨毛取火。后來,這方法經多方改良,形成了火石、火鐮、火絨的系統取火工具。
人類由于懂得利用火,因而逐步學會了燒制陶瓷、冶煉金屬、制造玻璃等。
燃素說
人們很早就探索火的本質,歐洲的燃素說曾在十八世紀的時期占著統治地位,并內流傳了100多年。
在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科學家達芬奇曾指出:物質燃時,若無新鮮空氣補充,燃燒就不能進行,這已十分接近得出“空氣助燃”的結論。
1630年,法國醫生雷伊發現,錫和鉛與空氣進行燃燒后,都增加了重量。
真正提出燃素說的是德國化貝竭爾和醫生施塔爾。他們都認為,燃燒是由于燃素的作用,因為可燃物都含有燃素,燃燒時,燃素于,出所以公式應如下:
燃燒物-燃素=灰燼
但是,試驗發現,大部分物質燃燒后,重量變輕,而金屬則不然,它們燃燒以后,重量反而增加,所以燃素說又有如下的公式:
金屬+火的微粒(燃素)=灰
這兩個公式是互相矛盾的,因此造成了燃素學說的悖論。后來一些理論家們為解決這個悖論,提出了種種說法,其中一種說,燃素有負重量,因此,金屬燃燒時,負重量跑了,所以灰的重量增加了。
燃素說雖然有些牽強,但能說明了當時所知道的大多化學現象,并流行了100年。在這段時間所累積的化學知識,使化學供燃素說從煉金術中解放了出來。燃素說把化學的映像當作原形,使真實的化學關系被顛倒了,造成了許多錯誤。
燃素說還使“素”和“力”的概念變得空洞無物。物質為甚么會燃燒——因為有“燃素”。至于生物為甚么活著呢——因為“生命力”。物質之間為甚么會化合——因為“化學親合力”。如此等等,看來把問題都回答了,事實上甚么也沒有回答。這和神學說“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的”,從本質上沒有甚兩樣,因此實際上還仍是把科學禁錮在神學之中,只不過用臆想出來的東西代替了神的意志。
描寫煙火的唯美句子
1、煙花姹紫嫣紅 , 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
2、花炮升騰五彩斑斕,整個城市沉浸在節日的煙花爆竹聲中。
3、孩子們在院子里放起了煙花,一朵朵美麗的禮花在天空中閃爍、爆炸,小孩在院子里歡呼著,跳躍著。
4、煙花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
5、巨大的煙花在空中綻放,花瓣如雨,紛紛墜落,人們似乎觸手可及。
6、漂亮的煙花,綻開,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屬于它們,整個世界隨著它們的綻放而光彩一瞬,多么美麗的煙花,仿佛寄托著美麗的希望,仿佛寄托著愛的光芒。
7、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姹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
8、不一會兒,那只彩珠筒里就放出了黃色的火花。過了一會兒,彩珠筒里面放出了一個金色的大圓圈。那圓圈升到半空中,“啪”的一聲變成了一朵又一朵美麗的菊花。然后,彩珠筒里又放出了三個臉盆大的圓圈。中間的圓圈一升空就開了花,旁邊的兩個圓圈繼續升上天空。慢慢地它們也放出了一朵朵小花。
9、在激動人心的巨響和脆響中,整個城市的上空都被焰火照亮了,染紅了。一團團盛大的煙花象一柄柄巨大的傘花在夜空開放;像一簇簇耀眼的燈盞在夜空中亮著;像一叢叢花朵盛開并飄散著金色的粉沫。焰火在夜空中一串一串地盛開,最后像無數拖著長長尾巴的流星,依依不舍地從夜空滑過。
10、點燃了“滿天星”,只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一顆顆“小導彈”向空中飛去。“哇!好美啊!” 大家一齊喊。原來,“小導彈”一下子炸開,頓時,天空開放出一朵朵美麗的菊花,把夜空裝點得無比美麗。不一會兒,火光熄滅了,天空中落下一顆顆星星一樣的火星,原來,這就是它叫“滿天星”的原因呀!
11、也許,煙花就是從天堂流瀉下來的瀑布,它能將我們的心推向美好的幻境。于是,雖然我們的眼睛無法真實地看到仙境,但我們的內心卻感受到了它,璀璨而又迷離。
12、未曾如此近的看見過煙花盛放,有時只是濺起的暗金色大雨 , 也會有一剎那的輝煌 , 天空亮如白晝 , 接著是迎面而來的星辰無數 , 再而迅速的消逝,華麗謝幕.一發 , 又一發 , 夜色中的云端上焰火如宇航者窗外飛速流過的星海 , 雖然綻放后枯萎 , 然而一瞬間的光華已足矣 , 但愿燃燒為灰燼 , 不愿腐朽于泥土。
關于火焰的句子有哪些
1. “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和“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兩句俗話,贊揚了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2. 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晝夜不息。
3. 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的可能性是永無止境的。
4. 剎那間,她的眼睛里閃出冰冷的火焰,顯示出無限輕蔑。
5. 俗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人心齊就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
6. 水漲船高,柴多火旺,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力量大。
7. 熾烈的火焰吞噬了大樓。
8. 我若是火焰就用我來照亮人間。
9. 鮮紅的隊旗像燃燒的火焰。
10. 人有時像一座永不消融的冰山,有時像一把熱情燃燒的火焰,有時像一段絲滑如水的絲綢,有時像閃爍不斷的明燈。
11. 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因為獨木難支,眾人捧柴火焰高。
12. 月季紅艷艷的花兒在枝頭昂首怒放,顏色是那么濃,那么純,沒有一點雜色,簡直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13. 漸漸地,蠟油如淚滴般大滴大滴地落了下來,蠟燭也越來越小,越來越矮。很快,瘋狂燃燒的火焰就把蠟燭的整個身體吞噬了。它用它的生命,換來了人們的光明。它在烈火中永生,在痛苦中創造快樂,在奉獻中感到欣慰。
14. 當強烈支持幻想曲的灼熱耗盡,凜冽的寒冬來臨,多情豈能代替火焰取暖,秋波又豈能代替食物充饑?
15. 月季紅艷艷的花兒在枝頭怒放,顏色是那么濃,那么純,沒有一點雜色,簡直像一團燃燒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