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文章里的名句~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命運允許我堅定了我的信念“要說真話,不講假話。
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我快一百歲了,活這么久值得。因為盡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鄉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最后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梁,中華民族大有前途。”
清塘荷韻 樓前有清塘數畝,記得三十多年前初搬來時,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記憶里還殘留著一些綠葉紅花的碎影。后來時移事遷,歲月流逝,池塘里卻變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見什么荷花了。
我腦袋里保留的舊的思想意識頗多,每一次望到空蕩蕩的池塘,總覺得好像缺點什么。這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念。
有池塘就應當有點綠的東西,哪怕是蘆葦呢,也比什么都沒有強。最好的最 理想的當然是荷花。
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 多了。周敦頤的《愛蓮說》讀書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遠益清"是膾炙人口的。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
可我們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每次看到 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
有人從湖北來,帶來了洪湖的幾顆蓮子,外殼呈黑色,極硬。據說,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
因此,我用鐵錘在 蓮子上砸開了一條縫,讓蓮芽能夠破殼而出,不至永遠埋在泥 中。這都是一些主觀的愿望,蓮芽能不能夠出,都是極大的未知 數。
反正我總算是盡了人事,把五六顆敲破的蓮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聽天命了。這樣一來,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邊上去看上幾次。
心里總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綠的 蓮葉長出水面。可是,事與愿違,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涼 落葉,水面上也沒有出現什么東西。
經過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 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光。可是,我翹盼的水面上卻仍然沒有露出什么荷葉。
此時我已經完全灰了心,以為 那幾顆湖北帶來的硬殼蓮子,由于人力無法解釋的原因,大概不 會再有長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無法把荷葉從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卻忽然出了奇跡。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在我投蓮子的地方長出了幾個圓圓的綠葉,雖然顏色極惹人 喜愛,但是卻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地平臥在水面上像水浮蓮的葉子一樣。
而且最初只長出了五六個葉片。我總嫌這有點太少,總希望多長出幾片來。
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邊上 去觀望。有校外的農民來撈水草,我總請求他們手下留情,不要 碰斷葉片。
但是經過了漫漫的長夏,凄清的秋天又降臨人間,池塘里浮動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個葉片。對我來說,這又是 一個雖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跡出現在第四年上。嚴冬一過,池塘里又溢滿了春水。
到了一般荷花長葉的時候,在去年飄浮著五六個葉片的地方,一夜之間,突然長出了一大片綠葉,而且看來荷花在嚴冬的冰下并沒有停止運動,因為在離開原有五六個葉片的那塊基地比 較遠的池塘中心,也長出了葉片。 葉片擴張的速度,擴張范圍的廣大,都是驚人地快。
幾天之內,池塘內不小一部分,已經全為 綠葉所覆蓋。而且原來平臥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蓮一樣的葉片, 不知道是從哪里聚集來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躍出了水面,長成了 亭亭的荷葉。
原來我心中還遲遲疑疑,怕池中長的是水浮蓮,而 不是真正的荷花。這樣一來,我心中的疑云一掃而光:池塘中生 長的真正是洪湖蓮花的子孫了。
我心中狂喜,這幾年總算是沒有白等。天地萌生萬物,對包括人在內的動、植物等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賦予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無法抗御。
只要你肯費力來觀察一下,就必 然會承認這一點。現在擺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樓前池塘里的荷花。
自從幾個勇敢的葉片躍出水面以后,許多葉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間,就出來了幾十枝,而且迅速地擴散、蔓延。
不到十幾天的工 作,荷葉已經蔓延得遮蔽了整個池塘。從我撒種的地方出發,向 東西南北四面擴展。
我無法知道,荷花是怎樣在深水中淤泥里走 動。反正從露出水面的荷葉來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離,才能形成眼前這個局面。
光長荷葉,當然是不能滿足的。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據了解 荷花的行家說,我門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園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樣。
其他地方的荷花,顏色淺紅;而我這里的荷花,不但紅 色濃,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開出十六個蓮瓣,看上去當然就 與眾不同了。這些紅艷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駕于蓮葉之上,迎風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幼時讀舊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 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愛其詩句之美,深恨沒有能親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賞一番。現在我門前池塘中呈現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
是我把西湖從杭州搬到燕園里來了。豈不大快人意也哉!前。
季羨林的荷塘清韻寫了哪三件事
季羨林大師最喜歡荷花,文章開頭寫道三十年前初搬來時,他住的地方樓前有清塘數畝,曾經有過荷花記憶的碎影,“后來時移事遷,歲月流逝,池塘里卻變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每一次望見自己的池塘空空的感覺,在他看來是塘,應有綠色的,那怕是蘆葦也行,但他最渴望有的還是塘里應有荷花。
季羨林寫道:”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頤的《愛蓮說》讀書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遠益清"是膾炙人口的。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
可我們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
這可見季羨林對荷花的喜愛。他寫出了自己的真實心情,他的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荷花作為一種美和精神的象征,是季羨林愿意為此付出渴望找尋到的。
我想到了他的心跡,他是研究中國文化的,有時很難一時有什么成果出現,他把這一切心情都寫在這篇散文中了。 季羨林渴望自己的塘中有荷花,有湖北的朋友為他送來洪胡的蓮種,他寫道:“外殼呈黑色,極硬。
據說,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因此,我用鐵錘在蓮子上砸開了一條縫,讓蓮芽能夠破殼而出,不至永遠埋在泥中。”
他寫的這個蓮種,“外殼呈黑色,極硬”,給這個蓮種加上了作者的性格投影在里面,我很喜歡這個極硬的蓮種,希望它破殼而出,人們對一種美好的事情渴望,無不是這種心情。 季羨林把蓮種下到自己的池塘里后,天天去池塘看,這種心情是每一位朋友都有過的,我有一段時間給一家報社投稿,能不能發表,天天都要把電子郵箱點開一次看看編輯有沒有回信,我想和我的這種心情是相同的。
有一天季羨林去池塘看時,看到了自己盼望的情景出現了。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綠的蓮葉長出水面。”
看到這情景季羨林心中涌出高興的心情,總算自己的勞動沒有白付。他希望自己的池塘開出燦爛的荷花。
第二年池塘并沒有開出有如自己希望的荷花,他寫道:“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涼落葉,水面上也沒有出現什么東西。經過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光。
可是,我翹盼的水面上卻仍然沒有露出什么荷葉。此時我已經完全灰了心,以為那幾顆湖北帶來的硬殼蓮子,由于人力無法解釋的原因,大概不會再有長出荷花的希望了。
我的目光無法把荷葉從淤泥中吸出。”我聯想到的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希望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出些什么成績來,可是有那么一段時間想當歸想法,所希望的并不出現,這種心情只人經歷過對美好有所追求的人才能休會到的。
比如愛好文學的朋友雖然愛好著,讀書練習寫作,投稿,可是沒有一篇作品發表出來,這時候的心情失望,急躁雖然不頂用,“我的目光無法把荷葉從淤泥中吸出”這一句說到我的心上去了,季羨林希望荷葉從淤泥中長出來,看它的目光時那種心情,能用目光給吸出來嗎。 第三年總算有奇跡出現了。
季羨林寫道:但是,到了第三年,卻忽然出了奇跡。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在我投蓮子的地方長出了幾個圓圓的綠葉,雖然顏色極惹人喜愛,但是卻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地平臥在水面上像水浮蓮的葉子一樣。
而且最初只長出了五六個葉片。 以花寫事,寫人的心情,以花寫人的性格。
雖然有了一些收獲,可是作者還希望有更大更多新的收獲,可是第三年對他來說雖然有希望卻還不并很大作者對第三年的描寫心情是這樣的:“但是經過了漫漫的長夏,凄清的秋天又降臨人間,池塘里浮動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個葉片。對我來說,這又是一個雖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最給季羨林帶來希望的是第四年,作者這樣寫道:“真正的奇跡出現在第四年上。嚴冬一過,池塘里又溢滿了春水。
到了一般荷花長葉的時候,在去年飄浮著五六個葉片的地方,一夜之間,突然長出了一大片綠葉,而且看來荷花在嚴冬的冰下并沒有停止運動,因為在離開原有五六個葉片的那塊基地比較遠的池塘中心,也長出了葉片。”“自從幾個勇敢的葉片躍出水面以后,許多葉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間,就出來了幾十枝,而且迅速地擴散、蔓延。不到十幾天的工作,荷葉已經蔓延得遮蔽了整個池塘”。
季羨林所希望的荷花盛開的局面終于在第四年成真了。 以下季羨林寫自己通過荷花開放寫自己的心情。
“前年和去年,每當夏月塘荷盛開時,我每天至少有幾次徘徊在塘邊,坐在石頭上,靜靜地吸吮荷花和荷葉的清香。"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我確實覺得四周靜得很。我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綠肥、紅肥。”
世界美的事物需要人們欣賞看它,看時就會凈化心情,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季羨林欣賞荷花時,獲得了一種特別寧靜的心情。 作者寫荷花對人生的參悟,他這樣寫道:“我曾在某一本詩話上讀到兩句詩:"池花對影落,沙鳥帶聲飛。
"作者深惜第二句對仗不工。這也難怪,像"池花對影落"這樣的境界究竟有幾個人能參悟透呢?”池花對影落,細細地思考下去,確是很有意味的,是花開花落,是生命的永存,是有限和無限,是一瞬和永恒,能給我很多思考的空間。
季羨林。
季羨林名言大全
1.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
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2.新年貼春聯,只要門楣上寫著“百忍家聲”就知道這一家一定姓張。
中國姓張的全以祖先的容忍為榮了。3.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
4.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靜安先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
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三境寫的是成功。
其中沒有寫天資和機遇。我不敢說,這是他的疏漏,因為寫的角度不同。
但是,我認為,補上天資與機遇,似更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從事做學問或干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5.富者有禮高質,貧者有禮免辱,父子有禮慈孝,兄弟有禮和睦,夫妻有禮情長,朋友有禮義篤,社會有禮祥和。6.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
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為人類文化做出貢獻。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
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季羨林的《清塘荷韻》閱讀答案
理解文中加點詞語的內涵。
(6分)(1)我覺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4分)(2)我為我的“季荷”祝福。
(2分) 12.第②節畫線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⑧節寫荷花,運用了哪些寫法?請聯系文章作具體賞析。(6分) 14.這篇散文題為“清塘荷韻”,本應詳寫葉之神、花之韻,為何要在④~⑥節詳寫葉的生長呢?(8分) 答案: 11.(1)用人名命荷名,作者覺得有趣;周一良先生把自己仰慕的“香遠益清”的荷和自己的名字聯系在一起,有對自己品格的贊頌之意,作者因之而感激周一良先生。
(4分)(2)作者希望荷能夠依然保持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在冰下經歷寒冬,迎來又一個春天。(2分)12.內容上,寫塘中缺荷的遺憾,表達了作者對荷的摯愛之情,開篇點明文章主旨;結構上,承上啟下,承上文寫樓前清塘不見荷花,啟下文寫自己在塘中拋撒蓮子,種植荷花。
(4分)13.對比,突出我種的荷花與燕園其他地方的荷花不一樣,瓣多色濃,表現了喜愛之情、自豪之意;擬人,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的表現了荷花亭亭玉立的風姿,以及超塵脫俗的精神;引用,運用描寫西湖荷花的詩句,引發讀者的聯想,形象真切的再現了我種的荷花的美。(每點 2分)14.本文寫樓前清塘里的荷由無到有,這三節詳寫葉的生長過程符合本文的敘事線索,是文章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不同于以往的寫荷的文章,旨在歌頌生命頑強的生命力——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這三節詳寫荷葉的生長由少到多的過程是主旨的需要;在寫荷葉生長的過程中,細致地描寫作者的心理活動,或擔心,或期盼,又真實地表現了作者對荷的摯愛之情,突出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詳寫葉的生長過程,也豐富了讀者的知識,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每點 2分)。
季羨林的清塘荷韻的閱讀答案
1、 種荷——盼荷——賞荷2、 對于樓前的清塘沒有荷花,感到不滿、失落。
分析如下:以“我腦袋里保留的舊的思想意識頗多”一句引出自己的審美觀念:“有池塘就應當有點綠的東西”、“最好最理想的當然是荷花”,以此表明對荷花的期盼,對美的呼喚,所以作者從嘆息宅前池塘空蕩蕩寫起,由此引出投蓮子入塘以及漫長的期待。3、 時間 荷花生長情況 作者的心情第一年 沒有出現什么東西 事與愿違(失望)第二年 仍然沒有露出荷葉 完全灰了心第三年 細弱單薄、可憐兮兮的五六個葉片 微有希望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第四年 接天蓮葉 映日荷花 心中狂喜4、[1] “這些紅艷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駕于蓮葉之上,迎風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茂密的荷葉、紅艷耀目的荷花也正因其頑強的生命力而盡顯風韻,成了作者眼中的一道風景。再聯想季老的人生遭遇,這種頑強而美麗的生命,這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歷程的真實寫照嗎?[2]“再過一兩個月,池水一結冰,連殘荷也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時荷花大概會在冰下冬眠,做著春天的夢。它們的夢一定能夠圓的。”
這是一段虛寫的文字,在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對殘荷的美好的祝福,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體現。它樸實得不能再樸實了,但感情卻是深沉而厚實的。
我們讀這段文字,不僅能感受到一位老人對荷的美好祝福,更能感受到老人的厚重與踏實,它正如清水中的蓮,樸實莊重,韻味十足。5、啟示我們:這瓣荷花,曾飽嘗過孕育的艱辛,也曾感受過生命的快樂,而此時面對生命的消逝,它卻是如此的平靜,走得如此的飄逸,如此的灑脫。
荷花是徹悟生命的智者。由此,我們亦可領悟到季老那種豁達超然、充實豐厚的人生境界。
關于季羨林的名言
1.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2.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令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3.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4.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5.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6.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7.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8.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9.西方采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與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10.你們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才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精銳老師為你解答。
求”季羨林的~清塘荷韻~”原文
清塘荷韻——季羨林清塘荷韻季羨林樓前有清塘數畝。
記得三十多年前初搬來時,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記憶里還殘留著一些綠葉紅花的碎影。后來時移事遷,歲月流逝,池塘里卻變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見什么荷花了。
我腦袋里保留的舊的思想意識頗多,每一次望到空蕩蕩的池塘,總覺得好像缺點什么。這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念。
有池塘就應當有點綠的東西,哪怕是蘆葦呢,也比什么都沒有強。最好的最理想的當然是荷花。
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頤的《愛蓮說》讀書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遠益清”是膾炙人口的。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
可我們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
有人從湖北來,帶來了洪湖的幾顆蓮子,外殼呈黑色,極硬。據說,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
因此,我用鐵錘在蓮子上砸開了一條縫,讓蓮芽能夠破殼而出,不至永遠埋在泥中。這都是一些主觀的愿望,蓮芽能不能長出,都是極大的未知數。
反正我總算是盡了人事,把五六顆敲破的蓮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聽天由命了。這樣一來,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邊上去看上幾次。
心里總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綠的蓮葉長出水面。可是,事與愿違,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涼落葉,水面上也沒有出現什么東西。
經過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光。可是,我翹盼的水面上卻仍然沒有露出什么荷葉。
此時我已經完全灰了心,以為那幾顆湖北帶來的硬殼蓮子,由于人力無法解釋的原因,大概不會再有長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無法把荷葉從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卻忽然出了奇跡。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在我投蓮子的地方長出了幾個圓圓的綠葉,雖然顏色極惹人喜愛,但是卻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地平臥在水面上,像水浮蓮的葉子一樣。
而且最初只長出了五六個葉片。我總嫌這有點太少,總希望多長出幾片來。
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邊上去觀望。有校外的農民來撈水草,我總請求他們手下留情,不要碰斷葉片。
但是經過了漫漫的長夏,凄清的秋天又降臨人間,池塘里浮動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個葉片。對我來說,這又是一個雖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跡出現在第四年上。嚴冬一過,池塘里又溢滿了春水。
到了一般荷花長葉的時候,在去年飄浮著五六個葉片的地方,一夜之間,突然長出了一大片綠葉,而且看來荷花在嚴冬的冰下并沒有停止行動,因為在離開原有五六個葉片的那塊基地比較遠的池塘中心,也長出了葉片。葉片擴張的速度,擴張范圍的擴大,都是驚人的快。
幾天之內,池塘內不小一部分,已經全為綠葉所覆蓋。而且原來平臥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蓮一樣的葉片,不知道是從哪里聚集來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躍出了水面,長成了亭亭的荷葉。
原來我心中還遲遲疑疑,怕池中長的是水浮蓮,而不是真正的荷花。這樣一來,我心中的疑云一掃而光:池塘中生長的真正是洪湖蓮花的子孫了。
我心中狂喜,這幾年總算是沒有白等。天地萌生萬物,對包括人在內的動、植物等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賦予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無法抗御。
只要你肯費力來觀察一下,就必然會承認這一點。現在擺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樓前池塘里的荷花。
自從幾個勇敢的葉片躍出水面以后,許多葉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間,就出來了幾十枝,而且迅速地擴散、蔓延。
不到十幾天的工夫,荷葉已經蔓延得遮蔽了半個池塘。從我撒種的地方出發,向東西南北四面擴展。
我無法知道,荷花是怎樣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動。反正從露出水面荷葉來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離,才能形成眼前這個局面。
光長荷葉,當然是不能滿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據了解荷花的行家說,我門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園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樣。
其它地方的荷花,顏色淺紅;而我這里的荷花,不但紅色濃,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開出十六個復瓣,看上去當然就與眾不同了。這些紅艷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駕于蓮葉之上,迎風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幼時讀舊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愛其詩句之美,深恨沒有能親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賞一番。現在我門前池塘中呈現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
是我把西湖從杭州搬到燕園里來了。豈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幾年才搬到朗潤園來的周一良先生賜名為“季荷”。
我覺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難道我這個人將以荷而傳嗎?前年和去年,每當夏月塘荷盛開時,我每天至少有幾次徘徊在塘邊,坐在石頭上,靜靜地吸吮荷花和荷葉的清香。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我確實覺得四周靜得很。
我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綠肥、紅肥。倒影映入水中,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最后一接觸到水面,二者合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詩話上讀到兩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