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漓江的詩句
關于"漓江"的詩句一共9條!
1、絕妙漓江秋泛圖清金武祥 只查詢金武祥的結果 《遍游桂林山巖》
2、朱侯誼與漓江長宋陳傅良 只查詢陳傅良的結果 《送楊渭夫歸省》
3、仙人漓江游宋范成大 只查詢范成大的結果 《次韻陳仲思徑屬西峰觀雪》
4、漓江開遍四時花宋李升之 只查詢李升之的結果 《夜游漓江上》
5、南引漓江會湘水宋劉克莊 只查詢劉克莊的結果 《鏵觜》
6、漓江即湘江宋張栻 只查詢張栻的結果 《八月既望要詳刑護漕游水東早飯碧虛遍觀霞程》
7、漠漠漓江上宋張栻 只查詢張栻的結果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8、今經鏵觜上漓江宋周必大 只查詢周必大的結果 《送廣西譚景先經干兼簡趙帥朱漕》
9、漓江廟宇野棠開明楊基 只查詢楊基的結果 《桂林即興》
描寫漓江的水詩句
形容漓江的詩如下;1、《漓江雜詠》清·康有為錦石奇峰次第開,清江碧溜萬千回。
問余半月行何事,日讀天然畫本來。2、《漓江畫山九馬》清·林克武漓江飲馬欲何之,不盡芒山煙雨迷。
曾逐秦兵臨桂海,也隨漢戟過邊陲。 雄風鞭策行千里,壯志凌云勝昔時。
仰首崖頭觀宇宙,一聲長嘯九天披。3、《漓江》明·唐暄桂陽江上石凌空,誰作丹青畫本工。
澗樹參差清磴影,巖花磊落碧云叢。神仙洞府無凡近,城市山林自郁蔥。
倚棹中流更回望,居然海上看瀛蓬。4、《漓江九馬畫山》陳長風韋郎淡墨繪神騅, 隱約嘶風勢欲飛。
八駿摶齊遺一駿, 遙疑西極失龍媒。 注:龍媒,古西域名馬。
5《漓江行》林煥平分明看倒影,船卻巔上行。水轉疑無路,峰回路更新。
6《漓江奇景》周谷城陽朔風光別樣新,七星巖洞應天星。漓江兩岸多奇景,難得天然石乳成。
7《漓江泛舟》翦伯贊陽朔溪山春已深,煙波江上雨沉沉。 奇峰夾岸千千萬,一路看山到桂林。
8、《漓江春》王元明桂林四季駐春風,漓水一江似酒濃。 兩岸千山皆酩酊,紛紛醉倒櫓聲中。
贊美桂林漓江的詩句有哪些
漓江春水綠悠悠 細雨昊天結伴游 兩岸奇峰看不盡 碧蓮峰下泊行舟 ------**1959年游陽朔作 水如羅帶山如屏 奇秀蓮峰古有名 東嶺朝霞新面貌 錦繡河山壽陽城 -----美術家帥礎堅1960年 陶潛彭澤五株柳 潘岳河陽一縣花 兩處怎如陽朔好 碧蓮峰里住人家 ----唐代校書郎 尚書郎沈彬 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 無水無山不入神 -----愛國志士吳邁1935年 自古山如畫 而今畫如山 馬圖呈九首 奇物在人間 -----清人徐云 拓展資料: 漓江風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勝”之譽。
從桂林至陽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江精華, 還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是巖溶地形發育典型、豐富和集中地帶, 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華,令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感。
關于桂林山水有名的詩句
題陽朔畫山聯
韓愈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柑。遠勝登仙去,飛鸞不暇驂。
【桂林】
李商隱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
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送杜秀才歸桂林】
許渾
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兩岸曉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風。
瘴雨欲來楓樹黑,火云初起荔枝紅。愁君路遠銷年月,莫滯三湘五嶺中。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寄楊五桂州譚》: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
梅花萬里外,雪片一冬深。
聞此寬相憶,為邦復好音。
江邊送孫楚。遠附白頭吟。
張九齡寫的《巡按自漓水南行》傳誦一時,詩中寫道:
理棹雖云遠,飲水寧有惜。
況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轉,茂樹隈中積。
猿鳥聲自呼,風泉氣相激。
宋之問的《下桂江龍目灘》一詩寫道
亭午出灘險,輕舟容易前。
峰攢入云樹,崖噴落江泉。
巨石潛山怪,深篁隱洞仙。
鳥游溪寂寂,猿嘯嶺娟娟。
揮袂日凡幾,我行遷已遷。
暝投蒼梧郡,愁枕白云眠。
唐代詩人張固,他的《獨秀峰》詩云:
孤峰不與眾山儔,
直入青云勢未休。
會得乾坤融結意。
擎天一柱在南州。
黃庭堅寫道:
桂嶺環城如雁蕩,
平地蒼玉忽嵯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峰何!
宋薊北處士《水月洞和韻》:“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
宋代詩人張孝祥曾收集前人詩句,寫了一首《水調歌頭·桂林集句》: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江南驛使未到,
梅蕊破春心。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杰觀,雪片一冬深。
自是清涼國,莫遣瘴煙侵。
江山好,青羅帶,碧玉簪。平沙細浪欲盡,陡起忽千尋。
家種黃柑丹荔,戶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莫問驂鸞事,有酒且頻斟。
唐代詩人李渤的《留別南溪》寫道:
常嘆春泉去不回,
我今此去更難來。
欲知別后留情處,
手種巖花次第開。
《留別隱山》寫道:
如云不厭蒼梧遠,
似雁逢春又北歸。
惟有隱山溪上月,
年年相望兩依依。
兩首詩字里行間,表達了詩人對桂林的無限眷戀。
元代詩人呂思誠有一首詩《桂嶺晴嵐》:
桂嶺崇崇插絳霄,晴嵐浮動翠云飄。
峰巒碧潤輕翻縠,巖壑精熒深染綃。
晚靄忽開高突兀,余輝斜抹蔚岹峣。
緩行鳥徑衣裳濕,莫說梅花萬里遙。
桂林的山峰被作者寫得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明清寫桂林的詩可謂洋洋大觀,其筆力之健堪追唐宋,尤其是對風土人情的描寫最具特色。如明代解縉《桂林大圩》一詩:
大圩江上蘆田寺,
百尺深潭萬竹圍。
柳店積薪晨爨后,
僮人荷葉裹鹽歸。
清代著名詩人、學者袁枚所作的七絕《由桂林溯漓江至興安》堪稱描寫漓江景致的代表作:
江到興安水最清,
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見青山頂,
船在青山頂上行。
全詩清新流暢,質樸無華、無雕琢之痕,將青山綠水的漓江風光和水中倒影生動地描繪出來,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清代張寶《疊彩山口占一絕》是描寫桂林秋景的佳作:
奇石嵯峨古渡頭;
訾洲紅葉桂林秋,
洞中穿過高樓望,
人在荊關畫里游。
描寫漓江風光的詞句
桂林山水作者:陳淼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描寫漓江的水詩句
《遍游桂林山巖》
【 清 】 金武祥
未暇驂鸞信不誣,玉簪羅帶路紆縈。
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秋泛圖。
《送楊渭夫歸省》
【 宋】 陳傅良
應侯氣蓋百粵小,朱侯誼與漓江長。兩侯愛士早成癖,怪甚渭夫懷故鄉。
士窮萬事一不就,就得一事窮何傷。渭夫壯者忍窮久,老驥欲秣胡沙霜。
《次韻陳仲思徑屬西峰觀雪》
【 宋】 范成大
仙人漓江游,剪水馮夷宮。賓友來鄒枚,寒轡搖冬瓏。
起望天南陲,玉沙滿長風。越人來省識,把酒酹層空。
從來嶠南北,人謂將無同。那知梁園霰,飛入瑞露中。
幕府有清士,尋僧上西峰。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
我亦滌冰硯,課虛貴新功。莫嗤兩臞儒,毫端尚清豐。
《夜游漓江上》
【宋】 李升之
漓江開遍四時花,游覽都忘屐齒賒。風景雖宜秋向老,關山無奈客思家。
漏傳樓上三通鼓,水落灘頭幾尺沙。京國未歸鄉信斷,陣鴻何處貼云斜。
《鏵觜》
【宋 】 劉克莊
世傳靈渠自秦始,南引漓江會湘水。楚山憂赭石畏鞭,鑿崖通塹三百里。
篙師安知有史錄,割牲沈幣祀瀆鬼。我舟閣淺懷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廢無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八月既望要詳刑護漕游水東早飯碧虛遍觀霞程》
【宋】 張栻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見石。其東列群峰,秋色碧復碧。
日出霧露收,草徑上逼側。憑欄揩望眼,已足慰疇昔。
更窺巖穴勝,創見為驚咋。如何數里間,奇觀相接跡。
寬同廈屋深,劃若巨靈擘。日月遞光景,風云變朝夕。
石橋幾年成,乳竇時一滴。神龍舊隱處,仰視多辟易。
蛻跡凜猶存,隱隱印霜脊。下有澄湫深,余波漱蒼壁。
往者已仙去,來者此其宅。薄晚扣松關,風過聲索索。
聊麾車騎退,容我且散策。卻望訾家洲,輕舫度前磧。
回首煙樹林,已復掛蟾魄。宇曠凈余滓,群物被光澤。
何所寄遐思,空巖皎虛白。清輝可一規,水色相激射。
天邊與川上,亭亭如合璧。居然廣寒游,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瀾,晤賞共佳客。因之想千載,詎有今古隔。
簫鼓歸夜闌,觀者粲城陌。往往羅杯盤,班班見肴核。
諒因年歲豐,人意少舒適。視爾意少舒,於陽亦忻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