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寫出和書信有關的傳說,典故或兩句的詩詞
1-金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5-欲寄彩箋無尺素,天長水闊知何處? 6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7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跟書信有關的傳說,我想飛鴿傳書吧。《山海經》曾經記載,西王母的身邊有3只青鳥,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把幸福吉祥快樂的聲音,傳遞到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給漢武帝劉徹寫過信,就是派青鳥把信送到漢武帝的宮殿中。 后來,民間根據這樣的傳說,便利用鴻雁這種鳥進行傳書,這就是古人之間聯系的一種方式。再后來,就演變成了飛鴿傳書。
【請你寫出兩句與“家書”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飲馬長城窟行》 ——漢·無名氏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結素魚貽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家書后批二十八》 ——唐·韓偓 四序風光總是愁,鬢毛衰颯涕橫流. 此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 《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得家書》 ——唐·杜甫 去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熊兒幸無恙,驥子最憐渠.臨老羈孤極,傷時會合疏.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涼風新過雁,秋雨欲生魚.農事空山里,眷言終荷鋤. 《贈獵騎》 ——唐·杜牧 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漁家傲》 ——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端州江亭得家書》 ——唐·李紳 雨中鵲語喧江樹,風處蛛絲飏水潯.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 《蝶戀花》 ——宋·趙令畤 尺素重重封錦字.未盡幽閨,別后心中事.佩玉采絲文竹器.愿君一見知深意. 環玉長圓絲萬系.竹上斕斑,總是相思淚.物會見郎人永棄.心馳魂去神千里. 《蝶戀花》 ——宋·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旅宿 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章臺夜思 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家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漁家傲 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漁家傲 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 書回已是明年事.漁家傲 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 書回已是明年事. 西樓 白居易 小郡大江邊,危樓夕照前.青蕪卑濕地,白露深泬寥天.鄉國此時阻,家書何處傳?仍聞陳蔡戍,轉戰已三年.登萬歲樓 孟浩然 萬歲樓頭望故鄉,獨令鄉思更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淚,月落猿啼欲斷腸.曲引古堤臨凍浦,斜分遠岸近枯楊.今朝偶見同袍友,卻喜家書寄八行.得家書 杜甫 去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贈獵騎 杜牧 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岑參 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送楚丘麹少府赴官 岑參桃花色似馬,榆莢小于錢.單父聞相近,家書早為傳.閑居 高適 柳色驚心事,春風厭索居.方知一杯酒,猶勝百家書.送集賢崔八叔承恩括圖書 錢起 雨露滿儒服,天心知子虛.還勞五經笥,更訪百家書.別謫者 楊凝 此地聞猶惡,人言是所之.一家書絕久,孤驛夢成遲.秋原野望 楊凌 客雁秋來次第逢,家書頻寄兩三封.夕陽天外云歸盡,亂見青山無數峰.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關書信的傳說·典故或連續兩句的詩句
鴻雁傳書:
漢武帝之時,派遣蘇武以中郎將身份持使節出使匈奴,后匈奴勢大意驕,遂懷不臣之心。單于命人勸降蘇武,蘇武堅決不從,于是驅逐他到寒冷偏遠的北海牧羊,想用這些艱苦的環境逼迫他屈服,蘇武十數年執大漢旌節,威武不屈。
武帝死后,昭帝即位,后匈奴與漢和親。漢朝方面詢問蘇武等人情況,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者又來到匈奴,當年隨蘇武出使的一個下屬常惠尋找機會,夜見漢使,向其講述這一切。教使者這樣對單于說。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漢書.蘇武傳》)使者以此斥責單于,終于救回蘇武歸國。后世遂有鴻雁傳書的典故。
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關于書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
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
向子諲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
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云。
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
李白。
與書信有關的詩句
古代書信的“美稱”
河北 張木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詩句。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自古以來,書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給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稱,賦予了美好的情趣。“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多么美妙的詩句,多么動人的情境!
魚肚子里真有“尺素書”嗎?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一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潔白的尺素常結成雙鯉之形,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并非真烹,不過是一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在紙發明以前,古人除用絹、帛寫信外,還以竹片、木片作為書寫材料,稱為簡、札、牘,故書信有時又稱“書簡”、“書札”、“書牘”或“簡札”、“簡牘”。簡札的長度和素絹一樣,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牘”、“尺翰”、“尺書”等等美稱。
紙發明以后,人們制作了一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并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
與書信有關的詩句
古代書信的“美稱”河北 張木軍“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這是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詩句。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自古以來,書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給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稱,賦予了美好的情趣。“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多么美妙的詩句,多么動人的情境!魚肚子里真有“尺素書”嗎?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一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
潔白的尺素常結成雙鯉之形,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
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并非真烹,不過是一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在紙發明以前,古人除用絹、帛寫信外,還以竹片、木片作為書寫材料,稱為簡、札、牘,故書信有時又稱“書簡”、“書札”、“書牘”或“簡札”、“簡牘”。簡札的長度和素絹一樣,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牘”、“尺翰”、“尺書”等等美稱。
紙發明以后,人們制作了一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并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李清照。
有關“書信”的詩句有哪些
1、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釋義: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2、詩句: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釋義: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3、詩句: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出自:宋代·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釋義: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4、詩句: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出自:兩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釋義:呼喚童仆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5、詩句: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出自:唐代·張籍《秋思》
釋義:洛陽城里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涌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與書信有關的兩句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