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由隨性的詞語
隨興、隨心、任意、縱情、恣意
一、隨興 [ suí xīng ]
猶即興。
引證:聶紺弩 《明末遺恨》:“這故事大概是好事者的隨興創作。”
二、隨心 [ suí xīn ]
合乎自己的心愿;稱心:這番話聽著很~。
引證:浩然 《艷陽天》第十一章:“這叫什么過日子人家,家里家外都沒有 馬連福 隨心的時候。”
三、任意 [ rèn yì ]
1、沒有拘束,不加限制,愛怎么樣就怎么樣:~行動。~暢談。
2、屬性詞。沒有任何條件的:~三角形。
引證:巴金 《家》九:“他們在街上任意橫行,沒有人敢出來干涉。”
四、縱情 [ zòng qíng ]
盡情:~歡樂。~歌唱。
引證: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到了北平 ,就縱情歡樂,盡量享受北平舒適的生活。”
五、恣意 [ zì yì ]
任意;任性:~妄為。
引證:《自序》:“這樣的一首詩,卻被文痞姚文元之流恣意歪曲。”
形容自由隨性的詞語
隨興、隨心、任意、縱情、恣意 一、隨興 [ suí xīng ] 猶即興。
引證:聶紺弩 《明末遺恨》:“這故事大概是好事者的隨興創作。”二、隨心 [ suí xīn ] 合乎自己的心愿;稱心:這番話聽著很~。
引證:浩然 《艷陽天》第十一章:“這叫什么過日子人家,家里家外都沒有 馬連福 隨心的時候。”三、任意 [ rèn yì ] 1、沒有拘束,不加限制,愛怎么樣就怎么樣:~行動。
~暢談。2、屬性詞。
沒有任何條件的:~三角形。引證:巴金 《家》九:“他們在街上任意橫行,沒有人敢出來干涉。”
四、縱情 [ zòng qíng ] 盡情:~歡樂。~歌唱。
引證: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到了北平 ,就縱情歡樂,盡量享受北平舒適的生活。”五、恣意 [ zì yì ] 任意;任性:~妄為。
引證:《自序》:“這樣的一首詩,卻被文痞姚文元之流恣意歪曲。”。
有什么古詩表達了詩人悠閑隨性的思想感情
江村即事
作者:司空曙 (唐代)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釣罷歸來不系船”,首句寫漁翁夜釣回來,懶得系船,而讓漁船任意飄蕩.“不系船”三字為全詩關鍵,以下詩句全從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點明“釣罷歸來”的地點、時間及人物的行動、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時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經疲倦,該睡覺了,因此連船也懶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嗎?這就引出了下文:“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這兩句緊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問題.“縱然”、“只在”兩個關聯詞前后呼應,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進一層:
且不說夜里不一定起風,即使起風,沒有纜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長滿蘆花的淺水邊,也沒有什么關系.這里,詩人并沒有刻畫幽謐美好的環境,然而釣者悠閑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躍然紙上,表達了詩人對生活隨性的態度.
形容向往自由生活,不被世俗困擾的詩句有哪些
1、江上吟 唐代: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譯文 在木蘭為槳沙棠為舟的船上,簫管之樂在船的兩頭吹奏著。
船中載著千斛美酒和美艷的歌妓,任憑它在江中隨波逐流。黃鶴樓上的仙人還有待于乘黃鶴而仙去,而我這個海客卻毫無機心地與白鷗狎游。
屈原的詞賦至今仍與日月并懸,而楚王建臺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無一物了。 我興酣之時,落筆可搖動五岳,詩成之后,嘯傲之聲,直凌越滄海。
功名富貴若能常在,漢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2、題紅葉 唐代:宣宗宮人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譯文 流水為什么去得這樣匆匆,深宮里卻整日如此的清閑。
我殷勤地辭別這一片紅葉,離開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3、漁家傲·暖日遲遲花裊裊 宋代: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裊裊。
人將紅粉爭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
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
丹禁漏聲衢鼓報。催昏曉。
長安城里人先老。 譯文 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花兒綻放了。
踏青的青年帶著姑娘春游賞花,而姑娘的美麗堪與花爭艷。其實花兒美,人兒也美,只是“花不能言”。
金壺斟酒,暢飲開懷,享受著人生的快樂。 京城雖然車水馬龍,往來客商,紛紛擾擾,但行人不要羨慕京城此般繁華熱鬧。
禁城傳來擊鼓報時的鐘聲和銅壺滴漏聲,這“催”著日出日落,但京城的人們會先衰老的。 4、夏日過鄭七山齋 唐代:杜審言 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日氣含殘雨,云陰送晚雷。
洛陽鐘鼓至,車馬系遲回。 譯文 我們都有喜愛酒的嗜好,我就找到你的山中別墅來。
薜荔女蘿伸向山上的的小徑,荷花菱花開在水亭的周圍。太陽尤散發著的熱氣含著殘雨,陰云傳送看黃昏的雷聲。
洛陽城里報暮的鐘、鼓之聲清晰地傳來,但車馬仍然拴著,遲遲沒有起程。 5、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 清代: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譯文 夕陽西下,漁人收起魚竿準備回家。
連秋風都是溫柔的,不肯讓荷花凋謝了。煙水蒙蒙,漁人悠閑自得,聽短笛的旋律,被秋風吹進蘆花蕩的深處。
形容“隨性,自由”的字有哪些
一、“灑脫”
【讀音】sǎ tuō
【釋義】形容非常瀟灑、豪放,無拘無束,舉止或行動自然,不受拘束。
造句:
1. 在草原上騎馬真灑脫,怎么跑都行。
2. 可謂是品貌非凡,玉樹臨風,更給人一種飄逸灑脫之感。
二、“任性”
【讀音】rèn xìng
【釋義】是指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謂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的目標或執拗使性,無所顧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造句:
1. 是你轉頭就走,沒看見我的難過。是我太任性,不顧你的感受。
2. 如果你太寵小孩,他就會變得任性,無理取鬧。
三、“放縱”
【讀音】fàng zòng
【釋義】放縱,指縱容;不加約束;不守規矩;沒有禮貌。
造句:
1. 試著放縱自己,卻總牽絆于過多的束縛,依循著規律生活的只是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
2. 一個成功的教師不會為難任何一個學生,也不會放縱任何一個學生。
四、“隨心所欲”
【讀音】suí xīn suǒ yù
【釋義】隨:隨著;欲:想要。一切都由著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現多含貶義。
造句:
1. 球在他的腳下隨心所欲,運轉自如,他就是我校足球隊的球星。
2. 在上課時,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講話,要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
五、“隨意”
【讀音】suí yì
【釋義】指任憑自己的意愿,隨心所欲的。
造句:
1. 我們怎么能隨意砍伐樹木,破壞綠化呢?
2. 我說隨意并不代表你可以隨便。
形容“自由”的成語有什么?
1.“任其自流”
【讀音】rèn qí zì liú
【釋義】指不加約束、引導,聽任自由發展。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2.“無拘無束”
【讀音】wú jū wú shù
【釋義】拘、束:限制、約束。形容自由自在,沒有牽掛。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逐日家無拘無束,自在逍遙此一長生之美。”
3.“逍遙法外”
【讀音】xiāo yáo fǎ wài
【釋義】逍遙:優游自得的樣子。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處】巴金《探索集·再說小騙子》:“那些造神召鬼、制造冤案、虛報產量、逼死人命等等、等等的大騙子是不會長期逍遙法外的。”
表達悠閑的詩句
1、廬山煙雨浙江潮
宋代:蘇軾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譯文:廬山美麗神秘的煙雨,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一番。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
終于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煙雨、澎湃潮水,卻發現過去的沖動妄念不過如此、并無驚奇,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2、尋山僧不遇作
唐代:李白
石徑入丹壑,松門閉青苔。閑階有鳥跡,禪室無人開。
窺窗見白拂,掛壁生塵埃。使我空嘆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徧山起,花雨從天來。已有空樂好,況聞青猿哀。
了然絕世事,此地方悠哉!
譯文:石徑丹壑,松木門緊閉,地上長青苔。閑階上滿是鳥跡,敲敲禪室無人開。從窗戶窺見白拂塵,掛在墻壁上生滿塵埃。使我空自嘆息,想離去又不愿意,猶豫徘徊。
芳香的云彩遍山而起,鮮花如雨從天上飛來。空中傳來美妙的天籟,卻又聽到青猿的哀鳴。很明顯,要了絕世事,這個地方最悠哉。
3、南鄉子·新月上
五代:李珣
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
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譯文:新月上來了,彌漫的煙霧散開了,習慣了追趕潮汐去采珠。艇兒穿花過溪而回,買一壺春酒,將小艇系好在垂岸的柳樹下。月夜趕潮水,勇斗風浪;穿花而歸,沽酒小飲,構成了采珠人的獨特生活。
4、沉醉東風·掛絕壁松枯倒倚
元代:盧摯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
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
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譯文:彎曲的枯松倒掛在懸崖絕壁上,殘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鴨在天上一齊飄飛。四周圍是數不盡的青山,一望無際的碧水,西風簫簫,天地間一派濃濃的秋意。靜靜的夜里 皎潔的月影映照著高掛云帆的船兒,載著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畫圖之中。
5、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
五代:李珣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復醉,云水。此時方識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譯文:多么仰慕當年的范蠡,他的志向本就在青山綠水、煙霧云霞之中,吳亡越興,功成名就時隱姓埋名,寄身于太湖的煙波浩渺之中。縱情山水,寄興風月。云水中駕一葉扁舟,把酒吟誦,其樂融融。此時此刻,才知道自由的可貴,身心兩忘是多么的難得。
與繁花似錦的小島為鄰,和自由飛翔的鷗鳥做伴,多年不見那追逐利祿的豪商巨宦,早已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怎不暗自慶選擇了這飄飄欲仙的隱居生活。
6、蠟日
魏晉:陶淵明
風雪送余運,無妨時已和。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譯文:風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氣溫則已經開始融和。門前兩邊種著梅與柳,一株山楸樹好花婆娑。我歌唱你說難得,酒中的愜意何其多!說不上酒中的快樂有多少,那石門山曾聆聽過奇妙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