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兒子的詩句】
思念兒子的詩句1、望驛臺(唐)白居易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2、沒有了你,我就像失去盔甲和武器的士兵,不知怎樣活下去,不怕不能和你天長地久,更不怕你退而求其次!3、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4、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8、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雨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9、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1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1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12、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13、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1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1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有關思念兒女的詩句
1、《月夜》——唐代杜甫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譯文: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2、《寄東魯二稚子》——唐代李白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譯文: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折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
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眼淚嘩嘩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與姐姐一樣高了。
他倆并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倆?想到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寫下遠別的心懷,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漢陽之川。
3、《歲暮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譯文: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
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4、《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譯文: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5、《宗武生日》——唐代杜甫 小子何時見,高秋此日生。
自從都邑語,已伴老夫名。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 譯文:何時可見小子誕生,高秋的今天正是呱呱墜地時。
自從我寫過懷念你的詩,伴著我的名子你也被人知道。詩是我家祖輩相傳的事業,而人們以為這只是世間尋常的父子情。
你要熟精《文選》,以紹家學,不要效仿老菜子年老還以彩衣娛親。病中為你的生日開筵,側著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細飲。
表達思念孩子的詩詞
1、《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悲哀沒有見到國家統一。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你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2、《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3、《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即將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舍的與母親告別,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歲暮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文:母親的愛子之心是無窮無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過年之前能夠返家。她為我縫制棉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忍訴說漂泊在外的勞累辛苦。
5、《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譯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沾濕的云鬟散發著陣陣香霧,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什么時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簾或帷幔旁,讓月光擦干兩人的思念的淚。
表示想孩子的詩句
1、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月夜》唐代:杜甫
譯文
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共賞明月。那時一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干我們的淚痕。
2、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歲暮到家 》清代:蔣士銓
譯文
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3、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京師得家書 》明代:袁凱
譯文
綿綿的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么長。
行行之間沒有其他的言語,只是告訴我要盡早回到故鄉。
4、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游子吟 》唐代:孟郊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唐代:杜甫
譯文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母親思念兒子的詩句
子吟(孟郊)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 ??陽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寫作背景及評析: 孟郊 (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早年屢試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蘇州。 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
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
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
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
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后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
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
“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游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
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思念兒子的詩句有哪些
列舉如下: 1、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唐·杜甫《月夜》 譯文: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2、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唐·孟郊《游子吟》 譯文: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3、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清·黃景仁《別老母》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清·蔣士銓《歲末到家》 譯文: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 5、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唐·白居易《母別子》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月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別老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歲末到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母別子 。
表達思戀孩子的句子
思念孩子的句子
1、想念是折磨人的,恨不得馬上飛回家,可是生活是現實的,為了錢得忍受好多,想念兒子,我很快會努力把兒子接來深圳,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遠離這種想念的痛苦,過幸福的日子。
2、這思念,是這樣揮之不去,它盤旋在我的眼前,縈繞在我的耳邊,沉淀在我的心里。
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世間的母親,或許都要經歷這與孩子分別的相思之苦。母親用身心養育了孩子,孩子卻不能永遠屬于母親。孩子離開家之后,母親擁有的是無盡的牽掛和悠長的思念。
5、四歲多的兒子最近總想爸爸媽媽,每次打電話問得最多的是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啊,家里的西瓜長熟了,可能以前告訴過他,等西瓜熟了,就回家看他,沒想到小家伙一直都記得我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