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讀書的詩句
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4.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7.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8.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9.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10.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11.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古詩詞、閱讀短文表達情感歸納古詩詞或閱讀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
……,你想說什么,每首詩,短文都有不同的感慨和理解,等等,我似乎明白你所想要的了,你是不是想要那種所有的歸納,比如一首詩,什么感情,這次記下,然后又遇到相似的詩然后又把這答案搬進去?,這樣沒有用的,我可能說得有點不對,但大致意思我也許明白了,這樣做只是徒勞,詩歌短文千變萬化,什么感情,誰也不曉得,這也沒什么歸納,方法只有你平常多看書,才能逐漸培養感覺,這樣才能穩拿高分,沒有什么途徑的話孩子,這樣做只是徒勞,走捷徑是不可能的,高考沒那么容易,中考也是,如果你還是不能改變,那么你所希望的,都不能實現。
表示"我愛讀書"的古詩詞有哪些
1、《書院》
宋·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2、《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4、《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5、《勸學》
唐·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古人談讀書的詩句10句
1,《勸學》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白話文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2,《觀書》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白話文釋義: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后,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像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里別有春景。
3,《讀書》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白話文釋義: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白話文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并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鉆研中。
5,《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白話文釋義: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6,《勤學》宋代: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白話文釋義: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你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7,《勸學詩 / 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白話文釋義: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8,《勸學》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白話文釋義: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9,《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白話文釋義:家中的財產是些什么,就是那滿滿一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圣賢心靈對話。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一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10,《讀書有所見作》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白話文釋義:人心和禾苗一樣,得到養分才能生長。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讀書,心中便沒有好想法,一個月不讀書,連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來的清爽。
代表讀書的優美詞語
代表讀書的優美詞語
與書為伍、孜孜不倦、學而不厭、不恥下問、勤學好問、勤學苦練、
學海無涯、刻苦學習、一目十行、勤學苦練、努力鉆研、獨立思考、
過目成誦、日積月累、持之以恒、聞雞起舞、鑿壁偷光、孫康映雪、
懸梁刺骨、勤學苦讀、倒背如流、學以致用、活學活用、熟讀默誦、
廢寢忘食、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努力不綴、以學為樂、閉戶讀書、
秉筆直書、博覽群書、刺股讀書、大書特書、丹書鐵契、臨池學書、
囊螢照書、牛角掛書、史不絕書、書不盡言、書聲瑯瑯、書香門第、
四書五經、懸石程書、仰屋著書、知書達理、擁書百城、著書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