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名里帶勵字的詩詞有哪些
《勵學》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買地不肥實,其繁系耕鑿。良田少鋤理,蘭焦香亦薄。
勿以聽者迷,故使宮徵錯。誰言三歲童,還能分善惡。
孜孜日求益,猶恐業未博。況我性頑蒙,復不勤修學。
有如朝暮食,暫虧憂隕獲。若使無六經,賢愚何所托。
《勵學篇》
年代: 宋 作者: 宋真宗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贈金勵睡詩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摶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
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用。
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想。
《宿吳公勵石壁山房》
年代: 明 作者: 吳兆
山館雨聲秋,秋燈照石樓。
興因清景發,宿為故情留。
往事言難盡,涼風吹不休。
少年行樂處,多夢秣陵游。
含有哲理的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陸游 只要人們正視現實,面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奮前進,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難,前途渺茫時,不喪氣,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生出許多希望。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腐朽沒落的舊事物,舊制度終究阻擋不住歷史前進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會前進的方向,充滿生機和活力;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贊美新生事物強大的生命力;歷史潮流不可阻擋,新生事物不可戰勝。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杜甫 一個人在事業上只有不斷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業績。 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鶴樓》王之渙 站得高,目光遠大,視野開闊,才能飽覽千里風光;奮發向上,勵精圖治,才能不斷發現新境界。 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盧梅坡 人和事物一樣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因此,要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6.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虞世南 以品格高尚立身,以志存高遠處世,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境界,自能贏得人們的信賴和尊重。
7.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題西林壁》蘇軾 看人、看事、看社會,要全面地、辯證地看,用發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8.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李清照 人生在世,就應該慷慨激昂,轟轟烈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特別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更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不辱歷史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
9.問君何能耳,心遠地自偏。《飲酒》陶淵明 保持寧靜高遠的心境,就能自得其樂。
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李白 充滿自信,不斷追求,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11.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浣溪沙》蘇軾 要振作精神,樂觀向上,不要因為年老而消極悲觀。
1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
1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蘇軾 自古及今,人間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無法克服的遺憾,希望各自珍重。
1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蘇軾 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彼此的心靈和精神也是相通的。
15.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不怕困難,不畏挫折,百折不撓,奮發進取的人生,才有意義。
16.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王灣 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時序交替,來去匆匆。 17.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無題》李商隱 只要彼此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就能沖破阻隔,達到心靈的契合和感應。18.云霞,我愛山無價;行踏,云山也愛咱。
《雁兒落兼得勝令》張養浩 愛自然的人也會被自然喜愛;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必須和諧共處。 1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己亥雜詩》龔自珍 老一輩的退出,是為了更好的關心培育下一代新人。 2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論詩》趙翼 天地間人才輩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前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哲理是:新舊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新事物是從舊事物中孕育出來的。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哲理是: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系與變化發展的觀點。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履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唐詩《涇溪》 哲理是:矛盾雙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清代阮元《吳興雜詩》 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
對待知識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弄虛作假,體現了唯物主義精神。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必須從實際出發,按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揭示了世間萬事萬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僅僅是相對的。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
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說明人們既要承認事物的客觀規律,又要發揮熱鬧的主觀能動性,做到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鼓勵人們應當有所作為。 “禍兮福之所;福兮禍之所伏”。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曲則全,枉則直, 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雙方,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要全面地看問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人們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簡析:勸勉人們努力珍惜青春年華,世間沒有后悔藥。有“失去才知可貴”的哲理。
海日生殘夜。
含哲理的詩句
一)哲理詩句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 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帶學字的古詩詞
《贈海東僧》張籍
別家行萬里,自說過扶馀。
【學】得中州語,能為外國書。
與醫收海藻,持咒取龍魚。
更問同來伴,天臺幾處居。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李乂
牽牛南渡象昭回,【學】鳳樓成帝女來。
平旦鹓鸞歌舞席,方宵鸚鵡獻酬杯。
《相和歌辭?鳳吹笙曲》李白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始聞煉氣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里,鳳笙去去無邊已。
欲嘆離聲發絳唇,更嗟別調流纖指。
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云。
綠云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
莫【學】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李白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
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
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
《落日憶山中》李白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帶人的詩句
柴扉日暮隨風掩,落盡閑花不見人。——唐·元稹 【晚春】
自從小靨來東道,曲里長眉少見人。——唐·李賀 【許公子鄭姬歌】
畏病還疏酒,逃寒懶見人。——宋·呂本中 【苦陰】
三年不見王徵士,一見梅花如見人。——元·丁復 【題王元章梅】
初行竹裹唯通馬,直到花間始見人。——唐·朱灣 【尋隱者韋九山人于東溪草堂】
峰峰雪洗玉屏新,一樹梅花未見人。——明末清初·屈大均 【玉屏峰頂看梅】
久濕愁侵骨,新晴喜見人。——明·袁宗道 【初晴即事 其二】
紅顏笑臉如撩客,粉面藏頭羞見人。——明·徐渭 【題花圖】
云遮茅屋不知處,舟過柳橋方見人。——明·王肄 【題沈孟淵江鄉深處二首 其二】
數家古市低攢樹,十里平蕪遠見人。——明·吳兆 【送劉休淵歸中都】
還從是礙非真處,收取歸來要見人。——宋·釋慧空 【送化士(時在吉山) 其十】
民情固洽初來日,兵氣終悲乍見人。——元末明初·戴良 【次昌樂】
松老枝垂地,溪清水見人。——宋末元初·方回 【坐白水寺門亭】
石險頻驚馬,山空偶見人。——清·戴亨 【寧遠道中】
花落蝶無事,水清魚見人。——近現代·俞律 【玄武湖初夏偶游】
小屋剛容我,閑居怕見人。——明·岳正 【小屋】
陰云濕棟不知暑,落月臨窗忽見人。——明末清初·何鞏道 【詠樓】
千仞臨江湄,暮帆微見人。——明·釋函是 【不飲酒二十首 其十】
推枕猶疑夢,登堂若見人。——明·程敏政 【著存堂為吳節參政賦】
回到娘家三四春,雙眸盈疾愁見人。——宋·孫次翁 【嬌娘行】
我豈慵開眼,年來寡見人。——宋·楊萬里 【仲良見和再和謝焉四首 其二】
閑持竹錫深③看水,懶系麻衣出見人。——唐·皎然 【春日杼山寄贈李員外縱】
暗梳蓬發羞臨鏡,私戴蓮花恥見人。——唐·元稹 【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不勝冠因有感嘆】
涼風闌檻宜敲句,落日川原遙見人。——宋·方樗 【吳仲恭翠微樓九日落成和謝皋羽】
一枝斜入叢篁里,人不見渠渠見人。——宋·方岳 【梅花十絕 其二】
片水明在野,萬花深見人。——唐·儲嗣宗 【晚眺徐州延福寺】
君門一入無由出,唯有宮鶯得見人。——唐·顧況 【宮詞】
昔時所見人,往往沉重泉。——宋末元初·方回 【石頭田】
銷鑠精微復見人,青鞋蹈破幾重云。——宋·釋智愚 【送逢侍者】
何物訝見人,梁間聲咄咄。——清·張問陶 【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樓】
胡顏遁去生見人,請看吐蕃正得意。——清·劉大紳 【南詔碑歌】
光铓澹澹照見人,健卒幾頭背遲發。——明·劉黃裳 【贈鄴下王大刀揮使維藩歌】
樹頭老眼難見人,眼中之人道中蠹。——明·成鷲 【贈羅煉師】
白眼慵開恐見人,登場傀儡一時新。——明·張萱 【園居六十章 其三十四】
昨人剛見人,今日忽見鬼;——明末清初·盧若騰 【見鬼】
意所欲見人,久俟庚復甲。——宋末元初·方回 【虎渡亭觀江浪】
獨有知見人,不食本分草。——明·袁宏道 【天目書所見】
傷嗟二見人,攀緣兩頭走。——唐·本凈 【善惡二根不實偈】
法法皆依位,機機合見人。——宋·釋可湘 【偈頌一百零九首 其一十一】
起模畫樣弄精魂,拂跡除蹤更見人。——宋·釋慧遠 【頌古十五首 其七】
豈知先見人,必俟他年使。——明·郭之奇 【集雅詩二十首 其一十五 張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