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子寧靜的詩句 里面帶寧字
《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譯文你那青青的衣領,我悠悠牽掛的心。即使我不去找你,難道你就不給我消息了嗎?你那青青的佩玉,我悠悠思念在懷。
即使我不去找你,怎么你就不肯來找我呢?我走來踱去多少趟啊,在這城門的樓臺上。一天不能見到你啊,漫長得就像好三個月一樣。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采用倒敘手法。
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
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其它形容女子寧靜的詩句可參考:《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以為美,美人之貽。
譯文:閑雅姑娘真美麗,等我城上角樓里。 故意逗人不露面,來回著急抓頭皮。
閑雅姑娘美娟娟,送我筆管紅艷艷。 紅色筆管光閃閃,喜愛你的美容顏。
送我嫩茅自郊外,嫩茅確實美得堅。 不是嫩茅有多美,只因美人送得到。
《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譯文:郊野蔓草青青,綴滿露珠晶瑩。有位美麗姑娘,眉目流盼傳情。
有緣今日相遇,令我一見傾心。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顆顆晶瑩。
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緣喜遇,與你攜手同行。
含有寧字的詩句
長相思·惜梅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開時催謝時。丁寧花放遲。
角聲吹。笛聲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飛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王仁裕
謾夸列鼎鳴鐘貴,寧免朝烏夜兔催。 【與諸門生春日會飲繁臺賦】
韋莊
劉伶避世唯沈醉,寧戚傷時亦浩歌。 【云散】
韋應物
此去多應收故地,寧辭沙塞往來頻。 【送常侍御卻使西蕃】
白居易
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 【玉泉寺南三里澗下多深紅躑躅繁艷殊常感惜題詩以示游者】
劉禹錫
寧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長吟澧有蘭。 【早春對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忽領簿書游太學,寧勞侍從厭承明。 【寄楊八拾遺】
戎昱
寧知隴水煙銷日,再有園林秋薦時。 【辰州聞大駕還宮】
李建勛
寧意傳來中使出,御題先賜老僧家
帶“寧”字的詩句有什么
1、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寒菊 / 畫菊》 宋·鄭思肖
2、寧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 《離騷》 先秦·屈原
3、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離騷》 先秦·屈原
4、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 唐·楊炯
5、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讀書》 宋·陸游
6、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李延年歌》 漢·李延年
7、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佚名
8、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李白
9、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 《夜夜曲》 南北朝·沈約
10、但愛臧生能詐圣,可知寧子解佯愚。 《放言五首·其一》 唐·白居易
11、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漁父》 先秦·佚名
12、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垂老別》 唐·杜甫
13、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唐·杜甫
14、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北青蘿》 唐·李商隱
15、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 《金縷曲(二首)》 清·顧貞觀
16、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述國亡詩》 五代·花蕊夫人
17、小兒破賊,勢成寧問疆場。 《念奴嬌·登多景樓》 宋·陳亮
18、東山東畔忽相逢,握手丁寧語似鐘。 《絕句》 唐·呂洞賓
19、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前出塞九首》 唐·杜甫
20、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馬》 唐·陳凝
帶“薇”字的成語或詩句,有寧靜美好的意境的
【筆飽墨酣】筆力飽滿,用墨充足。
形容詩文酣暢渾厚。 【筆歌墨舞】指文筆奇妙精采。
【筆酣墨飽】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筆精墨妙】筆觸精到,著墨巧妙。
形容書法、繪畫、詩文等的技法巧妙,筆意精微。 【不拘繩墨】繩墨:木工用以畫直線的工具,借喻法度、規矩。
形容人的行為或藝術風格灑脫、豪放,超逸不羈。 【筆墨官司】筆墨:指文字或文章。
比喻用文字進行的辯論、爭執。 【筆墨橫姿】指書畫詩文美妙多姿。
【筆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 【筆墨紙硯】指書寫工具。
【筆老墨秀】指筆姿老到而墨韻清秀。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
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筆誅墨伐】筆、墨:指文字。
誅:譴責。伐:聲討。
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才墨之藪】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詞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風雅的文人。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曉。文墨:指寫文章。
稍微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大處落墨】落墨:落筆。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大處著墨】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蹈矩踐墨】指遵守規矩。同“蹈矩循規”。
【斷墨殘楮】指殘缺不全的典籍。 【斷紙余墨】斷、馀:殘存的。
零星或殘存的墨跡。 【斷紙馀墨】零星或殘存的墨跡。
【短章醉墨】短章:指篇幅較短的詩文篇章。指酒后信筆所寫的簡短文字。
【粉白墨黑】以粉傅面、以黛畫眉。謂女子修飾容顏。
同“粉白黛黑”。 【浮筆浪墨】指多馀累贅的文字。
【粉墨登場】粉、墨:搽臉和畫眉用的化妝品。原指演員化妝上臺演戲。
比喻壞人經過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臺。 【斧鉞刀墨】斧鉞:古代軍法用來殺人的斧子,泛指刑罰中的殺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
對罪犯施以刑罰。 【規矩繩墨】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
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規繩矩墨】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同“規矩繩墨”。 【含毫吮墨】毫:毛筆的筆尖;含毫:將筆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潤筆;吮墨:以口吸吮墨汁。
形容構思作品或準備寫作。也指凝神遐想,進行寫作。
【畫疆墨守】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 【翰林子墨】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辭人墨客。
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詩賦而言。 【懷鉛吮墨】懷鉛:帶著鉛粉筆,以備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筆尖。
形容寫作時構思的舉動和神態。 【行數墨尋】行數:一行行地讀;墨尋:一字字地讀。
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黑天墨地】謂漆黑一團。同“黑天摸地”。
【金壺墨汁】指極其珍貴罕見的書畫用品。 【嚼墨噴紙】本是傳說,后形容人能寫文章。
【踐墨隨敵】踐:履行,實行;墨:繩墨,指計劃;隨:順應。根據敵情的變化,來實施計劃。
【簡墨尊俎】謂文墨交往,宴飲游從。 【近朱近墨】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
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孔席墨突】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墨绖從戎】墨:黑色;绖:古時喪服中圍在頭上和腰間的散麻繩;從戎:從軍。
指在守喪期間從軍作戰。 【墨跡未干】寫字的墨跡還沒有干。
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墨客騷人】墨客:文人;騷人:詩人。
泛指文人。 【磨墨濡毫】濡:濕;毫:毛筆。
磨好墨,把毛筆潤濕。指動手寫文章。
【磨墨吮毫】毫:毛筆。磨好墨,把毛筆潤濕。
指動手寫文章。 【墨守成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同“墨守成規”。 【墨守成規】墨守: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墨突不黔】原指墨翟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熏黑,又到別處去了。
后用其事為典。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睱暖。
【墨魚自蔽】墨魚體內有似墨的一種汁,遇到危險時就放出墨汁,巧妙地使自己隱蔽起來。比喻自覺地隱蔽自己,不使暴露。
【墨子泣絲】比喻人變好變壞,環境的影響關系很大。 【墨債山積】山積:堆積如山。
比喻由于書法好,求寫字的人很多,應付不過來而欠下債。 【墨汁未干】寫字的墨汁還沒有干。
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墨丈尋常】古代重量單位,1墨=5尺,1丈=2墨;1尋=8尺,1常=2尋。
比喻不太長的距離。 【浪費筆墨】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濃墨重彩】用濃重的墨汁和顏色來描繪。形容著力描寫。
【兩眼墨黑】比喻十分陌生。 【歐風墨雨】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輸攻墨守】輸:公輸般,即戰國。
帶“薇”字的成語或詩句,有寧靜美好的意境的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求一些有“寧”字的意境詩詞
1,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出自唐代:楊炯《從軍行》 白話文釋義: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
我寧愿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2,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出自兩漢:李延年《李延年歌》 白話文釋義:北方有位美麗姑娘,獨立世俗之外,她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墻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美麗的姑娘呀,常常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
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3,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出自宋代:陸游《讀書》 白話文釋義: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
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出自唐代: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白話文釋義:皎潔得如鏡飛升照臨宮闕,綠煙散盡發出清冷的光輝。
只能看見每晚從海上升起,誰能知道早晨在云間隱沒。 5,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
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出自南北朝:沈約《夜夜曲》 白話文釋義:銀河縱橫穿流、星斗橫豎移動。銀河與北斗星都是在無知無情的空自流轉,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