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帶雨的詩句
1。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3。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晴卻有晴 4。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5。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煙 6。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7。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 8。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9。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10。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1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2。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4。
深秋簾幕千家雨, 落日樓臺一笛風 15。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6。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17。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8。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19。若問閑情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20。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縱觀古代詩海,帶“雨”字的古詩實在太多,在這里稍微整理了二十條,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帶雨的詩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
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一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頗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
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一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全詩通篇無一“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于言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于小中見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視泛青。
最后歸結為”一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膩真切。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 蘇軾《有美堂暴雨》:“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后的景象:雷聲轟鳴,烏云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
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秦觀《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
雨后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
雖主要寫雨后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張協《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一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陳?張正見《后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僧志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唐?戴叔倫《宿靈巖寺》)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于濟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別嚴士元》)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唯“細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燕子方斜,若大風亦伏而不翔。
對微風細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雨重,松色帶煙深。”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
(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宋?歐陽修《田家》)遠處鳩聲悅耳,近處杏花映日,動靜相宜,聲色互襯,展現出江南農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一)春風春雨,滋潤大地,草木萌發,百花開放,織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宋?陸游《大風雨中作》)寫出了風狂雨猛的態勢。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雷聲轟鳴,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傾注,煙云滾滾,似萬座山峰迎面撲來,寫出了大雷雨的氣勢。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清?查慎行《登寶婺樓》)上句寫暴雨來臨,大雁疾飛避雨;下句寫暴雨來勢迅猛,萬山似在雨中浮動。
另外,借雨起興抒情的詩也不少。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鄭風?風雨》)原是。
關于雨的詩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
含雨的詩句的詩句
1)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出處: 孟浩然《春曉》
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出處: 杜牧《清明》
3)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處: 志南《絕句》
4)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5)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出處: 王維《山居秋暝》
6)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出處: 杜甫《春夜喜雨》
7) 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出處: 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8) 斜點銀釭,高擎蓮炬,夜深不耐微風。 ——出處: 趙長卿《瀟湘夜雨?燈詞》
9) 芳蓮墜粉,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 ——出處: 姜夔《八歸?湘中送胡德華》
10) 階前短草泥不亂,院里長條風乍稀。 ——出處: 杜甫《雨不絕》
11) 一鞭南陌,幾篙官渡,賴有歌眉舒綠。 ——出處: 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
12) 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 ——出處: 李商隱《茂陵》
13) 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 ——出處: 張炎《渡江云》
14) 云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出處: 高適《送魏八》
15) 唯有閑愁將不去,依舊住,伴人直到黃昏雨。 ——出處: 段克己《漁家傲?詩句一春渾漫與》
16) 泫叢珠締葉,起溜鏡圖波。 ——出處: 李世民《詠雨》
17) 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煙草軟。 ——出處: 顧敻《玉樓春?柳映玉樓春日晚》
18) 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 ——出處: 朱彝尊《賣花聲?雨花臺》
19) 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出處: 史達祖《夜行船》
20)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 ——出處: 于謙《岳忠武王祠》
帶“雨”字的古詩詞
太多了,找到的一些在下面了: 北山之什·大田 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桑扈之什·角弓 雨雪瀌瀌 見晛曰消 莫肯下遺 式居婁驕 桑扈之什·角弓 雨雪浮浮 見晛曰流 如蠻如髦 我是用憂 查慎行 雨過桐廬 雨蓑煙笠嚴陵近, 曹操 對酒 雨澤如此,百谷用成。
江總 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
虞世南 奉和幽山雨后應令 雨歇連峰翠, 王勃 郊興 雨去花光濕, 陳子昂 答韓使同在邊 雨雪顏容改。 孟郊 游終南龍池寺 雨開山更鮮。
張籍 江村行 雨中移秧顏色鮮。 張籍 寄和州劉使君 雨后山光滿郭青。
韓愈 石鼓歌 雨淋日炙野火燎, 韓愈 雨中寄張博士籍侯主簿喜 雨慣曾無節, 李賀 秋來 雨冷香魂吊書客。 李賀 羅浮山人與葛篇 雨中六月蘭臺風。
李賀 神弦曲 雨工騎入秋潭水。 孟浩然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雨后宜返照。
孟浩然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雨隨階下云。 王昌齡 巴陵別劉處士 雨雪候音旨。
王昌齡 九江口作 雨開浸陽秋。 王維 秋夜獨坐 雨中山果落, 王維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雨中春樹萬人家。
王維 輞川別業 雨中草色綠堪染, 崔顥 雁門胡人歌 雨里孤峰濕作煙。 白居易 讀《漢書》 雨來同日滋。
白居易 村居臥病三首其三 雨來苗漸大。 白居易 司馬宅 雨徑綠蕪合, 白居易 續古詩十首其四 雨長彼何因。
白居易 續古詩十首其四 雨露長纖草, 白居易 有木詩八首其一 雨露助華滋。 白居易 捕蝗 雨飛蠶食千里間, 白居易 陵園妾 雨露之恩不及者,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四 雨多落為萁。
雨來苦愁悲。 雨來亦怨咨。
雨冷不成絲。 白居易 朝歸書寄元八 雨后清和天。
白居易 禁中秋宿 雨冷通中枕。 白居易 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 雨霽山河清。
白居易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薄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雨天連宿草堂中, 白居易 答韋八 雨多紅萼稀。 白居易 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后作 雨滴梧桐山館秋。
白居易 長安早春旅懷 雨灑輕黃柳條濕。 白居易 微之宅殘牡丹 雨打風摧花不全。
白居易 秋蟲 雨夜愁人耳。 白居易 感元九悼亡詩因為代答三首-答謝家最小偏憐女 雨荒春圃唯生草, 白居易 微之到通州日授館未安見塵壁間有數行字讀之即仆舊詩其落句云綠水紅蓮一朵開千花百草無顏色然不知題者何人也微之吟嘆不足因綴一章兼錄仆詩本同寄省其詩乃是十五年前初及第時贈長安妓人阿軟絕句緬思往事杳若夢中懷舊感今因酬長句 雨淋江館破墻頭。
白居易 醉后題李馬二妓 雨中神女月中仙。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庾三十二補闕杜十四拾遺李二十助教員外竇七校書 雨露各沾濡。
白居易 初到江州寄翰林張李杜三學士 雨露施恩無厚薄, 白居易 春末夏初閑游江郭二首其一 雨埋釣舟小, 白居易 百花亭晚望夜歸 雨聲蕭颯渡江來。 白居易 四十五 雨鬢半蒼蒼。
白居易 送客春游嶺南二十韻 因敘嶺南方物以諭之,并擬微之送崔二十一之作。 雨黑長楓人。
白居易 潯陽春三首-春去 雨度江頭送暮春。 白居易 元十八從事南海欲出廬山臨別舊居有戀泉聲之什因以投和兼伸別情 雨露初承黃紙詔, 白居易 后宮詞 雨露由來一點恩,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雨師習習灑, 雨衙少辭牒, 白居易 秋池二首其二 雨余蟬聲歇。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雨來萌盡達, 白居易 過元家履信宅 雨淋歌閣欲傾欹。 白居易 池上小宴問程秀才 雨滴篷聲青雀舫, 白居易 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和之 雨夜泣蕭娘。
白居易 閑園獨賞 因夢得所寄蜂鶴之詠,因成此篇以和之。 雨添山氣色,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 雨暗三秋日, 白居易 閑適 雨雪寒供飲宴時。
白居易 五年秋病后獨宿香山寺三絕句其二 雨散云飛盡不回。 白居易 閑坐看書貽諸少年 雨砌長寒蕪, 李紳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雨寒日暖常斯須。
李紳 別連理樹 雨露曾沾自不枯。 李紳 渡西陵十六韻 雨送奔濤遠, 李紳 拜三川守 雨晴郊藪謬隨車。
李紳 端州江亭得家書二首 其一 雨中鵲語喧江樹,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雨蒸蟲沸渭, 元稹 陪張湖南宴望岳樓,稹為監察御史,張中丞知雜事 雨籠衡岳是南山。 元稹 夜坐 雨滯更愁南瘴毒, 元稹 雨聲 雨點荷心暗復明。
元稹 酬樂天雨后見憶 雨滑危梁性命愁, 元稹 樂府古題出門行 雨澤隨客意。 元稹 夢游春七十韻 雨來春欲暮。
杜甫 攜妓納涼晚際遇雨(其二) 雨來沾席上 杜甫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絕奉答二絕 雨映行宮辱贈詩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雨隨神女下朝朝 杜甫 答鄭十七郎一絕 雨后過畦潤 杜甫 九日寄岑參 雨腳但如舊。 杜甫 秋雨嘆三首其一 雨中百草秋爛死, 杜甫 北征 雨露之所濡, 杜甫 夏日嘆 雨降不濡物, 杜甫 宿贊公房 雨荒深院菊, 杜甫 狂夫 雨□(裹里換邑)紅蕖冉冉香。
杜甫 石筍行 雨多往往得瑟瑟, 杜甫 朝雨 雨燕集深條。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雨腳如麻未斷絕。
杜甫 重游何氏五首其四 雨拋金鎖甲, 杜甫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其二 雨來沾席上, 杜甫 秋雨嘆三首其三 雨聲颼颼催早寒, 杜甫 大云寺贊公房四首其二 雨瀉暮檐竹, 杜甫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其一 。
【含有“雨”字的古詩詞名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古詩詞中含有雨的句子
一、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白話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二、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白話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三、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白話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
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四、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作者】志南 【朝代】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白話譯文: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
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五、長安春望 【作者】盧綸 【朝代】唐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白話譯文:東風吹拂,微微春雨灑過青山;登高遠望,長安城中房舍疊嶂,草色閑閑。
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冬去春來,江上舟來舟往,又有幾人得以還家。長安城外,河流原野,縱橫交錯,一直延伸到天邊浮云之外,長安城中,宮闕參差錯落,籠罩在一片殘陽之中。
又有誰理解我這位讀書人,生逢亂世,孤身一人,滿頭白發,形容憔悴,漂泊流蕩在荒遠的秦關。
帶”雨”的詩句
暮雨
夕晚殘溫收漸寒
時來微雨滴窗欄
兩點三點縈心散
千絲萬絲著眼歡
好是春風閑拂柳
綠條翻浪卷云寬
清閑可得此時漫
漾起一天清緒漫
詠雨
曾因花事到人間
滴碎荷心欲合圓
萬縷千絲如有意
三星兩點似含憐
闌珊零積風方曉
幻水成流夢始漣
多少迷朦魂醒后
唯余夜漏伴更眠
早年作,哈哈。
描寫“雨”的古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宋·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詩經《風雨》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兩漢樂府《上邪》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兩漢樂府《迢迢牽牛星》 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南北朝·何遜《臨行與故游夜別》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南北朝·何遜【相送》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唐·白居易《長恨歌》 青草湖中萬里程,黃梅雨里一人行.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唐·白居易《浪淘沙》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唐·白居易《楊柳枝》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唐·白居易《夜雨》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水蓼冷花紅簌簌,江蘺濕葉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唐·白居易《上陽白發人》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驛路掛城頭,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試看汾水上,白云猶似漢時秋?——唐·岑參《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尋李九莊》 客行逢雨霽,歇馬上津樓.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川從陜路去,河繞華陰流.向晚登臨處,風煙萬里愁.——唐·崔顥《題潼關樓》 岧峣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唐·崔顥《行經華陰》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聞道遼西無斗戰,時時醉向酒家眠.——唐·崔顥《雁門胡人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唐·杜甫《兵車行》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韓諫議注》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唐·杜甫《貧交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絕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