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冬天雨的詩句 古詩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參考翻譯 譯文 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
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愿出門。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注釋 ⑴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⑵蠻氈:中國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出產的毛氈,宋時已有生產。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蠻氈出西南諸番,以大理者為最,蠻人晝披夜臥,無貴賤,人有一番。”
⑶貍奴:指生活中被人們馴化而來的貓的昵稱。 ⑷僵臥:直挺挺地躺著。
這里形容自己窮居孤村,無所作為。僵,僵硬。
⑸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 ⑹不自哀:不為自己哀傷。
⑺思:想著,想到。 ⑻戍(shù)輪臺:在新疆一帶防守,這里指戍守邊疆。
戍,守衛。輪臺:在今新疆境內,是古代邊防重地。
此代指邊關。 ⑼夜闌(lán):夜深。
⑽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⑾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⑿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1、春冬霧雨饒 唐 宋之問 《早發韶州》2、冬月雨仍飛 唐 張鼎 《江南遇雨》3、淺寒天氣雨催冬 宋 管鑒 《阮郎歸·淺寒天氣雨催冬》4、冬暮雨霏霏 唐 貫休 《送黃賓于赴舉》5、三冬時雨潤丹丘 元 馬鈺 《望蓬萊·外顛倒》6、雨止得冬晴 宋 陸游 《衰病》7、冬溫頻作雨 宋 陸游 《送客至望云門外》8、一秋未雨冬未雪 宋 陸游 《喜雨》9、秋冬久不雨 宋 陸游 《雨》10、三冬一雨禾頭濕 宋 黃庭堅 《再次韻和吉老》11、冬來多是雨 宋 陳著 《雪復晴》12、何事冬來雨打窗 宋 范成大 《寒雨》13、窮冬才得雨梢梢 宋 胡寅 《寄陳生》14、作雨賓春雪餞冬 宋 劉克莊 《倉使和詩出奇不窮再次韻四首》15、一冬求雪雨還晴 宋 樓鑰 《環村踏雪》16、冬涉春無雨 宋 梅堯臣 《喜雨》17、冬蔬經雨翠交畦 宋 釋大觀 《吳道人求語回庵》18、一冬不雨 宋 釋道璨 《偈頌十二首》19、今秋少雨冬不雪 宋 司馬光 《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20、隅逢冬少三馀雨 宋 王洋 《至法海寺》21、南浦冬陰翻手雨 宋 魏了翁 《于眉州挽詩》22、忽報冬溫是雨祥 宋 項安世 《蘭溪道中二首》23、一冬晴暖雨全少 宋 楊公遠 《冬晴》24、冬來暮暮雨絲絲 宋 楊萬里 《新晴曉步》25、秋冬久不雨 宋 曾幾 《雨二首》26、冬溫雪作雨 宋 張耒 《次韻淵明飲酒詩:》27、窮冬積雪春不雨 宋 張耒 《休日不出》28、雨澀晴冬宿麥憂 宋 張元干 《次韻陳德用明府贈別之什》29、雨送冬雷了 宋 張蘊 《正月二日雪》30、雨薄云開冬似暖 宋 趙蕃 《次韻和答斯遠見過》31、雨重冬裘薄 宋 趙蕃 《示成交》32、去年三冬暖不雨 明 劉基 《雨中呈石末公》33、零雨一冬無半寸 明 王稚登 《庚子除夕》34、積雨冬已深 明 張掞 《冬齋積雨感懷》。
關于冬天雨的詩句古詩
1、宋代蔣捷《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釋義: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2、唐代王建《雨過山村》: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釋義: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3、五代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釋義:昨天的夜晚,風雨交加, 遮窗的帳子被秋風吹出颯颯的聲響,窗戶外傳來了令人心煩的風聲雨聲,整整響了一夜。蠟燭燃燒的所剩無幾,壺中水已漏盡,我不停的多次起來斜靠在枕頭上。
躺下坐起來思緒都不能夠平穩。人世間的事情,如同流水東逝,說過去就過去了,想一想我這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以前的榮華富貴生活已一去不復返了。醉鄉道路平坦,也無憂愁,可常去,別的地方不能去。
4、五代馮延巳《清平樂·雨晴煙晚》: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
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
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釋義:雨后初晴,傍晚淡煙彌漫,碧綠的春水漲滿新池。雙燕飛回柳樹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閣樓里畫簾高高卷起。黃昏時獨自倚著朱欄,西南天空掛著一彎如眉的新月。臺階上的落花隨風飛舞,羅衣顯得格外寒冷。
5、宋代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
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
繞遍回廊還獨坐。月籠云暗重門鎖。
釋義:經歷了一場桃花雨之后,又下了疏稀的雨夾雪。清明節還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蕩起來了。杏子梢頭的一花蓄開放,淡紅色的花脫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
被對方多情帶來的痛苦的折磨,精神不振,簡直像度過一年時光似的。夫妻二人跑遍長廊,還各自獨坐回廊,已是“月籠云暗重門鎖”的深夜。
描寫冬天的雨的古詩 簡單點的,常見的
虞美人 冬雨
瀟瀟一晌殘梅雨,獨立無情緒。
且隨湖柳入微茫,渾記荷花那日小池塘。
冬雨
旅行
孟郊
楚水結冰薄,
楚云為雨微。
野梅參差發,
旅榜逍遙歸。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關于冬天雨的古詩
1、何事冬來雨打窗,夜聲滴滴曉聲淙。
若為化作漫天雪,徑上孤篷釣晚江。 出處:宋·范成大《寒雨》 翻譯:冬日時分,小雨拍打著窗戶,夜晚雨滴的聲音滴滴答答,好像淙淙的流水。
如果這些雨化作漫天大雪,那么獨自一人乘船去往江上垂釣該多么美好啊。 2、江南殊氣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遠,蕉絺意始闌。未妨溪草綠,先恐嶺梅殘。
忽發中原念,貂裘據錦鞍。 出處:宋·蘇轍《寒雨》 翻譯:江南的氣候特殊,冬天的雨就如春寒一般。
冰雪彷佛還由很久,蕉絺的意興彷佛已經消失了不少。不怕溪邊的小草先長出綠色,就怕山嶺的梅花先行凋落。
忽然在這時,思念起中原來,穿著貂裘和錦鞍的樣子。 3、關門南北雜戎夷,草木秋來即出師。
落日風沙長暝早,窮冬雨雪轉春遲。 出處:唐·李頻《朔中即事》 翻譯:關門的南北兩面雜居這戎敵于蠻夷,待到草木凋謝就要出師打仗。
夕陽落日之下風沙長久,寒冷的冬日雨雪紛紛,讓人看不到春天的跡象。 4、秋冬久不雨,氣濁喜云生。
麥壟崇朝潤,茆檐徹夜聲。 出處:宋·陸游《雨》 翻譯:秋冬的天氣九九不下雨,天邊云氣污濁大的樣子讓我感到開心。
田間的麥子都在雨中得到滋潤,屋檐上的水聲滴答滴答響了徹夜。 5、窮冬才得雨梢梢,梅已無余柳漸包。
出處:宋·胡寅《寄陳生》 翻譯:窮冬的天氣才剛剛有陣雨落下,梅花早已沒了幾朵而柳樹已經開始抽枝發芽。
求春夏秋冬的雨的古詩,急用
各兩首:
春
唐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韓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夏
唐·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王安石 《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西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秋
《塞上行作》唐 劉得仁
鄉井從離別,窮邊觸目愁。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舉之衡翅,河穿入虜流。將軍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昊天觀新栽竹》唐 劉得仁
清風枝葉上,山鳥已棲來。根別古溝岸,影生秋觀苔。
遍思諸草木,惟此出塵埃。恨為移君晚,空庭更擬栽。
冬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唐·韓愈《李花二首》
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誰知道有關冬天的雨的古詩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