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描寫冬天的詩句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元結《雪中懷孟武昌》 冬來三度雪,農者歡歲稔。
我麥根已濡,各得在倉廩。 天寒未能起,孺子驚人寢。
云有山客來,籃中見冬蕈。 燒柴為溫酒,煮鱖為作 。
客亦愛杯樽,思君共杯飲。 所嗟山路閑,時節寒又甚。
不能苦相邀,興盡還就枕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七律·冬云》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逢雪宿芙蓉山》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描寫冬天的詩句或散文】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唐·李白《北風行》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寫景的文章或詩句
詩中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風/花/雨/雪/草/柳/樹/鳥/河/江/云/別/親情/鄉情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
求關于冬天的散文、詩歌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氣候。
3、轅門:古代軍營前以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門,后遂稱營門為轅門。 [評析] 這是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
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
然后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境。最后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回路轉,不見蹤影,隱含離情別意。
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后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從軍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冬天》 冬天是靜默的季節 爺爺總是獨自坐在冬天的墻邊 默默無言 陽光用溫和的手 撫摸著他核桃一樣蒼老的臉 像慈祥的母親 撫摸著自己心愛的孩子 冬天是落雪的季節 雪花像神秘的白蝴蝶 紛紛揚揚來自遙遠的天國 我的爺爺在靜靜的雪夜里 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 他快活得也像一個小孩子 心里充滿了無限溫暖 就像我們在憂愁的日子里 突然想起了郊游的春天 其實誰也不知道 爺爺在冬天想著什么 但他的故事告訴了我 他離開自己的童年和老家 已經非常非常的遙遠…… —————————————————————————— 《想念冬天》姜自華 其實冬天很優美 樹林干凈簡潔 陽光隨處設置營寨 山前山后兒童嘻戲的身影 也讓人聯想起藤架下 長長絲瓜的姿態 打盹的老者陽光下 忘記設置崗哨 此刻你潛進內河 捕捉于跳動浪尖上的憂傷 而我的河床枯干龜裂 深入他祖輩的血液 編鐘演奏出晨曦 滾動著的露珠 風中荷葉清新舒展 其實冬天很優美 自然界脫去一件件外衣 露出赤裸裸的靈魂 潛伏到冬的骨髓 可以聽早春撥節的聲響 —————————————————————— 《無言的冬天》 linjian 發表于 2006-7-9 10:18:24 冬天冷酷得 像一個失去記憶的 病人。依舊 漠然而又寧靜 毫無表情 冬天純潔得 像一只凈界里的 白天鵝。
它悠然 而野逸 讓雪花 議論紛紛 麻雀從枯枝上驚起 朔風鉆進溫暖的衣縫 寒冷 孤獨對于生命 是另一種風景 在這樣冷靜的季節 所幸 風是深切的懷念 開始讓淚水一點點結晶 冬天總讓人想起了些什么 或者懷念些什么 爐火燃燒著 總以為可以燃盡些 往事。許多東西正需要我們去加溫 其實 愛和生活一樣會一天天 趨于平靜 冬天是一片雪花。
讓我 學會感恩。感謝那場清風 帶給我生命的另一種美 并且 輕輕地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 2005.2.3 —————————————————————————— 《南方的冬天》 南方的農村,秋后留在野地的就是鐮刀吹過的傷痕 等到來年春風的呼喚 又開始孕育夢想 也許 我們的人生不也一樣么? 稻草人散漫地身躺一地 純粹有組織無紀律 過往的目光橫掃不出它們內心 空虛與焦慮 在風雨中逐漸老去最腐化 無須談論健康與成就 也許就這么一個角落 你發現了它 鮮亮得有點刺眼 固執地也季節背道地而馳 可它依然點燃了你內心柔弱處 希冀剛強 平常得像你眼前飛過的一張紙 也許它不能代表什么 至多是展示了一個蕭條的農村景象 可它給了許多人生命與希望 ———————————————————————— 〈冬夜〉特拉克 雪花在窗外輕輕拂揚 晚禱的鐘聲長長地鳴響 屋子正準備完好 餐桌上正備滿豐盛的筵席 漫游的人們,只有稀少的幾個 從幽暗道路走向大門 恩惠的樹木閃著金光 吮吸著大地之中的寒露 漫游者靜靜地跨進 痛苦已把門檻變成石頭 在澄明耀眼的光明照耀中 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 〈我愛冬天〉湯承慧 我愛冬天, 那六瓣的小雪花, 是冬爺爺送給我們的禮物; 我愛冬天, 那小朋友堆的雪人, 是圣誕老人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我愛冬天, 那一片雪白的世界, 是小朋友們的游樂場; 我愛冬天, 那一件件五顏六色的棉襖, 給雪白的世界增添了色彩; 我愛冬天, 那潔白無暇的冬天! ———————————————————————— 〈冬天的雨〉 冬天的第一場雨 輕輕柔柔地下著 如絲若縷 把江南水鄉 揮灑成了 一幅水靈靈的畫 一首濕漉漉的詩 季節的橋頭 已望不見秋天 遠去的身影 而如煙似夢的冬雨 卻仍有秋的清麗風韻 細細密密地織一件 華麗而透明外衣 使冷漠的冬 也充滿浪漫詩意 迷迷蒙蒙的雨霧 朦朧了鏡花水月 淅淅瀝瀝的吟唱聲 浸潤了夢中 纖塵不染的綠地 盡管 季節已漸漸走向荒涼 蕭條與頹廢 正伴朔風而至 然而 我卻從這一場微涼的冬雨里 讀到了 冬季清新的序言。
冬天的詩句 -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冬夜書懷 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草白靄繁霜,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顏,朱燈照華發。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有關冬天的詩歌或散文
冬天的詩歌: 一、從軍行(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二、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三、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四、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五、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七、塞下曲(其二)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八、從軍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有關冬天的詩歌或散文
冬天的詩歌:
一、從軍行(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二、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三、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四、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五、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七、塞下曲(其二)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八、從軍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求關于冬天的散文、詩歌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氣候。
3、轅門:古代軍營前以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門,后遂稱營門為轅門。 [評析] 這是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
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
然后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境。最后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回路轉,不見蹤影,隱含離情別意。
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后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從軍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冬天》 冬天是靜默的季節 爺爺總是獨自坐在冬天的墻邊 默默無言 陽光用溫和的手 撫摸著他核桃一樣蒼老的臉 像慈祥的母親 撫摸著自己心愛的孩子 冬天是落雪的季節 雪花像神秘的白蝴蝶 紛紛揚揚來自遙遠的天國 我的爺爺在靜靜的雪夜里 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 他快活得也像一個小孩子 心里充滿了無限溫暖 就像我們在憂愁的日子里 突然想起了郊游的春天 其實誰也不知道 爺爺在冬天想著什么 但他的故事告訴了我 他離開自己的童年和老家 已經非常非常的遙遠…… —————————————————————————— 《想念冬天》姜自華 其實冬天很優美 樹林干凈簡潔 陽光隨處設置營寨 山前山后兒童嘻戲的身影 也讓人聯想起藤架下 長長絲瓜的姿態 打盹的老者陽光下 忘記設置崗哨 此刻你潛進內河 捕捉于跳動浪尖上的憂傷 而我的河床枯干龜裂 深入他祖輩的血液 編鐘演奏出晨曦 滾動著的露珠 風中荷葉清新舒展 其實冬天很優美 自然界脫去一件件外衣 露出赤裸裸的靈魂 潛伏到冬的骨髓 可以聽早春撥節的聲響 —————————————————————— 《無言的冬天》 linjian 發表于 2006-7-9 10:18:24 冬天冷酷得 像一個失去記憶的 病人。依舊 漠然而又寧靜 毫無表情 冬天純潔得 像一只凈界里的 白天鵝。
它悠然 而野逸 讓雪花 議論紛紛 麻雀從枯枝上驚起 朔風鉆進溫暖的衣縫 寒冷 孤獨對于生命 是另一種風景 在這樣冷靜的季節 所幸 風是深切的懷念 開始讓淚水一點點結晶 冬天總讓人想起了些什么 或者懷念些什么 爐火燃燒著 總以為可以燃盡些 往事。許多東西正需要我們去加溫 其實 愛和生活一樣會一天天 趨于平靜 冬天是一片雪花。
讓我 學會感恩。感謝那場清風 帶給我生命的另一種美 并且 輕輕地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 2005.2.3 —————————————————————————— 《南方的冬天》 南方的農村,秋后留在野地的就是鐮刀吹過的傷痕 等到來年春風的呼喚 又開始孕育夢想 也許 我們的人生不也一樣么? 稻草人散漫地身躺一地 純粹有組織無紀律 過往的目光橫掃不出它們內心 空虛與焦慮 在風雨中逐漸老去最腐化 無須談論健康與成就 也許就這么一個角落 你發現了它 鮮亮得有點刺眼 固執地也季節背道地而馳 可它依然點燃了你內心柔弱處 希冀剛強 平常得像你眼前飛過的一張紙 也許它不能代表什么 至多是展示了一個蕭條的農村景象 可它給了許多人生命與希望 ———————————————————————— 〈冬夜〉特拉克 雪花在窗外輕輕拂揚 晚禱的鐘聲長長地鳴響 屋子正準備完好 餐桌上正備滿豐盛的筵席 漫游的人們,只有稀少的幾個 從幽暗道路走向大門 恩惠的樹木閃著金光 吮吸著大地之中的寒露 漫游者靜靜地跨進 痛苦已把門檻變成石頭 在澄明耀眼的光明照耀中 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 〈我愛冬天〉湯承慧 我愛冬天, 那六瓣的小雪花, 是冬爺爺送給我們的禮物; 我愛冬天, 那小朋友堆的雪人, 是圣誕老人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我愛冬天, 那一片雪白的世界, 是小朋友們的游樂場; 我愛冬天, 那一件件五顏六色的棉襖, 給雪白的世界增添了色彩; 我愛冬天, 那潔白無暇的冬天! ———————————————————————— 〈冬天的雨〉 冬天的第一場雨 輕輕柔柔地下著 如絲若縷 把江南水鄉 揮灑成了 一幅水靈靈的畫 一首濕漉漉的詩 季節的橋頭 已望不見秋天 遠去的身影 而如煙似夢的冬雨 卻仍有秋的清麗風韻 細細密密地織一件 華麗而透明外衣 使冷漠的冬 也充滿浪漫詩意 迷迷蒙蒙的雨霧 朦朧了鏡花水月 淅淅瀝瀝的吟唱聲 浸潤了夢中 纖塵不染的綠地 盡管 季節已漸漸走向荒涼 蕭條與頹廢 正伴朔風而至 然而 我卻從這一場微涼的冬雨里 讀到了 冬季清新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