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德行”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如下:
1、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誡子書》諸葛亮 (漢)
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誡子書》諸葛亮 (漢)
3、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于謙 (明)
4、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貪以亡其身。———《說苑·談叢》劉向(漢)
5、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傳習錄上》王守仁(明)
6、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恥,欲比于下故知足。———《申鑒·雜言下》荀悅(漢)
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3、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短歌行》曹操(三國)
14、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董逃歌詞》曹操 (三國)
15、將知德行異尋常,每見持經在道場。——《題英禪師》亞棲(唐)
關于德行的詩詞有哪些
1. 新荷葉(李清照)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
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
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
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2. 沁園春 贈吳居士丹旨(李道純)向上工夫,乾宮立鼎,坤位安爐。
這火候幽微,元無作用,抽添進退,不費枝梧。陰往陽來,云行雨施,主宰機緘總在渠。
心安定,那虛靈不昧,照破昏衢。性宗悟了玄珠。
這命本、成全太極圖。向圈圈外,圓光迸出,存存存里,獨見真如。
一氣歸根,六門三用,到此全憑德行扶。混塵世,且藏鋒銼銳,了事凡夫。
3. 送歐陽秀才赴舉(齊己)莫疑空手去,無援取高科。直是文章好,爭如德行多。
煙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稱意東歸后,交親那喜何。
4. 敬之(詩經)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
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
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
5. 雄雉(詩經)雄雉于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
雄雉于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6. 短歌行(曹操)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秬鬯彤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7. 董逃歌詞(曹操)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
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郭景圖命盡于園桑。8. 導引(無名氏)重親萬壽,八帙衍新元。
禮典備文孫。溫溫和氣迎長日,寶冊煥瑤琨。
徽音顯號自堯門。德行已該存。
更期昌算齊箕翼,愈久愈崇尊。9. 行香子(王哲)一鼓才嗚,水德行香。
看烏龜、波上呈祥。鼻全喘息,眼眩昭彰。
會戲澄濤,游澄浪,隱然江。黑霧凝凝,充滿皮囊。
牢封擊、信任飄?。沖和上下,流轉邊旁。
便變成雯,結成蓋,積成霜。10. 行香子(王哲)二鼓才交,金德行香。
虎兒上、坐個嬰郎。腰懸白刃,手執青鋼。
把百魔驅,千魔剿,萬魔亡。廣現森羅,遍吐銀芒。
斗辰端、拱正魁罡。西南的位,指出芬芳。
得善因開,良因闡,吉因昌。11. 行香子(王哲)三鼓才分,火德行香。
月初端、正照心王。紅紅赫赫,煒煒煌煌。
見本真生,靈真慧,太真匡。三處均勻,一路平康。
睹青天、瑞靄舒張。縱橫攢聚,能罩圓方。
早弄?環。持?璧,執?璋。
12. 行香子(王哲)四鼓才平,木德行香。青龍上,坐個嬌娘。
口賁赤氣,身掛朱裳。更戴瓊花,餐瓊蕊,飲瓊漿。
往來諧歡,交媾相當。欣然用、顛倒陰陽。
沖開卯甲,日放晶?。袞大明珠,通明焰,過明堂。
13. 行香子(王哲)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將、四象包藏。
如今盡顯,聚在中央。沒白歸青,紅歸黑,不歸黃。
已證空虛,便出昆岡。金童來、秘語宣揚。
天皇賜韶,授與風狂。永處清閑,常清靜,得清涼。
14. 西江月(薛式)此道至靈至圣,無令泄漏輕為。全憑德行兩相宜。
言語須防避忌。要籍五行生旺,須明陽盛陰衰。
三人同志謹防危。進火工夫仔細。
15. 題英禪師(亞棲)將知德行異尋常,每見持經在道場。欲識用心精潔處,一瓶秋水一爐香。
16. 西江月(張伯端)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
始合神仙本愿。虎兕刀兵不害,無常火宅難牽。
寶符降后去朝天。穩駕鸞車鳳輦。
17. 朝中措(趙長卿)先生德行冠南豐。錦繡作心胸。
暫屈徒勞州縣,文章后進宗工。督郵綱紀,才高幕府,雅望尤崇。
此去定膺光寵,且須滿醉西東。
關于德行的詩句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出處】唐·柳宗元《江雪》
【講解】
通過冒雪
"
獨釣
"
于寒江的漁翁形象,
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敗后始終不屈的精神面
貌。
多見者博,多聞者知;距諫者塞,專己者孤。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刺議》
【講解】知:同
"
智
"
。距:同
"
拒
"
。專己:剛愎自用。意謂多看的人知識廣博,多聽的人聰
明;拒絕別人意見的人閉塞,剛愎自用的人孤立無助。意謂人要多見、多聽;接受意見而不
自以為是。
以天下之功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謂大公。
【出處】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二
【講解】把天下人的功績作為功績,但不把那功績認作自己的功績,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
"
功其功
"
的第一個
"
功
"
,
意動用法,
把……認作自己的功績,
此句話勸戒不要貪天之功以為
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
【講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擔心地位不高,而擔心道德修養不高。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處】
《莊子·田子方》
【講解】對于人來說,沒有比思想頹廢、精神萎靡更可悲的了,至于軀體的死亡,那倒是次
要的。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出處】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
【講解】釋:解除,免除。這句話的意思是: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利益,而讓全天下的人們得
到利益;
不以自己的禍害為禍害,
而要讓全天下的人們免除禍害。
此為作者對理想政治的贊
美。
天下自有公論,非愛憎異同能奪也。
【出處】宋·陸游《跋東坡諫疏草》
【講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某人某事,天下的眾人自然有公正的評論,
不是哪個人的愛
憎和看法的不一能夠改變的。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出處】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講解】不清心寡欲就無法使志向明確,不平心靜氣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關于德行的名句有哪些
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 得志也,岸岸焉。
出自明代劉基《郁離子?小人猶膏》。意思是:小人沒得志的時候, 總是像個尾巴似的跟在別人后頭,一副 垂頭喪氣的樣子;一旦有朝一日得志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出自元代無名氏雜劇《爭報 恩》。意思是:長途跋涉,才能夠知道 馬的力氣有多大;日久天長,才能夠看 出人心到底是好是壞。
仁者見之謂之仁, 之知。 出自《易經?系辭上》。
知: 同“智”。意思是:對待同樣的問題, 仁者見了說它是仁,而智者見了說它是 智。
說明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見解。
形容有德行的名言、成語
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貪以亡其身。———〔漢代〕劉向《說苑·談叢》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明代〕王守仁《傳習錄上》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恥,欲比于下故知足。———〔漢代〕荀悅《申鑒·雜言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鄧肯
成語
以德報怨
德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