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出門在外照顧好自己”的詩句有哪些
1、《飲馬長城窟行》兩漢:虞世南 原文: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譯文: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么?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后一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2、《飲馬長城窟行》魏晉:陳琳 原文: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譯文: 放馬飲水長城窟,泉水寒冷傷馬骨。找到長城的官吏對他說,“千萬別再留滯太原的勞役卒!”(當官的說:)“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齊聲喊!”(太原差役說:)“男兒自當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長城?”長城綿綿無邊際,綿延不斷三千里。
邊城無數服役的青壯年,家鄉無數的妻子孤獨居。 捎書帶信與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時時記住不要忘了我這個舊男人。”
妻子回書到邊地,(妻子信中質問:)“你如今說話怎么這么難聽?” (太原差役信中說:)“身陷禍難回不去,為什么還留住人家女兒不放呢?生下男孩千萬不要養,生下女孩用肉來哺。你難道沒有看見長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妻子信中說:)“嫁你就該隨著你,想來不夠牽記你。
明明知道邊地苦,我怎能長久活著求自保?” 3、《顧鑒沙棡伴梅圖 其一》清代:朱景英 原文: 君旁此刻無人伴,飲食起居當顧己。 譯文:沒人在你身邊照顧,飲食起居方面要好好照顧自己。
4、《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宋代:黃庭堅 原文: **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盡清歡。 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譯文: 深秋的清晨,**枝頭顯露出了陣陣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著斜風細雨吹笛取樂,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頭上。
要趁著身體健康努力加飯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盡情歡樂。頭上黃花映襯著斑斑白發,兀傲的作者就要以這副疏狂模樣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們冷眼相看。
5、《行行重行行》兩漢虞世南 原文: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譯文: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出門在外照顧好自己,用詩句怎么表達
出門在外也能感受到關愛的詩句
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 曹雪芹《紅樓夢》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
------秦觀〈鵲橋〉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宮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 清;史清《溪佚題》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李商隱《錦瑟》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玉樓春》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 唐;李商隱《無題》
人生自古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 宋;歐楊修《玉樓春》
祝“朋友出門在外一切安好”的詩詞
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 3、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4、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____賀鑄《行路難·縛虎手》 5、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____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6、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____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7、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____王維《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9、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____張泌《寄人》 10、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____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1、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____范云《別詩》 12、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____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13、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____蘇軾《鵲橋仙·七夕》 14、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____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15、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____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16、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____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17、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____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18、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____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____辛棄疾《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20、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____杜甫《春望》 送別朋友離開的千古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全詩欣賞: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賞析 此詩以“渭城曲”為題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
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朝雨”在這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朝雨乍停,天氣晴朗,道路顯得潔凈、清爽。
“浥輕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里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愿,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
選取這兩件事物,自然有意關合送別。它們通常總是和羈愁別恨聯結在一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
而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
總之,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成了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境。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但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調。“輕塵”、“青青”、“新”等詞語,聲韻輕柔明快,加強了讀者的這種感受。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
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力的鏡頭。宴席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重復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了頂點。
主人的這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 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
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處于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和它北面的玉門關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
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對于送行者來說,勸對方“更盡一杯酒”,不只是讓朋友多帶走自己的一分情誼,而且有意無意地延宕分手的時間,好讓對方再多留一刻。
“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感,不只屬于行者。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但千頭萬緒,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
這種場合,往往會出現無言相對的沉默,“勸。
有關“出門在外”的求學勵志詩詞有哪些
1、勤學
宋代: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譯文
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你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2、書院
宋代: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譯文
努力學習就像農人努力耕作,是勤勞還是懶惰只有自己會知道。就算書的種類繁多,只要努力終究會有熟讀、理解的那一天。
3、暴富送孫何入史館
宋代:王禹偁
孟郊常貧苦,忽吟不貧句。
為喜玉川子,書船歸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樂在稽古。
漢公得高科,不足唯墳素。
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
躍身入三館,爛目閱四庫。
孟貧昔不貧,孫貧今暴富。
暴富亦須防,文高被人妬。
譯文
孟郊曾經十分貧苦,忽然吟詩說不再貧苦;是因為欣喜詩友盧仝,載滿一船書籍返回洛浦。我于是懂得君子心性,感到快樂的是鉆研古書。漢公得中了科第高名,只是還欠缺古籍基礎。兩年來佐理地方政治,雙眼發黑怕再審閱公文書簿。現在騰身進入史館,將睜亮眼睛飽讀四庫藏書。
我如孟郊一樣生活困窘,精神卻從來不覺貧苦。孫何以前精神不夠豐足,而今一旦如窮人暴富,學問富贍也還需要提防,文才高超恐被他人忌妒。
4、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
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5、柏學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于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云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出門在外要注意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