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詩句
1 春
(1)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5)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 夏
(1)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2)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3)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4)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5)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3 秋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4)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5)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4 冬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亂山殘雪衣,孤獨異鄉人
(3)畫家不解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
(4)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
(5)日暮蒼山遠,風雪夜歸人。
5 雪
(1)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3)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4)昔去雪如花,今來花如雪
(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6 雨
(1)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7 梅花
(1)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3)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4)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5)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8 菊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雪枝
(4)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5)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9 蘭花
(1)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2)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
(3)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
(4)秋分兮青青,綠葉兮紫蒼
(5)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偶得之
10 松
(1)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2)松風吹茵露,翠濕香裊裊
(3)微吟海月生巖桂,長笑無風起澗松。
(4)蒼蒼松檜陰,曉日露西嶺。
(5)松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
關于“離別相思”之類的詩句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 (唐)李白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 (唐)李白 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 (唐)賈至 欲知別后思今夕,漢水東流是寸心。 ―― (唐)錢起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 (唐)杜牧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 (宋)蘇軾 臨別贈言友朋事。
有殷勤六字,君聽取:節飲食,慎言語。 ―― (宋)蔣捷 畫般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 (元)盧摯 武林門外送行舟,萬種離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處泊?天涯回首不勝愁。
―― (明)蒲祊 我的朋友你,我們要暫時分別了; “ 珍重珍重 ” 的話,我也不再說了 ―― 在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造幾顆小晨星;雖沒有多大光明,也使那早行的人高興! ―― 胡適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 ** 祝福頻頻難盡意,舉杯切切莫莫忘! ―― 老舍? 。
各種類型的詩句,拜托
按照詩歌常見的內容主題分類 常見的詩歌題材主要有:山水田園詩、詠物詩、懷古詠史詩、邊塞詩,哲理詩、羈旅行役詩、閨怨詩、送別詩、愛情詩等。
每一類詩歌都有常見的思想感情,分類復習以便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和主旨,但對每一首詩歌,還得就這一個體去分析,而不能先入為主,一概而論。1)贈友送別詩 在古代詩歌中是相當常見的,古代交通不便,分別則難以再見,何況送別時總有背井離鄉之感,仕途失意之悲,所以送別詩中多抒發離愁別緒、惜別之情,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但也有豪放壯闊的送別,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適的《別董大》;比較特殊的送別是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抒發的是自己身遭誹謗,再度貶謫卻不改高潔品行的心志。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天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羈旅行役詩 則主要是漂泊在外的客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所以內容多為愁思的抒發,思念故鄉的情感的表達,如柳永的《少年游》多有描寫凄清之景,如“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等。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少年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杜甫《絕句(其二)》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渡漢江 李頻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3)托物言志詩 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
以描寫某一事物為中心,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寓理寓意于物。所詠之物可以是植物花卉,也可以是動物,比如多見于古代詩歌的梅、蘭、竹、菊、松、蓮,比如蟬、雁,比如石灰、蝴蝶等等。
陸游的《詠梅》即托物言志,表達自己遭遇坎坷仍然不改高潔的情操。而杜牧的《早雁》就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詩,歐陽修的《江南蝶》則是借物諷人。
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江南蝶 歐陽修 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
微雨后,薄翅膩煙光。才伴游蜂來小院,又隨花絮過東墻,盡日為花忙。
首先,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能逼真地寫出所詠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攝出事物的神韻、品格來,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鄭思肖的《畫菊》: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其次,在欣賞詠物詩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面這首明人于謙17歲時寫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再者,要注意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詠之物與詩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淺程度。
如黃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4)山水田園詩 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這些詩或多或少有著共同的特點。
首先,都對山水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給予了其他詩人作家無法企及的關注,且不惜以濃墨重彩描寫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其次,詩人筆下的山水草木、鳥語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形成了充滿生命意識的畫面。
且看杜甫以詩為畫之作—《絕句》: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詩人筆下的所有山水說到底還是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發服務的。如杜甫的即景小詩《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5)邊塞征戰詩 以描寫邊塞大漠奇特風光、征戰生活和將士思鄉為主要內容。
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高適、岑參等邊塞詩人的作品。邊塞詩中有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也有報國無門的悲傷,壯志難酬的悲嘆,更有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對故鄉親人的思念。
如范仲淹《漁家傲》和王昌齡《閨怨》。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
關于古詩詞名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1、送別【唐】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2、渭城曲【唐】王維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4、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渡荊門送別【唐】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9、送魏萬之京【唐】李頎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10、送陳章甫【唐】李頎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11、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12、別董大【唐】岑參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13、送李端【唐】盧綸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14、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15、送人東游【唐】溫庭筠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16、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17、雨霖鈴【宋】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晚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8、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關于海鮮之類的詩句
(寫蟹的)
紅樓夢第38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寶)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黛)
桂靄桐陰坐舉殤,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釵)
寫魚的
梅堯臣也有詩歌之:
“直須趁此筋力強,炒梗烹鱸加桂姜。”
陸游吟詠鱸魚的詩句更多:
“空悵望,鱸美菰香,秋風又起。”
當他宦游蜀中時,又寫道:
“十年流浪憶南烹,初見鱸魚眼自明。”
張志和《漁歌子》云: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
杜甫詩云: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
關于哲理類的詩句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 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還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有花勘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游原>;李商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
打得很累耶,就選我吧!(*^__^*) 嘻嘻……
關于教育類詩句
無題
絲盡春猶在
燭化意更稠
板上種桃李
碩果滿神州
無題
風雨潤桃李
黑白畫春秋
誰知鬢上雪
日月漸入無
1. 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
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
今又遠航,
路遙山高水長。
2. 老師匡煥學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杰。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3. 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4.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5. 管仲圖
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匯集四方英雄,
師出有名,
天下任我縱橫。
6.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臺,
天地為之驚駭。
綠野堂開占物華,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夢瑤臺,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更種花。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臺,
天地為之驚駭。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師蠶
教子教女,
辛勤半輩。
滿頭白發,
甘乳一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成語)桃李滿天下。(出去不祥)
關于抒情類的詩歌
古代抒情詩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秋風清》
——唐·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1、柳永【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秦觀【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李白【三五七言】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5、佚名【鳳求凰·琴】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6、龔自珍【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7、張先【千秋歲】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8、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9、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10、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11、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12、李商隱 【錦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3、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一】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14、李商隱【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15、張可久 【塞鴻秋】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16、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17、李冠 【蝶戀花】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18、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19、李商隱 【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20、況周頤 【減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21、歐陽修 【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22、元稹 【遣悲懷三首其二】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23、顧敻 【訴衷情】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24、魚玄機 【江陵愁望有寄】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25、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26、樂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關于詩歌,詩詞類的
《一事能狂便少年:“中國最后一位詞人”王國維的詞與情》
《此情可待成追憶:“駢體大家情詩圣人”李商隱的詩與情》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以詩讀人,以人解詩: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與情
《此情無計可消除》以詞讀人,以人解詞:中國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詞與情
《我是人間惆悵客》以人解詞以詞讀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容若的詞與情
還有一本就叫《納蘭詞》,建議你直接看原作,尤其是漢樂府詩歌,因為一但看了別人的說法,就很難有自己的想法感悟;可以結合時代背景,詩歌是了解各個朝代的最有效途徑,當然,還有當時的各種傳說。
這個的話,你知不知道關于納蘭容若的生平?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根據他的生活經歷來了解他的作品,納蘭容若寫得最好的是悼亡詞,建議你看一下跟他感情生活有關的書籍或者電視電影。《納蘭詞典評》、《納蘭典評宋詞英華》、《納蘭容若詞傳》,.蘇櫻的《納蘭詞點評》、中華書局《飲水詞箋校》都看一看,沒壞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