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景傷情的詩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賞析】
這是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詩人通過對夕陽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現了今昔滄桑的巨變、事故的變遷,隱含著對豪門大族的嘲諷和警告。
詩歌開頭兩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秦淮河南岸。東晉時王導、謝安等豪門世族就居住在這里。“朱雀橋”在烏衣巷附近,是當時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見當年這里車水馬龍熱鬧繁華的盛況。但而今橋邊卻只有“野草花”。一個“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敗荒涼。而“烏衣巷”又處在夕陽斜照之中。“夕陽”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慘淡情景。
詩歌開頭用了工整的對偶句,寫今日的衰敗景象,它與昔日的繁榮盛況,形成強烈對照。
三、四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種候鳥,春來秋去。從前燕子飛來,總是在王、謝等豪門世族寬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舊世族的樓臺亭閣蕩然無存,這里住著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飛入尋常百姓家”了。詩人在第三句開頭特地用“舊時”兩字加以強調,巧妙地賦予燕子以歷史證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尋常”兩字,強調今昔居民截然不同,從而有力地表達了滄海桑田的巨變。晉代豪門世族的覆滅,暗示當代的新貴也必將蹈此覆轍。
這首詩通篇寫景,不加一字議論。詩人從側面落筆,采用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加以表現。語言含蓄,耐人尋味。
觸景生情表達傷感的句子
1. 我望簾外,雨逐飛花,零落成泥,只有依稀的香氣如故—《甄嬛傳》
2. 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
3. 有些苦痛無法言說,有些做法無可奈何。—《百年孤獨》
4. 不知汲蓮何處尋,年年歲歲共清堯
5.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
6. 時過境遷,人去樓空.
7.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8. 人去樓空茶依舊, 時過境遷淚雙流.
9.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10.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莊》崔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