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仲夏的詩句
描寫仲夏的優美詩句 1、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夏夜嘆》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 3、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王令《暑旱苦熱》 4、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5、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夏日雜詩》 6、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夏夜追涼》 7、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江村》 9、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詩句“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的意思及全文賞析
作者:杜甫出自唐代杜甫的《夏夜嘆》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賞析】 寫的是窗下納涼的情景。
開始兩句就是對酷暑的控訴:“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然后就是對清涼的期盼:“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后面就是他納涼時的情形,接著是由此的所思。
(大致的意思是說希望國家能安定~)。
三、描寫“仲夏”的詩句有什么
1.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2.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晚晴》
3.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4.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5.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7.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暑旱苦熱》
8.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9.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10.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11.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12.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13.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14.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夏夜嘆》
四、為什么夏天倍感孤單,誰有仲夏傷感的散文,詩詞
感甄賦 林清玄 盛暑天氣懊熱,夜不能眠,披衣到庭院中閑坐觀天色,隨手從床頭帶一本書翻看。
讀到魏曹植作品的最著名的樂府詩《悲歌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自云蕩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這首詩歌在長夜的暑熱中猶如一道冷風,從遙遠的千余年的古道翩翩飄來,使我想起這位浪蕩飄泊的才干,一個感人的愛情篇章。曹植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才子,他在十歲的時候已經誦讀了詩論辭賦數十萬言,十二歲的時候完成才情奔溢的《銅雀臺賦》,名震公卿。
也就是在十二歲那一年,他愛上了比他大十歲的甄夫人,開始了他一生的第一次戀情,也帶來他后半段生命的悲慘際遇。在那樣幼小的年紀,他請父親代向甄造的女兒求婚未遂,后來害起相思病“晝思夜想,廢寢與食”。
可見曹植是多么的早熟。 沒想到甄遺的女兒嫁給袁紹作媳婦,后來曹操滅了袁紹,甄氏又嫁給曹丕(曹植的哥哥)——這一年曹丕十八歲,甄氏二十歲,曹植才十三歲——曹丕立甄氏為皇后,生下曹睿,因為曹丕聽信讒言,不久將甄氏賜死。
甄氏死了,最傷心的不是曹丕,而是曹植,這位十二歲就有了生死之戀的才子,此時的心境正像他在七哀詩上吟誦的:“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回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遇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景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甄夫人死了,曹植那寫過“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名句的哥哥曹丕,送給他一個甄夫人睡過的枕頭當紀念,曹植抱著甄夫人的枕頭,傷心注下,在悲忿中寫成不朽的《感甄賦》來吊念他幼年時代的愛人,這篇千古的詩文后來更名為《洛神賦》。 曹植的生命歷程因為甄夫人的死而完全改變,少年時代意氣風發,放浪形骸,曾放言高論:“辭賦小道,因未足以榆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昔揚子云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番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于哉!”企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沒想到他在政治上始終不能拓展抱負,反而在文學的成就上領袖群倫。在他的《野田黃雀行》里有這樣四旬:“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之。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很能表現出他少年時代想騰空翱翔、自由飛舞的心情。
自從甄夫人死后,曹植在情感的壓迫中,在政治的爭斗里,在生活的不如意下,竟意志消沉,無所超脫,他中年的生活是“連遇瘠土,衣食不繼”;后期的作品音宛情危,憤切而有余悲,與少年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在情感的失落上有兩句詩“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最能表現他從十二歲開始就遺留下來的情感包袱。 曹植死的時候才四十一歲,正當壯年,除了遺留下來骨氣高奇,詞采華茂的詞章外,在事業與情感方面一無所成;隔了一千余年,讀起曹植的作品,感念他的一生,真是讓人掩卷而嘆! 才高八斗如曹植者(謝靈運曾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
)猶且不能脫出情感的犁軛,泛泛如我輩,如何在情感的困頓中找出路呢? 在漫漫長空下,我曾夢想著,如果讓曹植在十二歲時依他的心愿娶得甄夫人,也許魏晉的文學史就要改寫,我們也就讀不到《吁嗟篇》、《浮萍篇》、《怨歌行》、《門有萬里客》、《磐石篇》等等充滿骨肉之情、情感之痛、流浪之苦的作品了。 我們希望曹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希望他愛情完滿,或者望他文章燦爛,或甚至希望他政績輝煌?這些問題幾乎沒有答案可循。
但是有一條不變的線索,乃是愛情是生命中一個重大的變數,有的人是變中有常,有的人是常中有變,曹植卻是一變而不可收拾,在痛苦中永世不得解脫。 追想曹植的一生,竟使我披衣徘徊,終夜不能成眠,一再朗讀《吁嗟篇》的幾句: “流轉無恒處,誰知吾苦艱,愿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
糜滅豈不痛,愿與根菱連。” 難道一失了情愛,才子就沒有根了嗎?我這樣悲哀的想著,想著曹植撫抱甄夫人遺枕時的心情 ——幸而甄夫人留下枕頭,否則我們連《洛神賦》都讀不到了。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五、描寫“仲夏”的詩句有什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晚晴》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李昂《夏日聯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暑旱苦熱》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翁卷《鄉村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夏夜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