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油菜花的詩詞
《菜花》
——清·乾隆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
《宿新市徐公店》
——唐·楊萬里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再游玄都觀》
——唐·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宿灃曲僧舍》
——唐·溫庭筠
東郊和氣新,芳靄遠如塵。
客舍停疲馬,僧墻畫故人。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
更想嚴家瀨,微風蕩白蘋。
《題梁賢巽公房》
——唐·齊己
吳王廟側有高房,簾影南軒日正長。
吹苑野風桃葉碧,壓畦春露菜花黃。
懸燈向后惟冥默,憑案前頭即渺茫。
知有虎溪歸夢切,寺門松折社僧亡。
二、描寫油菜花的句子
描寫油菜花的句子
1、穿梭在花海中,迎面吹來的清風讓人感到十分涼爽。那風仿佛把花 吹得更香了。濃郁的花香,一直牽引著我往前走。這油菜花田似乎沒有 盡頭,怎么走也走不完。我每一次都想,再走一步,也許就能看到邊際 了,但每一次都沒有如我所愿,依然還是有一大片油菜花田在前方迎著我。
2、初次見到油菜花時,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目不暇接的爛漫黃色海洋竟然能壯美瑰麗。我想像著,假如把飛奔的列車窗口做畫框,列車瞬間而過,一個個絕妙的油畫就定格在窗口中,多么美的天然油畫啊。
3、你看那朵油菜花,四瓣全部綻放開了,那花心吐出幾根小巧纖細的花蕊,四瓣花瓣成十字形,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那么淡雅清秀;那朵嫩黃色的油菜花,羞羞答答,還沒綻放開她的笑臉,可顯得那么晶瑩淡雅;那朵杏黃的油菜花,半開半閉,在微風中婆娑起舞,引來小蜜蜂和蝴蝶的關注,真是“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三、鄉村四月的詩句
【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野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作者】 高鼎,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詩人。
【注釋】
(1)村居:在鄉村里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2)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
(3)春煙:春天水澤、草木等蒸發出來的霧氣。
(4)醉:迷醉,陶醉。
(5)散學:放學。
(6)紙鳶:風箏。
【題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們放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讀了這首詩,我們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的美麗春景,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第一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 第二句寫的是人物活動。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
【譯文】 (1、2句)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3、4句)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中心】 整首詩突出了鄉村四月的勞動緊張、繁忙。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因此,翁卷有鄉村詩人之名號。
【賞析】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后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后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綠色主宰的世界。在綠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著,流淌著,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川流。舉目望去,綠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那是霧嗎?煙嗎?不,那是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不時有幾聲布谷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廣闊的,筆觸是細膩的;色調是鮮明的,意境是朦朧的;靜動結合,有色有聲。“子規聲里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后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采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系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蠶桑,有人則只忙于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家的忙碌氣氛。至于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閑人很少,幾乎是沒有的。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是和諧統一的畫面。
四、描寫油菜花的句子
記得上次離開老家田里才星星幾點黃色油菜花開得不多,像是用筆蘸了黃顏料后揮灑出的墨點;而這個禮拜回來一看,卻是漫山遍野一片金黃,刺得眼睛都有些痛了,好象誰不小心把顏料桶弄翻了似的。
油菜花的外貌極是平凡。它們沒有月季、玫瑰、牡丹那樣層層疊疊的花瓣與多變的姿態,奇異的色彩。它們只是自始至終的黃色,那樣充滿朝氣的黃色,仿佛那陽光沉淀下來了,沉淀在薄薄的花瓣尖上。
油菜花四片花瓣,整齊地圍繞著花蕊,樸實個性。花瓣十分精致,有細細的紋路,那是技藝多么高超的雕刻家也無法雕琢出來的。中間的花蕊彎曲著湊在一塊,仿佛在說著悄悄話。它有粗壯的根莖,茂密的葉,有著像栽種它們的農民們一樣的淳樸與粗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