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詩 雪中望貸岳 是什么意思
原文:雪中望岱岳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
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影落齊燕白,光連天地寒。
秦碑凌絕壁,杖策好誰看?翻譯:1.首聯:云霧散盡,青天如同大海一樣青碧澄凈,半含積雪的岱岳頂峰直插入蒼穹。這樣,蔚藍的天幕下,那直插九天的山峰格外壯觀;天的蔚藍雪的潔白,雄奇之中又多了幾分嫵媚。
2.頷聯:近處觀看:山泉凝結成冰,冰柱垂懸于山壑崖壁之上;云霧繚繞伴隨山路,山路崎嶇峰回路轉迂回曲折。3.頸聯:將視線轉向積雪——山影投到齊燕大地,廣袤的齊燕大地竟因此被蒙上了一片白茫茫的影像;陽光照射之下,積雪寒光閃爍,整個的天地也似乎為之寒冷。
泰山有多高,詩人沒有作直接的描寫,但是這側面的烘托勝過許多精妙的語言。你盡可能的去想象吧,岱岳的高聳絕對不會浪費你的想象力。
4.尾聯是詩人的想象,靜靜地凝望之中,詩人想到了矗立在絕壁之上的秦碑,又由此進一步追問:是否有人拄著手杖去觀賞那瑰麗的景觀呢?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登高遠眺的愿望。
二、關于雪的詩句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馬詩》(唐)李賀2、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宋)王安石3、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別董大》 (唐)高 適 4、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從軍行》(唐)王昌齡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唐)杜甫6、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7、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將進酒》(唐) 李白8、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禁。——《虞美人》(唐) 李煜9、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10、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滿江紅》(宋)岳飛。
三、關于詠“雪”的詩句
1.《雪中憶李楫》唐.王維 積雪滿阡陌,故人不可期。
長安千門復萬戶。何處躞蹀黃金羈。
2.《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3.《喜祖三至留宿》唐.王維 門前洛陽客,下馬拂征衣。不枉故人駕,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積雪帶馀暉。早歲同袍者,高車何處歸。
4.沁園春 雪 (1936.02 )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洪升《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居易《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詠雪》 駱賓王 龍云玉葉上,鶴雪瑞花新。 影亂銅烏吹,光銷玉馬津。
含輝明素篆,隱跡表祥輪。 幽蘭不可儷,徒自繞陽春。
《詠雪》吳均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詠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
詠雪 飛花 歲晚江南楊柳花,余杭門外蕊爭發。 千山猶綠憐霜葉,一夜忽白染碧葭。
到曉翩翩出繡戶,隨煙直上透窗紗。 繞簾渺渺落霓裳,呵手驚飛暖翠華。
忽憶離人隔溟海,獨顰遠黛恨天涯。 三生苦短何時見,桃葉渡頭看鶩霞。
四、關于雪的詩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東。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人題景詩云:
“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薩蠻(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五、關于雪的優美詩句
1、《除夜雪》 宋代: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譯文: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酒杯還沒來得及舉起慶賀新年,我便就著燈光用小草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2、《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3、《終南望余雪》 唐代: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譯文: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云間。
雪后初晴,林梢之間閃爍著夕陽余暉,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4、《山中雪后》 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譯文:清晨起來剛一開門,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
此時,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陽的光芒,透過淡淡的白云,也變得寒冷了。房檐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
這樣一種清冷、孤寂的氣氛,是多么不尋常啊! 5、《壽陽曲·江天暮雪》 元代: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譯文:風吹蕩汀洲遠遠望去像天空席卷著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線,何等壯闊。漁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發現不記得歸路。
此時漁翁灑脫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讓它帶著自己回去,在有濃厚云層的江面上只隱隱看見一艘小小的漁船。
六、含有"雪"字的詩句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白《將進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杜甫《野望》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 ——杜甫《閣夜》 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霞雪。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王維《老將行》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白。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李頎《古從軍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白居易《長恨歌》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祖詠《望薊門》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盧綸《送李端》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