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月牙的詩句
1、《代贈二首·其一》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黃昏獨上高樓欲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2、《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譯文: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3、《暮江吟》
唐代:李白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面滾動。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么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4、《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代: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5、《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譯文: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二、有關月牙的詩句
1、《代贈二首·其一》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黃昏獨上高樓欲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2、《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譯文: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3、《暮江吟》 唐代:李白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面滾動。
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么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4、《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代: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一陣急雨剛停住。
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5、《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譯文: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
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三、含有新月的詩句
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李白《送別》
老干漬清霜,寒梢掛新月。——王冕《梅花·其六》
一庭不掃待新月,萬壑盡平號斷鴻。——陸游《雪》
娟娟新月彎,稍稍山已暮。——張耒《感春十三首》
玉宇無人雙燕去,一彎新月上金樞。——王珪《宮詞》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李端《拜新月》
遠近看春色,踟躕新月明。——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施肩吾《**詞》
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王涯《秋思贈遠二首》
新月生魄跡未安,才破五六漸盤桓。——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四、【新月的相關詩句】
第一種是寫新月的.例:“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詩中“月黑”實乃夜黑亦即無月.請注意,雖然詩中寫到“月黑”,但天空中并不見月.雖然天空中不見月亮,但并不能說明時間在“新月”前后,因為詩中對“月黑”的原因交代很清楚:所以不見月光蓋因大雪陰天之故,這與初一前后不可見的新月完全是兩碼事.所謂新月是指農歷初一的月相,此時日、地、月三者連線大致成一直線,月球居中,月球與太陽位于地球的同一側,與太陽同升同落,故而不可見. 第二種是寫月初娥眉月即上蛾眉月的.例:“一道殘陽落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詩中“九月初三”是寫詩的日子,“月似弓”是寫月初的娥眉月.上蛾眉月是指農歷初三、四的月相. 第三種是寫上弦月的.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詩中“夜半”(半夜)而“月落”即寫“上弦月”.上弦月是農歷初七、八的月相. 第四種是寫滿月(望月)的.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詩中“月上”即月亮從東邊升起,剛到柳樹梢頭,離地平線不遠,方位自然是東方了.“黃昏”表明太陽已從西邊下山.月亮太陽一東一西遙遙相對,正是望月初升的時候,月亮是圓圓的,日期是農歷的十五或十六. 第五種是寫下弦月的.例:“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詩中“夜靜”(夜深人靜)而“月出”,乃指下弦月之時.下弦月是農歷廿一、二的月相. 第六種是寫月末的娥眉月即下娥眉月的,也叫殘月.例:“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李賀《南園》)——詩中“曉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殘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殘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農歷廿五、六的月相. 古詩詞中,古人運用月相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名作佳句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那么,在我們的中學教學中,語文教師和地理教師如能互相學習借鑒,將更有助于課堂教學.而對于我們的學生,只要在學習中善于發現,善于思考,能將古詩詞與地理知識聯系起來,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我們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復習了古詩詞知識,又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還提高了自己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一舉多得,豈不美哉!。
五、請幫我找一首有關新月的古詩,長度2分鐘不到,便于高中生朗誦,多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批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