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待丈夫晚上回來的詩句有哪些
1、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__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2、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__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
3、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__李白《玉階怨》
4、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__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5、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__王昌齡《閨怨》
6、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__沈佺期《雜詩三首·其三》
7、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 __石孝友《眼兒媚·愁云淡淡雨瀟瀟》
8、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__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9、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__王昌齡《閨怨》
10、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__杜甫《月夜》
11、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__李清照《點絳唇·閨思》
12、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__李白《春思》
13、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__薛逢《宮詞》
14、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 __朱慶馀《宮詞 / 宮中詞》
15、冰合井泉月入閨,金缸青凝照悲啼。 __李白《夜坐吟》
16、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信息稀。 __魚玄機《閨怨》
17、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當初,莫要相逢好。 __施耐庵《蝶戀花·一別家山音信杳》
18、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 __薛道衡《昔昔鹽》
19、云淡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深閨人靜掩屏帷。 __顧敻《浣溪沙·云淡風高葉亂飛》
20、光景不勝閨閣恨,行行坐坐黛眉攢。 __閻選《八拍蠻·云鎖嫩黃煙柳細》
21、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__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22、綺席凝塵,香閨掩霧。 __晏殊《踏莎行·碧海無波》
23、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__劉基《眼兒媚·秋思》
24、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__晏幾道《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25、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__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26、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27、芳草句,碧云辭,低徊閑自思。 __佟世南《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
二、表示我等她回來的詩詞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佚名 擊鼓《詩經.邶風》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秦觀 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鄭愁予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曹植 明月上高樓。 1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599 2 佚名 擊鼓《詩經.邶風》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418 3 秦觀 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213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2671 5 佚名 鳳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2482 6 鄭愁予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2467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2330 8 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2323 9 曹植 明月上高樓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2280 10 納蘭性德 虞美人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2165 11 張籍 節婦吟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2159 12 席慕蓉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 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2143 13 陳衡恪 題春綺遺像 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2130 14 梁啟超 臺灣竹枝詞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096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2087 16 司馬光 西江月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2065 17 龔自珍 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043 18 張先 千秋歲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2025 19 黃景仁 綺懷詩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1995 20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1958 21 李商隱 暮秋獨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1952 22 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1917 23 李商隱 錦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905 24 張仲素 燕子樓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1890 25 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一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1886 26 李商隱 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1884 27 張可久 塞鴻秋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1860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1835 29 李冠 蝶戀花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1805 30 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1794 31 佚名 綢繆《詩經.唐風》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1770 32 白居易 長恨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1735 33 白居易 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1722 34 文廷式 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1689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1671 36 李商隱 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1670 37 況周頤 減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1647 38 歐陽修 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1613 39 佚名 關雎《詩經.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598 40 歐陽修 玉樓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1594 41 柳永 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589 42 李之儀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1582 43 晏幾道 臨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1572 44 陳陶 隴西行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563 45 辛棄疾 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1563 46 溫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1549 47 蘇武 結發為夫妻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1541 48 聶勝瓊 鷓鴣天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1535 49 柳永 晝夜樂 一場寂寞憑誰訴。
算前言,總輕負。 1533 50 李白 長相思二首其一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1532 51 席慕蓉 印記 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1529 52 范成大 車遙遙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1529 53 戴叔倫 相思曲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1499 54 柳永 雨霖鈴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479 55 元稹 遣悲懷三首其二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1474 56 顧敻 訴衷情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1457 57 魚玄機 江陵愁望有寄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1446 58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1434 59 樂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1412 60 白居。
三、關于“歸來”的詩詞有哪些
1.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春怨 》 唐金昌緒 。
2.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唐李白。
3.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閨怨 》王昌齡。
4.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十五從軍征》唐賀知章。
5. 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七哀.其二》王粲 漢魏。
6.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渭水思秦川》 岑參。
7. 獨訪千里信,回臨千里河。《渭上思歸》孟郊。
8. 看君已做無家客,猶是逢人說故鄉。《贈吳之山》王間
9. 《春怨 》 全詩內容:
《春怨 》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10. 譯文:我敲打樹枝,趕走樹上的黃鶯,不讓它在樹上亂叫。
它清脆的叫聲,驚醒了我的夢,害得我在夢中不能趕到遼西,與戍守邊關的親人相見。
11. 注釋:①遼西:古郡名,在今遼寧省遼河以西地方。②妾:女子的自稱。③莫:不。
12. 賞析: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還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達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為五言絕句提出的“就一意圓凈成章”的要求。
13. 《子夜吳歌》全詩內容:
《子夜吳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14. 譯文:長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萬戶都傳來陣陣的搗衣之聲。秋風吹不盡的是,思婦們對玉門關外的綿綿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掃平胡慮,夫君從此不再遠征。
15. 賞析: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韻。
四、關于歸來的詩詞
穿過歲月的河流,還有什么痕跡不被淹沒?還有什么東西能夠沉淀?不同時間,已經沒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見了往日的寧靜。
自從那個載著一腔悲憤的詩人投入狂濤巨浪中,汨羅江就開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嗚咽代替不平,兩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飄蕩,游走。
屈原不僅是三峽的第一才子,還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詩人,更是一位滿腔忠誠的愛國先驅,當美政思想懸在高崖,“舉賢授能”倡導不復存在,大統一理想成為夢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興邦,一個高潔的靈魂在充斥妒忌和詆毀的混濁中越來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個朝代的失敗,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一部《天問》怎抵那頑固的銅墻鐵壁?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沒有放棄令人無限悲傷的楚國土地,而當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徹心扉的絕望。報國無門,千悲萬嘆,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從容地走向汨羅江, 沒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執著而堅定的腳步,就這樣,他一步步走向洶涌的大江,讓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煩惱和污濁,讓靈魂在激蕩中升騰。那是怎樣的心痛和悲壯!也許他知道,汨羅江才是他永遠的港灣和歸途。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熱血一同匯入他的血管,從此,他的血脈奔涌不息,汨羅江水更加清澈而有靈性。
汨羅江收容了一個忠貞而高尚的靈魂,它相信,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會忠于自己的驚爆和息寧,會美奐江上所有的風景。于是,兩千年來,汨羅江努力平 讓那個孤魂慢慢靠岸……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鄉秭(zi3)歸,留下了永遠的遺憾,在那個“石頭城”墻上,刻下了永久的傷痕,而這塊曾經寫滿悲憤和蒼涼的土地,卻因這位偉大詩人而成為一方熱土,從此,長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端午節因屈原而誕生,屈原因寄托了無限懷念和深思的端午節而常存。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包粽子,賽龍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撫慰著一個忠魂。
穿越歲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喚良知和責任,挽留忠貞和圣潔。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審視歷史,用沉重的筆墨審閱歷史,把一部殘破的書寫得理性而厚重。
屈原在歲月河流漂走了,而《離騷》、《九歌》等光輝詩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永遠留在中華燦爛的史冊上
歸來吧,痛失的記憶,歸來吧,舞動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