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門引用古詩句的作文
雨是有靈性的,她似乎順應人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雨同樣是溫柔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雨還是妖艷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每當寒暑易節,總感慨世間險惡,于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她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憂慮;她有“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繁華;她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清幽;她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她的決心,是她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是她感傷時如夢的囈語……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著它的意氣,昭示著一種貫穿生命的不屈與堅韌:“不愛沙灘擢貝子,揚帆擊楫戲中流”,是浪頂峰尖的弄潮兒在向你昭示著他的意氣,昭示著一種蓬勃于血脈中的勇敢和無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驕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著他的意氣,昭示著一種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堅定的信心。
意氣,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我有理想,我愿盡我所能為人類社會注入前進的一絲力量。
我愿做到“仁者愛人”、“仁者無不愛”、“泛愛眾”的博愛。我愿如“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平;我愿如“憑軒涕泗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我愿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
所以我拒絕空白,拒絕“窮則獨善其身”。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堅毅,有“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強,有“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持,有沙漠中胡楊的堅韌。
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絕空白,去追求我熱烈的人生。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遭讒去職放逐流浪,也不隨污流揚而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關西,也要揚聲邊塞盡掃狼煙,這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生清苦終日難飽,也愿怡然自樂、躬耕自食,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是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就昭示著豪邁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就闡述著閑適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不就演繹著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雙童鞋,超然一點,幸福多多。 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間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在陶淵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對人生、對自然的真愛,這真愛是他對超越平常的人生的與眾不同的詮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我們分明地看到了超凡脫俗的陶淵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著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選擇,“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譚嗣同的選擇,“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是朱自清的選擇。
歷覽前賢,我發現選擇竟有如此豐富的蘊涵。背負著五岳的滄桑與巍峨,他們有一種亙古不變的聲音呼喚:“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吟詠著徐志摩的佳句,我輕輕掀開文學神秘的面紗。
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放,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低沉,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曠達,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各有千秋。 所以我說:文學因多彩而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邊感受朱自清筆下的綠色,你也可以在西湖邊聆聽柳浪與黃鶯的對答;你可以“小橋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風瘦馬”;你可以手持長劍,獨立朔漠,感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你也可以手握畫筆,船頭簪花寫韻,領略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閑適。從西域到東海,從朔北到江南,綺麗的風光給世界增添一絲耀眼的亮色。
所以,我說,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誠信,又回來了……不再是“無可奈何花落去”,而是“似曾相識燕歸來。”
燕子,希望你不再離去,永遠留在這個溫暖如春的世界! 當船兒慢慢駛過洞庭湖時,或許對于范仲淹,引發的將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慨嘆,而對于我則是對那浩淼煙波的感動;當人們佇立于西湖畔時,或許那些文人墨客會有感而發來一段“風又飄飄,雨又瀟瀟”之類的妙句,而我則會為那碧波蕩漾的湖水,云蒸霞蔚的遠山而心神搖旌。 當我們在生活中不斷追求、不斷探索時,我們便注定了要不斷得到與失去,每一次的得到便是下一次失去的開始。
而生活正是這樣捉弄人,讓人們在得到與失去中往復循環,永無止境。可是,我們不必為生活的玩笑而悲傷卻步,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坦然地正視生活,以關愛的心欣賞周圍的萬物,不論是江南的清麗。
二、引用詩句的童年作文(開頭要有童年詩句)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的一首《古朗月行》總能引起我對童年的懷念.凝望著美麗如故的歲月,腳踏著弛程的歸途,夢幻著玫瑰所寄托的夢境,期盼著歲月帶來的祝福,遐想著未來人生的藍圖,贊嘆著往日熱鬧的舞臺,想著已經過去的四千的日日夜夜,猛然發覺,童年時代的純真與夢想,隨著時間的小船,悄悄地航行,悄悄的漂流,隨著那波浪似的人生海洋,離我而去…… 從前的嬉戲,歡笑,天真,幼稚,還有那個夢里也相隨的可愛的眨著美麗大眼睛的洋娃娃都已經成了我記憶中的珍貴的扉頁.小時侯,我只知道世間有美的,卻不知道也有丑的;只知道有善的,卻不知道有惡的.知道的太少太少,明白的也太少,在那純真無知的童年時代,我只有往前走,往前走,任憑那稚嫩的小手,頑皮地調弄著那溫暖的河水和那柔柔的沙石.曾經在小河里撈星星,相信那顆最亮的一定屬于我;曾經在樹上摘果子,津津有味的享受勞動成果;曾經為自己的一點小成績手舞足蹈;曾經在乞丐的飯碗里投下真誠的硬幣……至今耳畔還回響著和小伙伴們玩老鷹捉小雞的串串銀鈴般的笑語.直到有一天,我的一切,被裝進了書包,塞進了告別童年的漫漫路途,大人們說的,這是成長的開始.長大了,不再頑皮地糾纏河水,也不再在沙灘上留下歡樂的腳印,只是靜靜的坐著,靜靜的聆聽河水流淌的聲音,讓自己的歌聲隨著河水漂向遠方,讓自己插上的翅膀,放飛曾經的夢想.記住吧,記住自己該記的—那曾屬于我一個人的天空,那天空中的云層上留下的一條條幼稚的路,一行行天真的詩,一串串歡樂的笑聲.忘掉吧,忘掉自己該忘的—善意的也罷,惡意的也罷,一宗宗是是非非,一絲絲纏纏綿綿.渴望自己快點長大,讓夢想帶自己去開闊視野.望著蔚藍的天空,幻想美好的未來.明天,夢想會令自己怎樣成熟長大?當風依舊地吹,吹不走童年的鉛華;當海不停地沖打,沖不走兒時的痕跡.猛然抬頭又暮然回首,草地上已留下了我一串長長的腳印.向遠處望去,腳印逐漸淡沒以至消失,我知道當我再走一段距離.又會有許多腳印在我的視野里消失.我的心悸動了,這不正像人生嗎?時間的流逝會淹沒許多往事,還會出現許多新事.它給了我人生的啟迪,一經踏上生命之旅就應當走好,往事不必回首.太陽下山了,還有整夜的星空,失去了童年,我還有更多的追求!。
三、關于信的古詩句
張籍的《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在寫家信時深感鄉思情切,柔情萬種,“一行書信千行淚”,說不完,寫不盡,其間充滿了深厚豐富的感情和難以完全表達的矛盾,又似乎有點“書被催成墨未濃”的意味,到帶信人要出發了,仍然擔心漏掉了什么,覺得還有沒寫完的,又開封想再添上些,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這一細節寫得非常細膩,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卻韻味猶濃。可以說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所以《唐詩別裁》認為這首詩“亦復人人胸臆語,與‘馬上相逢無紙筆’一首同妙。”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更是推崇備至,以為“七絕之絕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而白居易的“心緒萬端書兩紙,欲封重讀意遲遲”,在寫法上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王灣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以“雁傳尺素”來表達,也別有一番滋味。
四、引用詩句的作文
天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季節,也是一個美麗、神奇,充滿希望的季節。
春天到了,各種絢麗的花朵都開放了,都是那么絢麗奪目。田里農民伯伯種的油料作物——油菜花也開了。金黃的油菜花,成了蝴蝶的天地,美麗的蝴蝶在金黃色的舞臺上跳著柔和而優美的舞姿。它們一會兒在空中飛舞,一會兒靜靜地停留在油菜花上。正是這樣,給春天也增添了不少樂趣。油菜花的美麗,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勞動人民”——蜜蜂,蜜蜂總是不分晝夜地不辭辛勞地給油菜花授粉。偶爾一陣微風吹來,金黃的油菜花立刻涌起了高低起伏的“金浪花”。遠遠望去,實在令人美不勝收!
春天是人們所向往的季節,人們總是在這個季節里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它正告訴我們:一年的愿望應該在春天計劃好,一天之中最重的時間是早晨,在春天里,人們就開始耕田插秧、栽樹等之類的農活。候鳥們也從南方遷到北方來了,為田地里勞作的農民們喝彩。鳥兒有的站在高樹上,有的干脆在田坎上,還有的立在“五線譜”上。正是這樣,使田地里的農民倍感到歡樂,一切都熱鬧起來了。
在春天里,動物們也從沉睡中醒來。小草開始發芽了,大地上到處都顯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綠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畫。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春,稍縱即逝,“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涼潤透,“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五、用"誠信"寫五個句子引用古詩詞
1、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信者,品質難能可貴,多一份誠信,少一分失信,我們的人生彩衣才能更加絢爛。
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我們才活得真實,我們人生天空中才能顯現最美好的一隅。
3、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誠信于人,真摯了友誼,欺詐與人,失去的,往往不只是感情。
4、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誠是為人之本,信乃立身之道,誠信不僅是一切道德賴以維系的前提,更是一切成功和渴望成功的人們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
5、人言而有信,即使海岳可傾,口諾也終不曾移,即使瓜田李下,我也不曾納履,不曾不正冠。
六、作文經常引用的典故,古詩名句集錦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七、引用詩句的作文段落
心靈凈化處
東莞小桔燈作文學校 初一 劉源
校園的中心,傳來一陣淡淡的書香,虛無飄渺,卻又沁人心脾。
放學了。不覺間,腳步細碎,我又來到了這里。圖書館迎風傲立,這蘊藏著無價之寶的圣地,為人們支撐起這心靈的凈土。
我走了進去,那股冉冉的檀香,透過書的扉頁,透過書柜的夾層,透過我的皮膚,傳到我的每一根血脈和神經。那棕紅色油漆的裝修,使圖書館整體與這兒的書香相呼應,使人很想沏杯熱茶,坐下來,展開豐富的遐想。
想,那遙遠的東方,有一個中國……
迷霧散去,遠處樓閣之上,站著一個書生,眺望著遠方的江水,輕吟著自己的詩歌。好一個蘇東坡,好一首念奴嬌,好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只有那遠方的流水,依舊湍急,亙古不息。
流水,流水,李清照乘著小舟,迷醉的她誤入藕處時驚起一灘鷗鷺。“撲棱棱”地飛呀飛,飛到一個美麗的、風雨過后的早晨,卷簾人說“海棠依舊”,她搖頭笑著道:“應是綠肥紅瘦”。美麗的海棠,飄啊飄,飄到北宋末期,此時的李清照,只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傷懷與凄美。
走進圖書館深處,翻開一本書,我接受精神的洗禮。
鴉片戰爭的軍火焚燒在中原的大地上,日本侵略者開始對神圣的中土進行大肆的侵占和屠殺,九一八,九一八,無助的人沒了家。命運如何,結局如何,罪惡是否洗去,只有那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才知道。
反抗!站起來就不是東亞病夫!為了家園和祖國,不惜一切!
這樣,我徹底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凈化。而校園的中心,那心靈凈化處,檀香,生生世世,經久不衰。
八、作文引用詩句,名言,事例
很小的是,都是被外公外婆疼著,被爸爸媽媽寵著,被哥哥姐姐讓著,快快樂樂的,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走進了青春期,開始告別無憂無慮的童年,更多地體驗社會、體驗人生、體驗自我,偶爾也感到莫名的焦慮、惆悵,出現反復無常的情緒,讓自己感到越長大越孤單。
在學校,下課后,已不再像小學那樣出去和大家做游戲,只是和朋友講講話,聊聊天;有時寫寫作業或趴在課桌上,閉上眼睛想一些事情,不像以前吵吵鬧鬧的。總覺得自己長大了,不該那么吵鬧了,身邊的同學也變得越來越安靜,與異性之間好像隔了一層紗,離他們越來越遠。青春期的多變心理,讓自己覺得好孤單。倒不如回到小時候,沒有界限,吵吵鬧鬧,多好啊!
回到家,就直奔自己的房間,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東想西想,讓時間悄悄流淌,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待著。不想去找鄰居家的小妹妹玩,她們太幼稚了!更不想和長輩說話,因為他們都落伍了,思想觀念太陳舊了,怎么也說不到一塊去。只是一個人埋頭寫寫日記,發發呆。時不時,就會感到一種濃濃的孤單。
望望窗外的白云,不懂,為什么我們進入青春期后我們都變了,變得好孤獨?不去想了,只想跟著耳機內的調子輕輕哼唱:“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也不得不讓夢想的翅膀被折斷。..
九、求引用古詩或名言的作文開頭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做任何事都要經過困難與阻撓才能夠成功。自從經歷了那件事后,我一下子懂得了這個道理。
(下面就是寫那件事)2、“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首歌家喻戶曉,可是有多少人真正體會過呢?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為母親過一個節日吧!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時間,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所成就啊。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在我們的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只有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夠取得成功。5、“友情是我們生活的照明燈。”
自從看過了《夏洛的網》這本書后,我真的覺得友情無價,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一、以引用名言詩句的作文 急
陽光總在風雨后
12歲的我,有著和許多同齡人一樣五彩繽紛的夢想與希望;有著和許多同齡人一樣色彩斑斕的童年趣事;也有著自己執著的追求。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知是親朋好友的故意夸獎還是父母的過分溺愛,經常能聽到人們對我的各種贊美。有的人夸我“相貌長的俊秀,兼容了父母的優點”;有的人夸我“身段好,小巧玲瓏,是模特兒的料”。于是我把舞蹈作為我的一個特別愛好,兩年前我就開始業余學習了。起初我以為學舞蹈是件輕松快樂的事,事實卻與我想像的大相徑庭。每天下午放學后,我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享受放學后自由的樂趣,而是遵循著邁出學校的大門又跨進舞蹈班的教室這樣一個軌跡,從壓腿、下叉、倒立基本功形體訓練開始,每一天都是拌著淚水挺過來的。在每次的強制訓練過后,我的胳臂和腿提都提不起來,渾身像挨了打似的,真是痛苦啊!有一天,爸爸去舞蹈班接我,我正在老師的監視下練習倒立基本功,總共八分鐘的時間,我嘴里發出一聲聲痛苦的呻吟,淚水滴在了身下的地毯上。爸爸把我接回家和媽媽大發雷霆,喊著我的乳名說:“雨豆,明天再不要去學舞蹈了,那么苦學那東西干啥”。我也幾次想到過放棄,但是我幼小的心靈深受一句名言的啟迪“如果你的結局是痛苦的,你就要放棄暫時的快樂;如果你的結局是快樂的幸福的,你就要忍受眼前的痛苦”。因此我沒有選擇了放棄,而是選擇了堅持。兩年多的春夏秋冬過去了,我在舞蹈班不僅收獲了許多,而且我在舞蹈班還擔當“學員教練”的角色。我除了在舞蹈班刻苦訓練,回到家里還要認真完成作業。一有空閑爸爸就打開電腦里的舞曲讓我練習,并且用數碼相機錄下我的動作,讓我自己找出不足。在每次的演練中,學員和家長都異口同聲地說我的表情、舞姿、動作、協調優美,具有專業水準。大大小小的舞臺我登過十多次,得到的是熱烈的掌聲和人們贊許的目光。有的親友建議爸爸媽媽把我送入內蒙古藝術學院深造,有的親友建議我去山西電視臺參加“超級少年”比賽。
我獲得了初次成功的喜悅。在二零零六年八月全國青少年藝術教育成果展評活動中,獲得小學組民族舞專業二等獎;在二零零六年六月,在由宣傳部、文廣局、教育局聯合舉辦的“慶六一”文藝表演中,代表學校獲第一名。榮譽只代表了過去,以后的路才是人生的開始。正所謂陽光總在風雨后。
“夢想飛的人絕不會爬在地上”,我的夢想是將來考取中央藝術學院,到哪里接受更高的教育,成為國家級的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