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有學問的成語大全,描寫有學問的優美詩句,句子
1、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2、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滿腹珠璣:璣:不圓的珠子;珠璣:比喻優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學海:比喻文章和學問似長江、大海般深廣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6、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7、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8、博覽群書: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9、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11、經綸滿腹:經綸:原指整理蠶線,理絲為經,編絲為綸,引申為規劃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學問
12、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13、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滿腹經綸: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16、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17、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18、博學多聞: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19、學貫中西: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
二、關于有學問的成語
學無常師 求學沒有固定的老師.指凡有點學問、長處的人都是老師. 才學兼優 才能和學問都優秀. 長材茂學 指才能高學問大的人. 鉆堅研微 鉆研艱深精妙的學問. 通文達理 指有學問懂道理. 讀書君子 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通文達禮 指有學問懂禮儀. 左右采獲 左手右手都有收獲.比喻研究學問,多采材料. 伏龍鳳雛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后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家學淵源 家世學問的傳授有根源. 鴻儒碩學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自成一家 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文江學海 比喻文章和學問似長江、大海般深廣博大. 學如穿井 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中流一壺 壺:指瓠類,系之可以不沉.比喻珍貴難得. 績學之士 指學問淵博的人;學者. 自出一家 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遺風余韻 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 不恥下問 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磨杵成針 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百尺竿頭 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篤實好學 篤實:踏實,實在.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載酒問字 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就正有道 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談笑有鴻儒 鴻儒:大儒,有名的學者.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粗通文墨 粗:略微;通:通曉.文墨:指寫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左右逢原 原指學問工夫到家后,則觸處皆得益.后泛指做事得心應手. 敬賢禮士 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文行出處 文:學問;行:品行;出:作官;處:隱居.舊指文人的學問、品行和對待出仕隱退的態度.。
三、形容“學識”的詩句有哪些
1.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2.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3. 路漫漫其道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4.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5.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6.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7.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8.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0.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1. 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杜牧
12. 十年磨一劍-----賈島
13. 不是虛心豈得賢------王安石
14.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5.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
16.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
四、形容很有學問的成語
學富五車、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出口成章、才高八斗一、學富五車白話釋義:形容讀書多,學問大(五車:指五車書)。
朝代:春秋作者:莊周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翻譯:惠施的方術很多,本事很大,他讀的書要五輛車拉二、博古通今白話釋義:對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曉現代的事情。
形容知識廣博。朝代:春秋作者:孔子出處:《孔子家語·觀周》:“吾聞老聃博古知今。”
翻譯:我聽說老子對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曉現代的事情三、學貫中西白話釋義: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朝代:清作者:吳趼人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本領事久聞這位某觀察,是曾經某制軍保舉過他留心時務、學貫中西的。”
四、出口成章白話釋義:話說出來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長辭令。朝代:春秋作者:多人所作出處:《詩經·小雅·都人士》:“出言有章。”
翻譯:說話有條理。五、才高八斗白話釋義:形容文才非常高朝代:近代作者:李延壽。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翻譯: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
五、形容“學識”的詩句有哪些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路漫漫其道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杜牧十年磨一劍-----賈島不是虛心豈得賢------王安石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
六、描寫學問的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一個愛讀書的人,他畢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13.一本書象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14,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15,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1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唐)
1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時!---顏真卿(唐書畫家)
1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荀子
20,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21,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里沒有窗戶.---威爾遜
22,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23,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知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24,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25,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26,閱讀最大的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27,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28,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2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3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道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3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
3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
3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3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38,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3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44,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