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善良”的詩句有哪些
1.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出處:春秋·老子《老子》第八章。 譯文:最高的善像水。
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靜。存心要像水一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善于講究仁義,說話要像水一樣,善于遵守信用,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過失。 2.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
出處:先秦·佚名《敬姜論勞逸》。 譯文:老百姓要勞作才會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辦法);閑散安逸會導致人們過度享樂,人們過度享樂就會忘記美好的品行;忘記美好的品行就會產生邪念。
3.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出處:宋·李昌齡《太上感應篇》。 譯文:不走邪惡之路,不明瞞,不暗騙。
力行好事,多積陽功陰德。發慈悲心,愛護生物。
盡忠國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先端正自己,然后勸化他人,憐惜和救濟孤寡無依靠的人。
尊敬老人,愛恤他人的幼兒。昆蟲草木,尚且不能傷害。
別人有不吉利事,應憐憫他,高興別人做好事。別人有急需時,慨然濟助。
別人有危險時,立刻救他。人我一體,他人的得失,等于自己的得失。
不宣揚他人的缺點,不夸耀自己的優點。 4.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出處:唐·惠能《六祖壇經:決疑·第二節 》。 譯文:善知識們,如果真要修行,在家修行也行,不一定非要出家到寺廟里來。
在家里能修行,就像東方人心地向善;在寺廟里不修行,就像西方人心地向惡。只要心底潔凈了,就已經達到了自己本性中的西方凈土。
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出處:宋·王應麟《三字經》。 譯文: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 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
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們就會對他忠心耿耿了。
二、關于善良的詩
首尾吟
年代:【宋】 作者:【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鑒誡時。
意淺不知多則惑,心靈須識動之微。
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讀易不惟明禍福,堯夫非是愛吟詩。
重送朗州張員外
年代:【唐】 作者:【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云聽斷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入如來禪
年代:【明】 作者:【朱元璋】
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與佛同生極樂天,觀空利物來東邊。
目有神光頂相圓,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談般若生紅蓮,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說法近市廛,驊騮雜□擁粉鈿。
飄飄飛度五臺巔,紅塵富貴心無牽。
松下趺坐自忘緣,人間甲子不知年。
簡張安國
年代:【宋】 作者:【章甫】
南北東西厭問津,西海忘形今幾人。
惟公名譽一世重,雖不吾與吾當親。
氣吞云夢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經似。
昂霄聳壑正當時,發策決科余事耳。
上方憂顧大江東,虎踞龍盤氣象雄。
卻袖玉堂揮翰手,來成方面保厘功。
西風澹日邊云碧,歲晚軍情猶未得。
不應矯首送飛鴻,想得攢眉正憂國。
雅聞一諾值千金,推挽尤多樂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試聽客里短長吟。
三、關于善良的詩
首尾吟 年代:【宋】 作者:【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鑒誡時。
意淺不知多則惑,心靈須識動之微。 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讀易不惟明禍福,堯夫非是愛吟詩。 重送朗州張員外 年代:【唐】 作者:【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云聽斷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入如來禪 年代:【明】 作者:【朱元璋】 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與佛同生極樂天,觀空利物來東邊。 目有神光頂相圓,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談般若生紅蓮,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說法近市廛,驊騮雜□擁粉鈿。
飄飄飛度五臺巔,紅塵富貴心無牽。 松下趺坐自忘緣,人間甲子不知年。
簡張安國 年代:【宋】 作者:【章甫】 南北東西厭問津,西海忘形今幾人。 惟公名譽一世重,雖不吾與吾當親。
氣吞云夢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經似。 昂霄聳壑正當時,發策決科余事耳。
上方憂顧大江東,虎踞龍盤氣象雄。 卻袖玉堂揮翰手,來成方面保厘功。
西風澹日邊云碧,歲晚軍情猶未得。 不應矯首送飛鴻,想得攢眉正憂國。
雅聞一諾值千金,推挽尤多樂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試聽客里短長吟。
四、形容人“善良”詩句有哪些
1、《鳥》唐代詩人白居易
原文: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譯文:勸你不要打枝頭的鳥兒,因為它還有子女在巢中等待它的歸來。
2、《重送朗州張員外》唐代詩人羅隱
原文: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譯文:真誠地勸導人們向善,無奈現在的社會太缺乏善心了。
3、《首尾吟》宋代詩人邵雍
原文: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譯文:打人或殺人上天也不會容他,心地善良的人上天都會保佑他。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先秦:先秦諸子——《諸子喻山水》
譯文: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靜,存心要像水一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善于講究仁義,說話要像水一樣,善于遵守信用,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過失。
5、《入如來禪》 明 朱元璋
原文: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譯文:老師的心善良仿佛心淵。曾經閑適懶散而現在已經非常堅定。
五、形容善良的古詩句
《壽同父兄七十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光風顏色雪髯鮮,已到人閑稀有年。
心好共稱生下佛,身閑自謂飲中仙。
安貧真味齊眉饋,養【善良】方高枕眠。
更看鐙宵兒迎婦,一家春與月團圓。
《翊善余公挽詩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李彌遜
弱冠聲名翰墨場,一官小試活人方。
二王賓客推清介,半刺規橫與【善良】。
可但仁風薰晉鄙,猶憐奇節老閿鄉。
康寧壽考猶馀事,蘭玉階亭久更芳。
六、關于善良的古詩詞名句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峻激多傾險,莫學長鯨擬害人。
(唐白居易《放魚詩》)
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宋蘇軾詩)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唐白居易詩)
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宋 陸游放生詩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
設身處地們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
七、關于"善良"的古詩句
1. 《傷祝阿王明府》
唐代:駱賓王
洛川真氣上,重泉惠政融。含章光后烈,繼武嗣前雄。
與善良難驗,生涯忽易窮。翔鳧猶化履,狎雉尚馴童。
錢滿荒階綠,塵浮虛帳紅。夏馀將宿草,秋近未驚蓬。
煙晦泉門閉,日盡夜臺空。誰堪孤隴外,獨聽白楊風。
2. 《重送朗州張員外》
唐代: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云聽斷蓬。一榻早年容孺子,
雙旌今日別文翁。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3. 《滿庭芳》
宋代:鄭達可
肥綻梅紅,嫩翻荷綠,微涼時起青蘋。人間福艾,都屬老人星。累建高牙大纛,循良治、是處彬彬。棠陰里,豐碑紀德,仁愛浹生民。
綸巾。風物里,一筇徒倚,傲睨寰瀛。況清朝黃發,尤急諮詢。第恐商山芝客,豈容便、蟬蛻功名。他時看,腰橫玉帶,朱紫列云仍。
4. 《和崔尚書喜雨》
唐代:張九齡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漢回。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
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惠澤成豐歲,昌言發上才。
無論驗石鼓,不是御云臺。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
5. 《醉蓬萊(壽別制垣)》
宋代:李曾伯
問江東父老,十數年來,誰為安石。萬里鯨波,一柱獨山立。漢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動旌旗色。虎踞龍盤,有人于此,千載猶昔。
好是元戎,護寒舊手,到處人傳,爭道公別。辦取風檣,指顧定南北。只恐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臺席。一片仁心,壽身壽國,與同箕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