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珍惜糧食的詩句
1、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2、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3、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記養蠶人。
4、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6、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7、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8、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9、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
10、節儉樸素,人之美德。
11、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1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1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14、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15、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16、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17、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18、圣人作耒耜,蒼蒼民乃粒。國俗儉且淳,人足而家給。
19、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20、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21、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22、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23、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4、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25、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26、晝出云田業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27、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二、【珍惜糧食的句子】
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2、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3、珍惜糧食,遠離浪費.4、細水長流,遇災不愁.5、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6、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7、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8、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9、珍珠為寶,稻米為王.10、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11、惜衣有衣,惜食有食.12、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13、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14、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15、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16、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17、天地“糧”心,珍食莫蝕18、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19、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20、糧食就是生命,知識拯救靈魂.21、一粥一飯汗珠換.22、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23、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24、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2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6、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27、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28、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三、關于愛惜糧食的古詩
憫農
李 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憫農
李 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四、關于珍惜糧食的古詩
1、《憫農·其一》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釋義: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2、《憫農·其二》 唐代: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釋義: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3、《憫農》 宋代:楊萬里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釋義:稻田因天氣大旱而沒有多少成熟的,蕎麥也因為寒霜來得太早而沒了收成。
農民們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饑挨餓過日子了,卻偏偏又趕上今年閏了一個月,挨餓的日子就更長了。 4、《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代: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釋義: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農家,心中感到十分苦悶而孤單。
農家秋來的勞作更加蒙忙,鄰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房主荀媼給我端來菰米飯,盛滿像月光一樣皎潔的素盤。
這不禁使我慚愧地想起了接濟韓信的漂母,一再辭謝而不敢進餐。 5、《農臣怨》 唐代:元結 農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 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
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 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
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釋義:農民因災難頻繁生活艱苦要向君主申訴。
他們不知上天意志,徒然埋怨風不調雨不順。 田里莊稼歉收,蟲害又很嚴重。
當朝言路閉塞無處申述,只好來到京城,徘徊在宮闕門外,也無法見到皇帝吐露自己的悲苦。 整天在都城里痛哭,淚水都哭干了才回到鄉里。
但愿我的這首詩能被朝廷采詩之官收集去,當有助于皇帝了解民情,糾正時政之弊端。 6、《題農父廬舍》 唐代:丘為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閑。 溝塍流水處,耒耜平蕪間。
薄暮飯牛罷,歸來還閉關。 釋義:春風是什么時候到來的呢?已經吹綠了湖泊上面的山峰。
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來,種田的人民整天都閑不下來。 農民拿著耒耜在田間勞作,修溝引水鏟除雜草躬耕不綴, 傍晚時分農民將牛喂飽后,回到家里把門關上睡覺去了。
五、愛惜糧食的名言古詩
1、古詩 (1)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二首》。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唐代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2、名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六、有關珍惜糧食的詩
珍惜糧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李紳的《鋤禾》詩。它告訴了我們每天糧食來之不易,也體現了勞動人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我們學校是全寄宿型的學校,我們的三餐都是學校吃的,晚上還有夜宵。因此,我們學校的飯堂工作人員總是抓緊一切時間工作,把可口的飯菜端到我們面前。
飯堂的叔叔阿姨們,為了我們的正常學習,他們早上很早就起來準備早餐;晚上擔心我們肚子餓,有為我們準備夜宵,可見他們是多么辛苦啊!但是,盡管叔叔阿姨們百般的辛苦,還是有許多同學視而不見,依然如故地浪費食物。他們把食物仍在餐桌上,甚至把食物倒掉。
反正,只要他們覺得有一點不合口味,就“不顧一切”地把它們拒之口外,只想著去吃自己的零食,一點也不理會叔叔阿姨們的辛勤勞動。糧食是可貴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據調查,在我國的一些貧困地區,有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我國一年里因為餓死的人就上百萬。如果我們將我們不吃的東西節省下來,把這些糧食給那些貧困山區的人,那么他們將衣食無憂啊。
如果我們不浪費我們的糧食,我國一年里也不會有那么多人餓死了。
七、關于愛惜糧食的古詩
憫農 李 紳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憫農 李 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八、珍惜糧食的詩詞名句
出處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看看可不可以。經典一點的還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之類的。
憫農 chú hé rì dānɡ wǔ , 鋤 禾 日 當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ɡ cān , 誰 知 盤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 粒 粒 皆 辛 苦 。
憫農 chūn zhǒnɡ yī lì sù , 春 種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萬 顆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四 海 無 閑 田 , nónɡ fū yóu è sǐ 。 農 夫 猶 餓 死 。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應該夠了吧。
九、珍惜糧食的詩句
1、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2、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3、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記養蠶人。
4、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6、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7、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8、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9、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
10、節儉樸素,人之美德。 11、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1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1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14、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15、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16、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17、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18、圣人作耒耜,蒼蒼民乃粒。
國俗儉且淳,人足而家給。 19、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20、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21、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22、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23、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4、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25、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26、晝出云田業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27、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