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以莫字開頭的詩句
莫愁曲 莫愁石城住院,今來無莫愁。
只重石城水,曾泛莫愁舟。 莫怪沈腰易瘦。
莫嫌春淺花房小。 莫憑高樓伸遠目。
莫學饑鷹飽便飛。 莫待柳吹綿。
吹綿時杜鵑。 莫恨東風翦拂遲。
莫教獨欠赤松游。 《鶯鳴十章寄戚伯瑞》 莫克匪己,莫玩匪理。
有懷于是,不知子之所止。 《宋頌九首·莫丑》 莫魂匪虺,莫悍匪兕。
有鋹在南,毒赨不已。 《頌古二十五首》 莫莫,拈出一條斷貫索。
任從我佛及眾生,撩天鼻孔都穿卻。 沈詢 莫打南來雁,從他向北飛。
打時雙打取,莫遣兩分離。 莫嗟黑鬢從頭白,終見黃河到底清 莫愁千古難再得,只有畫圖傳楚國。
莫嫌供給難酬客,只為湖山已自賢。 莫愛荔子紅,歲作嘉州孽。
莫道神仙無學處,古今多少上升人。 莫令歸往地,翻作殺胡林。
莫欺春到荼醾盡,更有楊花落后飛。 《別后寄美人》 莫怪紅巾遮面笑,春風吹綻牡丹花。
莫言滿眼無知己,耐久黃花是故人。 莫將黷武議前朝,今日人思此奇絕。
莫道南州居井底,請來此處望川原。
二、初中文言文所有帶“莫”字的句子
7-9年級 1、孔子語錄《論語》 子曰:“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外表美好。
令,好。,鮮矣仁〔鮮矣仁〕很少是有仁德的。
鮮,少。!”(《論語?學而》) 子曰:“士志于道〔志于道〕有志于追求真理。
,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未足與議也〕不值得和他交談。”
(《論語?里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子曰:“知〔知〕通“智”,聰明。
下面“知者不惑”的“知”與此相同。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壽〕長壽。
。”(《論語?雍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來了。
意謂求仁是個態度問題,不是能力問題。”
(《論語?述而》) 子曰:“三軍可奪〔奪〕喪失。帥也,匹夫〔匹夫〕一個人,泛指平常人。
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子曰:“不患①〔患〕擔心。人之不己知〔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患其不能〔不能〕沒有能力(才能)。也。”
(《論語?憲問》)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子曰:“過〔過〕有過錯,犯錯誤。
后面的“過”是“過錯”的意思。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靈公》) 2、魚我所欲也 戰國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 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曹劌論戰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
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遂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
齊人叁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
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叁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漢 劉向《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6、出師表 三國 諸葛亮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
三、求以莫字開頭的詩句
以“莫”字開頭的詩句有: 一、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代高適的《別董大二首》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天下還有誰不認識你呢?) 二、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宋代蘇軾《定風波》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
三、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宋代 李清照《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不用擔心酒杯深淺顏色濃淡,還沒喝醉意境卻達到了。)
四、莫斗嬋娟弓樣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謠諑。——近現代王國維《蝶戀花·莫斗嬋娟弓樣月》 (不需要攀比眉毛的式樣,免得惹來謠言嫉妒。)
五、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宋代陸游《游山西村》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
六、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四、求以默開頭的七言詩詞
「題延州圣僧穴」唐 錢起
定力無涯不可稱,未知何代坐禪僧。
默默山門宵閉月,熒熒石壁晝然燈。
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藤。
昔日舍身緣救鴿,今時出見有飛鷹。
「獨吟」唐 韋莊
默默無言惻惻悲,閑吟獨傍菊花籬。
只今已作經年別,此后知為幾歲期。
開篋每尋遺念物,倚樓空綴悼亡詩。
夜來孤枕空腸斷,窗月斜輝夢覺時。
「題殷舍人宅木芙蓉」唐 徐鉉
憐君庭下木芙蓉,裊裊纖枝淡淡紅。
曉吐芳心零宿露,晚搖嬌影媚清風。
似含情態愁秋雨,暗減馨香借菊叢。
默飲數杯應未稱,不知歌管與誰同。
「七言」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此道非從它外得,千言萬語謾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