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閑”字的詩句
關于閑的詩句1、孤云獨去閑唐李白《獨坐敬亭山》2、昨夜閑潭夢落花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3、兩處閑愁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4、誰道閑情拋棄久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5、誰道閑情拋棄久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6、閑池閣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7、兩處閑愁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8、晚云閑宋蘇軾《江城子·前瞻馬耳九仙山》9、閑臥藤床觀社柳宋蘇軾《定風波》10、儀靜體閑魏晉曹植《洛神賦》 以下是部分詩人的簡介: 蘇軾: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
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帶有“云”字的詩句
推薦十個詩中云 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三、四海無閑田的全詩只要內容,
憫農唐 李 紳春 種 一 粒 粟,秋 收 萬 顆 子.四 海 無 閑 田,農 夫 猶 餓 死.[簡析] 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第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于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