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字開頭的詞語
單字開頭的詞語 :
單獨、
單方、
單位、
單于、
單軌、
單打、
單字、
單作、
單寒、
單傳、
單弱、
單利、
單產、
單薄、
單子、
單程、
單姓、
單皮、
單衣、
單幫、
單車、
單身、
單單、
單線、
單糖、
單據、
單數、
單戀、
單列、
單干、
單條、
單向、
單句、
單口、
單詞、
單純、
單刀、
單眼、
單間、
單價
二、以“子”字開頭的詩句
1、《鄉村四月》
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五代: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譯文: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凄然欲絕面對煙草低迷。爐里的香煙閑繞著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3、《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譯文:春天的花落了,明年依舊會開,屋檐下的燕子走了還會回來。但那迷戀美好春光的杜鵑在午夜依舊苦苦啼鳴,不相信,那春天喚不回來。
4、《行路難·其三》
唐代: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譯文:不要學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隱居收養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晦,為什么要隱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績告成之后不自行隱退都死于非命。 伍子胥被吳王棄于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局為苦。 (陸機)是否還能聽見華亭的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后千年的虛名?
5、《垂老別》
唐代:杜甫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譯文: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茍全。扔掉拐杖出門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為我流淚辛酸。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
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明知道死別最后一次見面,貧賤夫妻怎么不憐她饑寒。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
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哪管你饑寒交迫衰老病殘!想以前少壯年華國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普天下應征入伍戒備森嚴,戰爭的烽火已彌漫了崗巒。
尸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
三、誰能說出3到10開頭的詩句
一去二三里,煙 村 四 五 家。
亭 臺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漢詩 孔雀東南飛) 五鹿歌雜詩謠辭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孔雀東南飛) 六十余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
(初春書懷) 七十人稀到,吾過十四年。(八十四吟) 八十仍逾四,遲留未告行(八十四吟) 九素煙中寒一色,扶闌四面是青冥。
(白玉樓步虛詞)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孔雀東南飛)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難得。
旨酒親與朋,芳年樂京國。(韋應物擬古詩十二首)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 石灰吟于謙) 萬官惶布莫違。百姓慘慘心悲。
(孔融全集六言詩)。
四、看字打頭的古詩
以下每首都有一句為晚字開頭: 《首春》李世民 寒隨窮律變,春逐鳥聲開。
初風飄帶柳,晚雪間花梅。 碧林青舊竹,綠沼翠新苔。
芝田初雁去,綺樹巧鶯來。 《初晴落景》李世民 晚霞聊自怡,初晴彌可喜。
日晃百花色,風動千林翠。 池魚躍不同,園鳥聲還異。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賦得白日半西山》李世民 紅輪不暫駐,烏飛豈復停。
岑霞漸漸落,溪陰寸寸生。 藿葉隨光轉,葵心逐照傾。
晚煙含樹色,棲鳥雜流聲。 《九月十日偶書》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搗練子》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懶,為誰和淚倚闌干。 《相見歡》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阮郎歸》李煜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春睡覺,晚妝殘,無人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浪淘沙》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暮憑闌,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桁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沈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一斛珠》李煜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李從善 綠影復幽池,芳菲四月時。
管弦朝夕興,組繡百千枝。 盛引墻看遍,高煩架屢移。
露輕濡彩筆,蜂誤拂吟髭。 日照玲瓏慢,風搖翡翠帷。
早紅飄蘚地,狂蔓掛蛛絲。 嫩刺牽衣細,新條窣草垂。
晚香難暫舍,嬌自態相窺。 深淺分前后,榮華互盛衰。
尊前留客久,月下欲歸遲。 何處繁臨砌,誰家密映籬。
絳羅房燦爛,碧玉葉參差。 分得殷勤種,開來遠近知。
晶熒歌袖袂,柔弱舞腰支。 膏麝誰將比,庭萱自合嗤。
勻妝低水鑒,泣淚滴煙雨斯。 畫擬憑梁廣,名宜亞楚姬。
寄君十八韻,思拙愧新奇。 《題彭州陽平化》徐氏 云浮翠輦屆陽平,真似驂鸞到上清。
風起半厓聞虎嘯,雨來當面見龍行。 晚尋水澗聽松韻,夜上星壇看月明。
長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錦城生。 《發襄陽后卻寄公安人》包佶 揮淚送回人,將書報所親。
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風塵。 王粲頻征楚,君恩許入秦。
還同星火去,馬上別江春。 《春池泛舟聯句》裴度 鳳池新雨后,池上好風光。
取酒愁春盡,留賓喜日長。 柳絲迎畫舸,水鏡寫雕梁,潭洞迷仙府,煙霞認醉鄉。
鶯聲隨笑語,竹色入壺觴。 晚景含澄澈,時芳得艷陽。
飛鳧拂輕浪,綠柳暗回塘。 逸韻追安石,高居勝辟強。
杯停新令舉,詩動彩箋忙。 顧謂同來客,歡游不可忘。
《宴興化池亭送白二十二東歸聯句》裴度 東洛言歸去,西園告別來。 白頭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離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 征輪今欲動,賓閣為誰開。
坐弄琉璃水,行登綠縟堆。 花低妝照影,萍散酒吹醅。
岸蔭新抽竹,亭香欲變梅。 隨游多笑傲,遇勝且裴回。
澄澈連天境,潺湲出地雷。 林塘難共賞,鞍馬莫相催。
信及魚還樂,機忘鳥不猜。 晚晴槐起露,新雨石添苔。
擬作云泥別,尤思頃刻陪。 歌停珠貫斷,飲罷玉峰頹。
雖有逍遙志,其如磊落才。 會當重入用,此去肯悠哉。
《古苑杏花》張籍 廢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時。 獨開新塹底,半露舊燒枝。
晚色連荒轍,低陰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盡又誰知。
《留別江陵王少府》張籍 迢迢山上路,病客獨行遲。 況此分手處,當君失意時。
寒林遠路驛,晚燒過荒陂。 別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張籍 選得閑坊住,秋來草樹肥。 風前卷筒簟,雨里脫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藥歸。 非因入朝省,過此出門稀。
有地唯栽竹,無池亦養鵝。 學書求墨跡,釀酒愛朝和。
古鏡銘文淺,神方謎語多。 居貧閑自樂,豪客莫相過。
閑來松菊地,未省有埃塵。 直去多將藥,朝回不訪人。
見僧收酒器,迎客換紗巾。 更恐登清要,難成自在身。
自知清靜好,不要問時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壓酒槽。
山晴因月甚,詩語入秋高。 身外無馀事,唯應筆硯勞。
閑堂新掃灑,稱是早秋天。 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莎臺乘晚上,竹院就涼眠。 終日無忙事,還應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閑眠癭木床。 案頭行氣訣,爐里降真香。
尚儉經營少,居閑意思長。 秋茶莫夜飲,新自作松漿。
每憶舊山居,新教上墨圖。 晚花回地種,好酒問人沽。
夜后開朝簿,申前發省符。 為郎凡幾歲,已見白髭須。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壘階。 憑醫看蜀藥,寄信覓吳鞋。
盡得仙家法,多隨道客齋。 本無榮辱意,不是學安排。
林下無拘束,閑行放性靈。 好時開藥灶,高處置琴亭。
更撰居山記,唯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