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子搭窩的過程
燕子筑巢是由下往上修筑的,每日里燕子不知由那里銜來黃豆大小的泥團,一粒粒的壘放在下面的基礎上,每層都往外移動一些,慢慢面積就大了起來。
每粒小泥團的大小很均勻,一層層交錯碼放,看上去很整齊,可能是用口水粘合的吧,泥團結合得很結實,沒有外力作用更本散不了。燕巢下面很小,往上逐漸大了起來,慢慢接近了屋頂,燕子會留一個豁口,在這個豁口處燕子又用泥塊繼續往前搭建出一個平臺,好似我們的陽臺,又如家里進門的玄關。
燕巢象切開的半個榴蓮懸在屋頂,出入口也就是雞蛋大小,這樣一個燕巢,擠一擠住五六只燕子應該沒有問題。每次上下樓時抬頭看看,燕巢都有新的變化,最上面的一兩排泥團都是濕漉漉的,象磚瓦匠蓋房子時新砌的磚一樣,都是用水浸泡過的。
一個星期時間過去了,一個新的燕巢出現在樓梯轉角處。奇怪的是新巢筑好后,一直沒見燕子在里面居住,莫非還要裝修,當然不會了。
思來想去,我認為是新巢沒有干透,強度還沒有達到燕子的要求,就像混凝土要有一個凝固期,燕巢也要放在那里晾置一段時間,干透了才可以入?。
二、怎樣描寫小燕子搭窩作文
小燕子搭窩
春天來了,動物們都在忙著找家,燕子也不例外,它們要給自己的家人搭個溫暖的窩。
早上,我正在院子里吃早飯,突然一只不明飛行物從我耳邊飛過,我嚇了一跳,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只燕子正銜著一根木棒飛到墻角處,原來它在搭窩啊,以前我怎么沒注意呢,那還有兩只小燕子,正在嗷嗷待哺地叫著,看見媽媽來了,便停止了叫聲,隨后燕媽媽又飛走了,到了遠處的一棵大樹上,正在用力的啄著樹枝,真擔心它會掉下來,不一會,它又飛回來了,隨它回來的還有一只比它體積大一點的燕子,它長得很壯,布滿羽毛的羽翼中間有一個圓鼓的肚子,結實的肌肉直到它的頸,好像是小燕子的爸爸,夫妻倆來來回回,忙忙碌碌終于把窩擴大了些,而那些小燕子卻不耐煩地叫了起來。
喳喳的叫著,仿佛是餓了,燕媽媽聞聲而來,嘴里啄著什么,飛到窩前,放進了小燕子的嘴里,隨后又飛走了,它正在喂燕寶寶呢。
看到這樣溫馨的畫面,心里也感覺暖暖的。
我低下頭繼續吃飯,漸漸的,墻上出現了太陽的影子,這兒也有好一會了吧,燕爸爸和燕媽媽還在那拾柴搭窩呢,它們也是為了自己的孩子過得好才會那么幸苦的吧。我默默地在地上拾了幾根木棒放在了離窩不遠的地方,希望他們能看到并拾回去,因為我不想讓他們為了孩子那么辛苦,可以幫他們省點力吧。
我默默地離開了心里默默的祝福這個用自己的勞動換來幸福快樂的家庭。
三、燕子是怎樣搭窩的
燕子喜歡把巢筑在人的屋檐下,因為這樣有很多好處,據說是可以不怕蛇或者老鼠的侵襲,我見過的燕子的窩是在屋檐下的電燈拉線開關上面,農村有許多這樣的屋檐,屋檐下有盞燈,旁邊是個燈的開關,是拉線的那種,黑色的,一般比較高,普通人需要站在凳子上才可以換拉繩,所以這個位置的高度也比較合適。
這是選址吧。 燕的巢我也近距離的觀察過,那個燕子窩是住在我家的燕子搭的,在我家堂屋的左邊墻上的黑色的電燈拉線開關上面,外表的顏色是灰色的,泥土的顏色,能看到一粒粒泥塊,泥塊一般是4~5毫米左右的方塊形狀,因為燕子的嘴巴剛剛好可以銜的起來,它銜回來的泥一般是比較濕的,所以泥塊能夠在水分干了以后很好的凝固,這樣才會牢固,說到這里也順便說一下燕子搭窩的季節吧,肯定的說是在春天,我老家在四川,成都平原,我們這里的燕子都是春天搭窩的,在春天而且在農民播種秧苗的時候,秧苗就是水稻了,水稻的田里需要很多水,有水,有泥土,所以燕子搭窩需要的泥快就多了,在這個時候農村,總能看到燕子滿天飛,許多燕子會在有水洼邊,或者秧田里著陸,它們就是在為搭窩忙碌。
燕子的窩是個半球型,半徑大概12厘米左右,有的稍微大點。 有一種是象個鍋一樣的窩,沒有蓋蓋子的鍋,開口比大,沒有“屋頂”這種類型的窩一般是房間里面,那中可以通過窗戶,或者門上面的小窗可以飛的進去的房間里,因為房間里風比較小或者更本就沒有風的原因,所以沒有“屋頂”,還有種窩是筑在房間外面的屋檐下的,我見過的是在鎮上小學學校屋檐下的窩,這種窩象是愛斯基莫人的冰房子,只是倒著貼在屋頂,也有著一個小小的拱型門,這樣的窩下面是沒有類似電燈拉線開關的可以依靠的物體的,所以建筑這樣的窩也許比較有難度。
窩的大小是剛剛夠燕子一家人居住的,雖然窩外面是堅硬的泥塊,但是里面卻很舒服,軟軟的,很溫暖,它的窩我有自己觀察過,因為小的時候調皮,比較喜歡拿個高高的凳子,然后把凳子放在桌子上,把桌子拖到燕子窩下面,再站到凳子上去,就可以用手摸到燕子的窩了,墊著腳尖還能看到里面,據我小時候的觀察燕子的窩可以分成三層吧,第一層就是表層了,是堅硬的泥塊,就象水泥一樣,具有一定的硬度,因為是濕的泥塊凝固的,所以比較牢固,就算是用手也的用不小的力氣才可以把它弄松開。表層并不僅僅是只有泥土,泥土中間還有一些經絡,就好象人類建筑的鋼筋一樣,泥土是水泥。
燕子窩的鋼筋就是一些細小的樹枝和草根等比較有韌行的材料,這些材料混合在濕潤的泥塊之間筑層了窩的表層。表層的厚度大概2.5到3厘米的樣子。
更里面一層就是純粹的樹枝和草了,我認為這層比較能讓空氣流通,增加窩的舒適度,且這層比較軟。這層叫什么?草墊層吧。
再里面一層就是更細的干草和羽毛了,非常的松軟,光用手摸上去就很柔軟,可以想象要是自己是一只小燕子的話,在里面睡著一定很舒服。 再說一下燕子們辛苦搭好的窩的使用壽命吧,我見過鄰居家有個燕子窩,有十年的歷史了,十年前就有一窩燕子住在這里,現在還有燕子每年春天飛回來住。
它的窩也許每年回修補一下吧,總之現在使用的好好的。 我家也有個燕子的窩,只可以現在不回來住了,只住了一年,這是傷心的一年,因為它們來住,所以爸爸特意把堂屋門上的小窗上的玻璃取了,可是傻傻的燕子卻不知道從這道小窗里飛進屋,小時候爸爸媽媽常回家比較晚,或者回家早,回家吃了飯以后把就堂屋的門關上了,關上門以后燕子就進不去了,雖然有開著的小窗,也許是窗太小了,它們飛不進去,所以它們有“家”不能回,總是被我們關在門外,小時候我發現燕子回家的時候堂屋門已經關上了,它就在門外飛,或者落腳在涼衣服的繩子上,我會特意把門給它打開的,結果它缺不知道飛進去,也許我應該走開,我站在門邊上嚇到它們了,它們才不敢進來的,結果那天晚上燕子產卵了,摔到地上了,碎了。
當別的燕子都在哺育自己的小燕子的時候,我們家的燕子卻很可憐。 后來燕子來不來我們家了,燕子是不會住別人的家的,它們在冬天飛走,往南邊飛去,在第二年春天飛回來,它們一定認得自己的家的,而且就算是一對年輕的燕子,它們也會親自筑一個巢的,因為我家的燕子窩一直存在,所以沒有別的燕子來我們筑巢了。
可能燕子可以活10年,因為有的巢10年了還有燕子在春天飛回來住,可惜我在農村沒待幾年,否則我會更了解燕子。
四、農村的房屋總有燕子搭窩,這樣好不好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是好事。
首先,燕子自古就是人類的好朋友,關于燕子的古詩有很多,如唐代詩人杜甫寫過“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絕句》等,這些古詩都表達了人們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其次,燕子一般喜歡選擇通風、采光條件好,覓食飛行方便的屋檐下筑巢來養育后代。這說明你家的房子好,符合上述條件,燕子才會來搭窩。燕子會銜來泥土用唾液粘結成巢穴,內鋪細軟的雜草、羽毛等。燕子有著很強的導航能力和記憶能力,第二年還會找到當初的巢穴,燕子來屋檐下搭窩,說明自家的房子好。同時,在農村也認為燕子來屋檐下搭窩是一種吉祥和興旺的象征,按照老人的說法這是一種吉兆。所以農村人一般都喜歡燕子在自家屋檐下搭窩,大人也會告誡小孩子不要去傷害燕子,毀壞燕子巢穴。如果你家也有燕子來搭窩,看著小燕子一天天長大也是一種樂趣。
再次,燕子是益鳥,是農民的好朋友,燕子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食物,據有關資料,一只燕子一個夏季可以捕食各種害蟲50萬只以上,保護農作物免受害蟲危害,同時也降低了蚊、蠅對人們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