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一句有關“桃花”的詩句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杜甫《曲江對酒》)
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賈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
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題墨梅圖》)
二、描寫“桃子”的詩句有哪些
1, 《杏溪十首·杏溪》唐代 姚合
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寂寂青陰里,幽人舉步遲。
譯文:桃花四處紛飛,桃子壓的桃樹枝都錘了下來。在這青翠的樹蔭里,散步的人都不由得放慢了腳步。
2, 《酬謝謙山所寄》宋代 張埴
老農群兒去聚沙,不知桃子結西華。
譯文:老農們三五成群的聚在長沙,不知道桃子結在了西華。
3,《四斤桃子歌》明代 劉崧
四斤桃子世所珍,雕盤獻客夸輪囷。海霞紅點王母頰,玉團中涵秋水色。
譯文:這四斤桃子乃是人世間的真品美味,裝在雕刻的盤子中獻給客人品嘗都夸桃子大。桃子上的紅點像是王母臉上的紅暈,這一個桃子里包含了整個秋天的美景。
4, 《秋雨二首》宋代 張耒
南山云起滿庭陰,簾幕初涼七月深。桃子壓枝桐葉老,連綿風雨作愁霖。
譯文:南山烏云起來,庭院里變得陰沉沉的,門簾遮著也感覺到七月的寒意。桃子壓滿了枝頭,桐樹葉子也老了,連綿不絕的風雨讓人發愁。
5,《自題畫桃子圖》近代 謝龍升
三月開花,五月成熟。入畫入畫,飽我眼福。
譯文:桃子三月開花,五月結果成熟。把它畫成一幅畫,讓我大飽眼福。
三、寫帶有“桃”字的詩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唐 楊憑《千葉桃花》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唐 周樸《桃花》桃花愛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宋 楊萬里《二月一日曉渡太和江》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四、描寫桃子的詩句有哪些
1.【庭前晚花開】 唐·李白
西王母桃種我家,三千陽春始一花。結實苦遲為人笑,攀折唧唧長咨嗟。
2.【蕭八明府堤處覓桃栽】 唐·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河陽縣里雖無數,濯錦江邊未滿園。
3.【絕句漫興九首】 唐·杜甫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4.【絕句漫興九首】 唐·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5.【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6.詠懷(八十二首之第三首)(阮籍)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7.三臺·清明應制(萬俟詠)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臺榭映秋千,斗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去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蠟傳宮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8.木瓜(詩經)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五、描寫桃子的句子
例:
桃子的形狀是圓形的,上面還有一個小尖尖,全身長著細細的絨毛。沒有熟透的桃子是青色的,你削開皮,就可以看見那白白的果肉,輕輕地咬上一口,就會感到又苦又酸;快熟了的桃子一半青,一半紅,甜津津的;熟透了的桃子就別提了,你咬一口,一股清香又甜蜜的汁水一涌而出,那滋味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盛夏時節,吃一口桃子,你的疲勞就會一掃而光。
除了味道鮮美,桃子的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聽媽媽說它還有美容養顏和減肥的作用呢——這也是我愛吃桃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桃子是人人都喜愛的水果。不少人說到桃子,就會口水垂涎三尺。而且桃子的種類琳瑯滿目,比如;油桃、水蜜桃、蟠桃、白桃……說到它,人們先想到它獨特的外觀,桃子的外形,就像一個倒轉的心形。
桃子的顏色,有的是深紅的;有的是粉紅的;有的還是青綠色。桃子的味道取決于它本身的顏色。桃子的顏色要是為深紅色的話,那味道可是非常的甜。一口咬下去,一股清新又甜蜜的汁水一涌而出,那滋味棒極了;要是為青綠色的話,那味道又淡淡的,有些青澀,更多的感覺是硬,有時能把牙咯出血。所以,要想吃到好的桃子,那就是選表皮為粉紅色的桃子,它不同于青的青澀,也不同于深紅的過度的甜,甜剛好適中。
六、描寫桃子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桃子的句子如下:
1. 桃子的形狀是圓形的,上面還有一個小尖尖,全身長著細細的絨毛。
2. 沒有熟透的桃子是青色的,你削開皮,就可以看見那白白的果肉,輕輕地咬上一口,就會感到又苦又酸;快熟了的桃子一半青,一半紅,甜津津的;熟透了的桃子就別提了,你咬一口,一股清香又甜蜜的汁水一涌而出,那滋味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盛夏時節,吃一口桃子,你的疲勞就會一掃而光。
3. 桃子是人人都喜愛的水果。不少人說到桃子,就會口水垂涎三尺。而且桃子的種類琳瑯滿目,比如;油桃、水蜜桃、蟠桃、白桃……說到它,人們先想到它獨特的外觀,桃子的外形,就像一個倒轉的心形。
4. 桃子的顏色,有的是深紅的;有的是粉紅的;有的還是青綠色。桃子的味道取決于它本身的顏色。桃子的顏色要是為深紅色的話,那味道可是非常的甜。
5. 前方一片桃林,大片的桃樹茂盛的生長著。正是春天。滿眼的粉紅。煞是美麗。其中一棵桃樹長的格外出眾。滿樹桃花開得好像姑娘的粉臉,看著就讓人生出喜愛之心。想想秋天一定會結出甜美的桃子。
6. 一片桃林,樹上結滿了桃子,那么大,那么紅,那么誘人,一個個鮮紅嫩綠的桃子掛在枝頭,好像大姑娘似的,含羞答答。
7. 鮮紅的桃子發出誘人的芳香,像一朵朵荷花在綠葉叢中上綻放。
8. 秋天,桃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桃子,像小燈籠似的掛在枝頭,把樹枝都壓彎了。
9. 桃子大小不一,最大的有拳頭那么大,最小的比葡萄還要小。小的桃子遍身長滿絨絨的細毛,等到桃子熟了,洗一下,細毛就會全掉光了。桃子先是綠色的,漸漸的,頂上成了淡紅色,再越來越紅,最后就變成了深紅色的。
10. 夏天到了看著那滿樹鮮紅碩大的桃子,聞著那誘人的香味真想上去咬它一大口。農民伯伯忙碌著摘桃子。那一個個鮮紅碩大的桃子爭先恐后的往筐里跑。如果有一個桃子農民伯伯沒看到,那個桃子會使勁的搖晃直到最后掉在地上。
11. 還沒有成熟的桃子是翠綠色的,滋味跟沒熟透的蘋果差不多,非常爽脆,但甜味不足,剛熟的桃子是半黃半粉紅色,吃起來甜津津的。完全熟透的桃子更是沒的比了,只要咬一口,用嘴一吸,口里頓時灌滿了汁水,甜的就像喝了蜂蜜一樣。
12. 桃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古時候人間是沒有桃子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把王母娘娘的蟠桃打落在人間,生根發芽才有的桃子。
13. 到了六月桃樹上就掛滿了小桃子。端午節過后,桃樹又變得茂盛起來,桃子也很快地壯大了。到了七月末的時候,它們都成了滿面紅光的胖娃娃。它們不僅豐滿,而且多汁,果皮上雖然有一層薄薄的絨毛,但是很潤澤,托在手中,每一個果實像一顆碩大的珠子。
14. 桃子個大皮薄,芳香四溢,晶瑩圓潤,像用碧玉雕成的。
15. 豐滿的桃子長的粉嘟嘟,散發著沁人的香氣。晶瑩的梨子長的白嫩嫩的,嫩的一掐就能滴水。
七、有哪些描寫桃花的詩句
桃花令 桃花簾外春意暖,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桃花簾外開依舊, 簾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憐人弄清柔, 隔簾折枝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媚。
若將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紅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韓愈《題百葉桃花》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唐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唐 楊憑《千葉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唐 周樸《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宋 蘇軾《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