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描寫春天的詩句
1、《送別》【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2、《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5、《寄劉駕》【唐】曹鄴一川草色青裊裊,繞屋水聲如在家。
悵望美人不攜手,墻東又發數枝花。 6、《塞上行》【唐】鮑溶西風應時筋角堅,承露牧馬水草冷。
可憐黃河九曲盡,氈館牢落胡無影。 7、《邊方春興》【唐】高駢草色青青柳色濃,玉壺傾酒滿金鐘。
笙歌嘹亮隨風去,知盡關山第幾重。 8、《出塞作》【唐】王維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躲雕。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雪嫖姚。
二、關于春天的原創詩句
描寫春天的詩歌: 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夜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春 花如霞 芳草吐新 輾轉三季 你 依然如舊 清風拂面 細雨潤眉 失眠三宿 我 紅顏似衰 不是清純 亦非嫵媚 凝神三秒 心情 有如美酒般沉醉 為你降臨 為你無眠 豈止三秋 回憶 那勝似古龍的馨香 辭舊迎新 新亦如故 。
三、關于描寫春天的詩句就是描寫出春天的詩句,最好是有名的詩人寫的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長條風舒.穆穆:和.穆穆清風至:和煦的春天飄起.條風:立春時的東北風,又作調風.草長條風舒:春草清風中舒展旖旎.漢·樂府民歌《古詩穆穆清風至》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蘭、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謂“蘭”,屬菊類,與今天所說的蘭花不同.若:杜若,屬草科.涉:經歷.二句意:蘭若雖長在陽春溫暖的時季,經歷寒冬仍然滋盛.漢·樂府民歌《古詩蘭若生春陽》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陽春:溫暖的春天.德澤:恩澤,恩惠,這里指陽光雨露滋潤.溫暖的春天施舍恩澤,滋潤萬物,使萬物生長茂盛.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白日風在香晉·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晉·樂府民歌《子夜四時歌·春歌》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盂珠》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秀:秀麗.屯:駐,聚集.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南北朝·陸凱《贈范曄》:“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折花:此處指折枝梅花.梅花冬末即開花,一樹獨先天下春,故為春之信使.驛使:古代傳遞書信、文件的使者.隴頭人:隴山人.聊:聊且,姑且.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著江南春天的來臨.。
四、描寫春天的詩句
描寫春天的詩句50個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 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游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風聲。 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輟痘奕粘手釓泄佟罰骸澳昴昀舷蚪撬攏瘓醮悍緇渙酢!?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h及第》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
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
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6、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
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Y虛《闕題》 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Y虛《積雪為小山》 22、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Y虛《闕題》 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
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2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
五、【求描寫春天的詩句、名言(各4首)如題,民言可各國,詩歌可以是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描寫春天的古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描寫春天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描寫春天的古詩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描寫春天的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六、描寫春天的著名的詞有哪些
蘇軾詞《一叢花》賞析
一叢花 初春病起 蘇軾
今年春淺臘侵年⑴,冰雪破春妍⑵。
東風有信⑶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⑷。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
游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⑸。
衰病少悰⑹,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⑺。
■ 注釋
⑴ 在陰歷遇有閏月的年,其前立春節后較遲。雖交正月,過了年,卻未交春,尚在臘月(十二月)的節氣內,故云“春淺臘侵年”。“春淺”猶言春遲。臘,歲終之祭,祭日舊在冬季后約二十多天,稱為臘日。
⑵ 春意在冰雪中含孕著等待展放,開下“東風”“花柳”等句。
⑶ 曹松《除夜》:“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⑷ “寒夜”以下三句,感覺兼有想像在內。其實并不必真暖和,卻仿佛暖和了,暮鼓晨鐘其實也還是平常的聲音,卻仿佛格外清圓了,寫早春極細。這和下片“初日”“樓閣”句并用杜甫《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 浦起龍《讀杜心解》卷四之一:“舊注,俗以鐘鼓聲亮為晴占。”亦與此詞意合。
⑸ 直說春來以后怎樣怎樣,在預期想像中。
⑹ “少悰”,少樂趣。
⑺ 結句較衰颯,亦病后實情。全篇說冬盡春來,自已雖老病,而萬物已有蘇生意。
《玉樓春?東城漸覺春光好》
東城漸覺春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
記前時、送春歸后。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
七、描寫春天著名的詩詞句或詩文句
描寫春天的詩詞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6、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
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11、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22、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 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
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2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 27、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28、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29、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30、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32、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33、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35、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
未勻:參差不齊。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36、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37、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0、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4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42、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43、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4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45、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4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4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5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51、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52、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 《渭城曲》 53、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54、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55、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
八、描寫春天的詩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唐 韓愈《春雪》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感春四首」韓愈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處處。
東西南北皆欲往, 千江隔兮萬山阻。春風吹園雜花開,朝日照屋百鳥語。
三杯取醉不復論,一生長恨奈何許。 皇天平分成四時,春氣漫誕最可悲。
雜花妝林草蓋地, 白日坐上傾天維。蜂喧鳥咽留不得,紅萼萬片從風吹。
豈如秋霜雖慘冽,摧落老物誰惜之。 為此徑須沽酒飲, 自外天地棄不疑。
近憐李杜無檢束,爛漫長醉多文辭。 屈原離騷二十五,不肯哺啜糟與醨。
惜哉此子巧言語, 不到圣處寧非癡。幸逢堯舜明四目,條理品匯皆得宜。
平明出門暮歸舍,酩酊馬上知為誰。 朝騎一馬出,暝就一床臥。
詩書漸欲拋,節行久已惰。 冠欹感發禿,語誤驚齒墮。
孤負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我恨不如江頭人,長網橫江遮紫鱗。
獨宿荒陂射鳧雁, 賣納租賦官不嗔。歸來歡笑對妻子,衣食自給寧羞貧。
今者無端讀書史,智慧只足勞精神。畫蛇著足無處用, 兩鬢霜白趨埃塵。
乾愁漫解坐自累,與眾異趣誰相親。 數杯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
百年未滿不得死, 且可勤買拋青春。 東都遇春」韓愈 少年氣真狂,有意與春競。
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曉服鮮,桃李晨妝靚。
荒乘不知疲,醉死豈辭病。 飲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橫。
爾來曾幾時,白發忽滿鏡。 舊游喜乖張,新輩足嘲評。
心腸一變化,羞見時節盛。 得閑無所作,貴欲辭視聽。
深居疑避仇,默臥如當暝。 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為生鄙計算,鹽米告屢罄。 坐疲都忘起,冠側懶復正。
幸蒙東都官,獲離機與阱。 乖慵遭傲僻,漸染生弊性。
既去焉能追,有來猶莫騁。 有船魏王池,往往縱孤泳。
水容與天色,此處皆綠凈。 岸樹共紛披,渚牙相緯經。
懷歸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并。
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賢,上戴天子圣。
謀謨收禹績,四面出雄勁。 轉輸非不勤,稽逋有軍令。
在庭百執事,奉職各祗敬。 我獨胡為哉,坐與億兆慶。
譬如籠中鳥,仰給活性命。 為詩告友生,負愧終究竟。
卷339_31 「感春五首(分司東都作)」韓愈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鳴瑟, 更遣稚子傳清杯。
選壯軍興不為用,坐狂朝論無由陪。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宮門一鎖不復啟, 雖有九陌無塵埃。
策馬上橋朝日出,樓闕赤白正崔嵬。 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春田可耕時已催,王師北討何當回。放車載草農事濟, 戰馬苦饑誰念哉。
蔡州納節舊將死,起居諫議聯翩來。 朝廷未省有遺策,肯不垂意瓶與?。
前隨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歡?酢?棕┍鷂沂柿偃輳? 風骨峭峻遺塵埃。音容不接只隔夜,兇訃詎可相尋來。
天公高居鬼神惡,欲保性命誠難哉。 辛夷花房忽全開,將衰正盛須頻來。
清晨輝輝燭霞日, 薄暮耿耿和煙埃。朝明夕暗已足嘆,況乃滿地成摧頹。
迎繁送謝別有意,誰肯留戀少環回。 「感春三首」韓愈 偶坐藤樹下,暮春下旬間。
藤陰已可庇,落蕊還漫漫。 ????新葉大,瓏瓏晚花乾。
青天高寥寥,兩蝶飛翻翻。 時節適當爾,懷悲自無端。
黃黃蕪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風簸枯榆,狼藉九衢內。
春序一如此,汝顏安足賴。誰能駕飛車,相從觀海外。
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柳枝弱而細,懸樹垂百尺。
左右同來人,金紫貴顯劇。嬌童為我歌,哀響跨箏笛。
艷姬蹋筵舞,清眸刺劍戟。心懷平生友,莫一在燕席。
死者長眇芒,生者困乖隔。少年真可喜,老大百無益。
春雪」韓愈 看雪乘清旦,無人坐獨謠。拂花輕尚起,落地暖初銷。
已訝陵歌扇,還來伴舞腰。灑篁留密節,著柳送長條。
入鏡鸞窺沼,行天馬度橋。遍階憐可掬,滿樹戲成搖。
江浪迎濤日,風毛縱獵朝。弄閑時細轉,爭急忽驚飄。
城險疑懸布,砧寒未搗綃。莫愁陰景促,夜色自相饒。
卷343_16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韓愈 桃溪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卷343_17 「春雪間早梅」韓愈 梅將雪共春,彩艷不相因。逐吹能爭密,排枝巧妒新。
誰令香滿座,獨使凈無塵。芳意饒呈瑞,寒光助照人。
玲瓏開已遍,點綴坐來頻。那是俱疑似,須知兩逼真。
熒煌初亂眼,浩蕩忽迷神。未許瓊華比,從將玉樹親。
先期迎獻歲,更伴占茲晨。愿得長輝映,輕微敢自珍。
卷343_18 「早春雪中聞鶯」韓愈 朝鶯雪里新,雪樹眼前春。帶澀先迎氣,侵寒已報人。
共矜初聽早,誰貴后聞頻。暫囀那成曲,孤鳴豈及辰。
風霜徒自保,桃李詎相親。寄謝幽棲友,辛勤不為身。
卷343_19 「梨花下贈劉師命」韓愈 洛陽城外清明節,百花寥落梨花發。 今日相逢瘴海頭,共驚爛漫開正月。
。
九、描寫春天的詩句有
篇一:《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賞析: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
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
“泗水濱”點明地點。 “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
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
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
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 “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
“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
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
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訪”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
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篇二:《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 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 還有南朝蕭繹《采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
“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系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
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么,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絳”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絳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贊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
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后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篇三:《春雪》【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譯文: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賞析:這首《春雪》詩,構思新巧。“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 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 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
“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
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后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
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后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 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
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