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踏青的詩句
1、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宋: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2、踏青爭惜賞春葩,盡日無辭到月華。——宋:王安禮《和踏青》
3、四野春工遍,柔風動賞心。踏青喧柳陌,舉白醉花陰。——宋:趙汝燧《踏青》
4、雨換溪溪玉,花呈嶺嶺春。秧田暄處早,茅屋補痕新。——宋:楊萬里《踏青》
5、春風綠遍天涯路,滿院殘紅不知處。西家有酒不肯賒,愁坐茅檐日將暮。
出門時作踏青行,晴川云煖花冥冥。時人塤管吹落日,難為一段江南情。——明代:解縉《踏青行》
6、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二、有關踏青的詩句
有關踏青的詩句有:
1、踏青
【作者:王寵】
茶磨山前水似苔,紅妝隊隊踏青回。
衣香花氣熏人醉,蛺蝶蜂兒撲面來。
2、東園踏青
【作者:鄧氏】
芍藥叢邊露氣沉,步隨芳草共幽尋。
桃花薰日紅濃淡,柳葉迷煙翠淺深。
何處香泥忙社燕,誰家晴檻噪時禽。
悄寒羅襪渾無力,斜倚東風碧樹陰。
3、二月上浣同云娃踏青歸雨宴達曙用佳字
【作者:程嘉燧】
客來蘭氣滿幽齋,少住春游興亦佳。
霞引秾桃褰步障,天粘碧草度弓鞋。
煙花徑裊嬋娟入,山水亭孤竹肉諧。
醉愛雨聲籠笑語,不知何事怨空階。
4、踏青
【作者:趙汝鐩】
四野春工遍,柔風動賞心。
蹭青喧柳陌,舉白醉花陰。
5、踏青
【作者:吳可】
幽居懶慢養余生,強為春風處處行。
藉草弄花終少味,尋山愛竹尚多情。
記歲首鄉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
6、【作者:蘇轍】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橋沒水不勝重,野店壓糟無復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鳥漸嚶鳴。
洞門泉脈龍睛動,觀里丹池鴨舌生。
山下瓶罌沾稚孺,峰頭鼓樂聚簪纓。
縞裙紅袂臨江影,青蓋驊騮踏石聲。
曉去爭先心蕩漾,莫歸夸后醉從橫。
最憐人散西軒靜,曖曖斜陽著樹明。
三、形容踏青的詩句
關于踏青的詩分別有以下幾首: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
(唐代)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慶清朝慢·踏青》
(宋代)王觀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四、關于踏青的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五、描寫踏青的語句
1. 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春天——我們去踏青!
2. 期待已久的春游“夢想”終于實現拉,同學們異常的高興。興奮。今天,我們要去塔子山的鳥語林去踏青,去尋找春天。
3. 漫漫嚴冬,被和煦的春風吹的不見了他的蹤影。明媚春光灑滿了神州大地,冰雪已經消融。小草鉆出綠綠的嫩芽兒,燕子馳騁在自由的天空。春天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走進了我們的心里。在明媚的春天里,我們相約去踏青。
4. 迎著和煦的春風,邁開輕快的步伐,親愛的兄弟姐妹們,走,我們一起去踏青。
5. 春天在哪里,我們是看不見的。但是,看那粉紅的桃花,嫩綠的小草,春天已經從那里走過。不止是那里,全都是春天的景色。漫山遍野,全都是。
6. 我們一路跟隨綠色,一起去找春天。而蒙山,就好像是春天的萌芽,悄悄誕生了。
7. 溫和輕柔的春風吹拂著我們的笑臉,梳理著我們的頭發,擺弄著我們的衣裙,一路上我們感覺舒服極了。
8. 盼望著,盼望著,冬去春來。我們跟老師去古林公園踏青。
9.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踏青。在路上,春風習習,我感到春天的溫暖。
10. 春天,是萬物復蘇、充滿生機的季節,在柔和的春風中,讓我們去踏青。
六、寫兩段關于踏青的句子
白居易的《錢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語言樸素,情景交融,錢唐湖早春的美景讀之如見,呼之欲出,讀詩的人仿佛要身臨其境了。
宋代吳惟信的《蘇真堤清明即事》卻是一幅因戀春而流連忘返,以至日暮而歸的春游畫卷:“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真可謂文情并茂,膾炙人口。像徐元杰的“花開紅樹亂鶯啼,草上平湖白鷺飛。
風和日麗人意好,夕陽瀟鼓幾船歸。”孟郊的“日日出兩園,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蘇軾的“踏青游,拾翠惜,襪羅弓小。
蓮步裊。腰支佩蘭輕妙。
行過上林春好”,也都是妙筆生花,各具特色。自唐后,宋代的踏青春游愈加盛行。
詩人王令就以《春游》為題,賦詩一首:“春城兒女縱春游,醉倚樓臺笑上樓。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
通篇詩文在盛與衰、熱鬧與孤獨、歡樂與悲愁的對比中,把由春游而產生的獨特感受意味深長地寫了出來。詩人陸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寫下了令人心曠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漲江流近驛亭。
客鬢不如堤上柳,數枝春動又青青。”短短四句,詩人踏青時的所見所聞便躍然紙上。
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有一年踏青,看到蝶飛鳥鳴,隨口吟出一首《春詞》:“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天蒼蒼,春水漾漾。
春蔭蔭,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春鳥啼遍春堂……”全文46句,內卻嵌入了54個“春”字,自然流暢,回味無窮,可謂描盡踏青時的美好風光。
清代吳友如的《清明節放風箏》:“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就是清明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的寫照。
七、有關踏青的古詩詞
1、踏青 [ 宋 ] 梅摯
綺場紛紛十里賒,望中煙景半春華。人游實歷青絲騎,路隘土橋金犢車。綠襯鳳頭垂逕草,紅攢鷁首照汀花。夕陽敲鐙馀歡在,不惜鹴裘認酒家。
2、踏青 [ 宋 ] 蘇轍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橋沒水不勝重,野店壓糟無復清。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鳥漸嚶鳴。洞門泉脈龍睛動,觀里丹池鴨舌生。
山下瓶罌沾稚孺,峰頭鼓樂聚簪纓。縞裙紅袂臨江影,青蓋驊騮踏石聲。曉去爭先心蕩漾,莫歸夸后醉従橫。最憐人散西軒靜,曖曖斜陽著樹明。
3、踏青 [ 宋 ] 趙汝鐩
四野春工遍,柔風動賞心。蹭青喧柳陌,舉白醉花陰。
4、踏青 [ 宋 ] 吳可
幽居懶慢養余生,強為春風處處行。藉草弄花終少味,尋山愛竹尚多情。
5、踏青 [ 明 ] 王寵
茶磨山前水似苔,紅妝隊隊踏青回。衣香花氣熏人醉,蛺蝶蜂兒撲面來。
八、關于踏春的詩句
行樂三春節,林花百和香。
——張仲素 《雜曲歌辭·春游曲三首》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煙接望遠迷。——韓元吉《雨中伯恭至湖上》連天花絮飛將盡,夾道蒲荷長欲齊。
——韓元吉《雨中伯恭至湖上》日日踏春渾坐此,人間無醉奈渠何。——張耒《春日懷淮陽六首》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
——王安石《天童山溪上》溪深樹密無人處,唯有幽花渡水香。——王安石《天童山溪上》桃杏酣酣蜂蝶狂,兒童相喚踏春陽。
——陸游《春日暄甚戲作》郊東郊西踏春色,醉舞淋浪花插額。——李流謙《送才夫之成都》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蘇軾《和王勝之三首》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楊巨源《城東早春》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韓愈《晚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常恨春尋無覓處,不覺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