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馬的古詩兩句】
馬詩作者:李賀 朝代:唐 體裁:五絕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精.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催榜渡烏江[1],神騅泣向風.君王[2]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唐劍斬隋公,□[3]毛屬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自己選吧)。
二、描寫馬的古詩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路清秋。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發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拽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騏?。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風。 白鐵?v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祇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汗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
三、關于"馬"的詩句
你好! 1。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5。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黃景仁《雜感》) 7。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9。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0。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1。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8。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20。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四、關于描寫馬的詩句
1.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5.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黃景仁《雜感》)
7.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9.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0.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1.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8.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20.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五、【寫出與馬有關的俗語,詩句,故事要求;俗語5個兩句有關馬的詩句
與馬有關的俗語一馬不跨雙鞍.人有錯手,馬有失蹄人是衣裳馬是鞍.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饑.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馬行十步九回頭.馬屁拍在馬腿上.驢唇不對馬嘴.有關馬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詩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宋·柳詠《少年游》詞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元·劉因《山家》詩塞翁失馬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么福氣呢.”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里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么福氣,也許惹出什么麻煩來.”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塞翁說:“沒什么,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摔斷腿會帶來什么福氣.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伯樂相馬的故事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
六、描寫馬的詩歌有關馬的詩歌.書法作品名稱.有關馬的音樂作品.急
關于馬 文 / 牧馬江南 誰曾說過 馬已經死去 無論是烏騅還是赤兔 在好多個世紀以前 作為一匹馬 滾過陣陣塵土的時候 一些甲胄閃光的將軍 輕輕提著劍柄的時候 誰敢揚言 那是一個不需要馬的時代 刀戟聲動的晚上 火光四起 霸王的劍沾滿血 最后慷慨地割下 他那顆慷慨的頭顱 比烏騅還要從容 怎能說霸王是個人 就不能說他是匹馬呢 虞姬那個女人 就是最好的馴馬者 他們相繼放棄 在楚歌唱盡之后 形銷骨碎 而我只能站在歷史的豪氣之末 蕩氣回腸 只是夜晚的清醒遠勝于我 千年之前 誰也沒有為某一匹馬設計死亡 我橫臥在今夜的燭光下 不安份地想做一個牧馬人 李賀的《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鈞.何當金絡腦,快步踏清秋.房兵曹胡馬 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注家一般認為作于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游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于進取的精神.詩分前后兩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寫馬,是實寫.詩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傳神之筆為我們描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它來自大宛(漢代西域的國名,素以產“汗血馬”著稱),自然非凡馬可比.接著,對馬作了形象的刻畫.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提出“六法”,第一為“氣韻生動”,第二即是“骨法用筆”,這是作為氣韻生動的首要條件提出來的.所謂“骨法”,就是要寫出對象的風度、氣格.杜甫寫馬的骨相:嶙峋聳峙,狀如鋒棱,勾勒出神峻的輪廓.接著寫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銳利勁挺,這也是良馬的一個特征.至此,駿馬的昂藏不凡已躍然紙上了,我們似見其咴咴噴氣、躍躍欲試的情狀,下面順勢寫其四蹄騰空、凌厲奔馳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前者寫雙耳直豎,有一種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寫四蹄生風,而寫風入四蹄,別具神韻.從騎者的感受說,當其風馳電掣之時,好象馬是不動的,兩旁的景物飛速后閃,風也向蹄間呼嘯而入.詩人刻畫細致,維妙逼真.頷聯兩句以“二二一”的節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寫馬的氣概,“輕”寫它的疾馳,都顯示出詩人的匠心.這一部分寫馬的風骨,用的是大筆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細節一概略去,只寫其骨相、雙耳和奔馳之態,因為這三者最能體現馬的特色.正如張彥遠評畫所云:“筆才一二,象已應焉,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此雖筆不周而意周也.”(《歷代名畫記》)這就是所謂“寫意傳神”.詩的前四句寫馬的外形動態,后四句轉寫馬的品格,用虛寫手法,由詠物轉入了抒情.頸聯承上奔馬而來,寫它縱橫馳騁,歷塊過都,有著無窮廣闊的活動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險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賴.這里看似寫馬,實是寫人,這難道不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勇敢的將士、俠義的豪杰的形象嗎?尾聯先用“驍騰有如此”總挽上文,對馬作概括,最后宕開一句:“萬里可橫行”,包含著無盡的期望和抱負,將意境開拓得非常深遠.這一聯收得攏,也放得開,它既是寫馬馳騁萬里,也是期望房兵曹為國立功,更是詩人自己志向的寫照.盛唐時代國力的強盛,疆土的開拓,激發了民眾的豪情,書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業,封侯萬里.這種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駿馬來表現確是最合適不過了.這和后期杜甫通過對病馬的悲憫來表現憂國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語.南朝宋人宗炳的《畫山水序》認為通過寫形傳神而達于“暢神”的道理.如果一個藝術形象不能“暢神”,即傳達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無生命的.杜甫此詩將狀物和抒情結合得自然無間.在寫馬中也寫人,寫人又離不開寫馬,這樣一方面賦予馬以活的靈魂,用人的精神進一步將馬寫活;另一方面寫人有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現.前人講“詠物詩最難工,太切題則粘皮帶骨,不切題則捕風捉影,須在不即不離之間”(錢泳《履園談詩》),這個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七、有關馬的詩句,成語.
一馬當先.馬到成功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打馬驚騾子 馬后炮、一馬當先、走馬觀花、走馬上任、一馬平川、意馬心猿、老馬識途 揚鞭躍馬 李賀的《馬詩》共23首,大都別有比興寓意.其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革詹),誰為鑄金鞭.其二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其三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其四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精.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其六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其七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其八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其九 (風鷚去鳥)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其十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其十一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其十二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其十三 寶(決左換王)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其十四 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其十五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灑云飛.其十六 唐劍斬隋公,(拳下換毛)毛屬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其十七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世人憐斜,金埒畏長牙.其十八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其十九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其二十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其二十一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其二十二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其二十三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摘自柯又水的回答 關于馬的成語 馬到成功;馬首是瞻;一馬當先;馬失前蹄;馬失前蹄;龍馬精神;汗馬功勞;害群之馬;犬馬之勞;心猿意馬;馬不停蹄; 關于馬的俗語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馬后炮 風馬牛不相及 盲人瞎馬。
八、有關馬的詩句大全
1、《白馬篇》魏晉:曹植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翻譯:駕馭著白馬向西北馳去,馬上佩帶著金色的馬具。
有人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邊塞的好男兒游俠騎士。2、《房兵曹胡馬詩》唐代:杜甫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翻譯:房兵曹的這一匹馬是產自大宛國的名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鋒一樣突出分明。3、《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宋代:柳永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翻譯: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啼。
夕陽照射下,秋風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4、《白馬篇》唐代:李白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翻譯:你騎著白雪花毛的龍馬,金鞍閃耀,好一個五陵豪俠。5、《馬詩二十三首·其四》唐代:李賀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翻譯:這匹馬不像是人間的凡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6、《馬詩二十三首·其八》唐代:李賀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翻譯:駿馬赤兔沒人用,只有呂布能乘騎。
聽說矮小果下馬,蠻兒都可任駕馭。7、《君馬黃》唐代:李白君馬黃,我馬白。
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翻譯:你的馬是黃色的,我的馬是白色的。
馬的顏色雖然不同,但人心本是沒有什么相隔的。8、《天馬歌》唐代:李白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
翻譯:天馬來自于月支窟那個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紋一樣漂亮,骨如龍翼一樣堅韌有力。9、《天馬二首·其一》兩漢:劉徹太一況,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
翻譯:天神太一賜福,使天馬飄然下凡。這天馬真是與眾不同,它奔馳時流出的汗是紅色的,好像滿臉紅血,此馬因而被人們稱為汗血寶馬。
10、《天馬二首·其二》兩漢:劉徹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翻譯:天馬出自水中,長有雙脊,皮毛顏色像老虎一樣。
天馬能變化,如同鬼神那樣靈異。11、《宿白馬寺》唐代:張繼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翻譯:漢代白馬馱經的事早已過去,只剩下斷碑和殘破的古廟留下遺跡。12、《瘦馬行 / 老馬》唐代:杜甫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墻。
翻譯:東郊的那匹瘦馬啊,讓我心傷不已,它那瘦弱突出的馬骨,就像墻頭伸出的石頭一般。
九、有關馬的詩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金秋。”《馬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懔懔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 宋·柳詠《少年游》詞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僉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一、關于馬的詩句
1.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5.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黃景仁《雜感》)
7.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9.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0.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1.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8.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20.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