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茶的詩句大全
1、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顧況《焙茶塢》
2、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皮日休《茶中雜詠·煮茶》
3、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4、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六羨歌》
5、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6、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鄭谷《雪中偶題》
7、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白居易《兩碗茶》
8、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張籍《夏日閑居》
9、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李咸用《訪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李商隱《即目》
11、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鄭愚《茶詩》
12、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觜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鄭谷《峽中嘗茶》
二、【贊美茶的詩句、語言都行
一、齊己的贊美茶詩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二、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三、贊美品茶的句子
1、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
2、品茶有講究,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試茶溫,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飲茶。呷茶入口,茶湯在口中回旋,頓覺口鼻生香。毛峰的鮮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鮮甜,云霧的香馨醇厚,龍井的香郁味甘,一切盡在不言中。
3、品飲綠茶:碧波蕩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4、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如同一個個靈魂在水中游走。欣賞著茶的舞姿,傾聽著懷舊的音樂,過去的時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5、閑暇時候沏杯茶,清香溢滿小屋,茶葉緩緩浮上水面然后慢慢沉下去,杯中的茶葉肆無忌憚的舒展著懶洋洋的身軀。抿如口卻感覺不到他的香濃,是誰把相思的紅豆提前收獲,讓他的滋味如此的青澀……
四、唐朝贊美茶的詩句并且應該是借物喻人贊美像茶一樣的人的詩
竹間自采茶 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余馥延幽遐.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咄彼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喜園中茶生 韋應物 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群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長孫宅與郎上人茶會 錢起 偶與息心侶,忘歸才子家. 玄談兼藻思,綠茗代榴花. 岸幘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喬若逢此,不復醉流霞. 西山蘭若試茶歌 劉禹錫 山僧后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云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篆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余.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可知花蕊清冷味,須是眠云跋石人. 飲茶歌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五、贊美茶葉的句子
贊美茶葉的句子1. 溫水沏茶,茶葉似枯木靜浮水面,鮮有茶香;沸水泡茶,茶葉似入水活魚,上下翻騰,幾經沉浮,最后抵達壺底歸于平靜,此時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蕓蕓眾生若茶葉,如無艱難磨礪,風雨洗禮,經受歲月浮沉,怎能散發出生命的芬芳? 2. 往事如同儲藏已久的茶葉一樣,沸水輕輕一燙,那陳年的悲歡喜樂就順著香味飄散在整個身體里面,小小地抿一口,不是酒也讓人醉了,留香長久不散,足以讓你回味百年。 3. 生活是一杯茶,人就是那其中的一片茶葉,大多數人只喝了兩三杯就覺得無味,而真正會生活的人會覺得這茶越喝越有味道。
4. 每一片茶葉的沉浮,都是一種緣定,不空不昧。繼續喝茶,享受當下,帶著茶的清香,愛也清了,心也清了。
5. 茶葉因沸水,才能釋放出深蘊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六、關于茶的古詩要短有古詩的名稱和朝代就作者
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唐朝茶詩1.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李白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嬋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說明: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2.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皇甫冉采茶非采芽,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玉孫草,何時泛宛花.3.重過何氏五首(選一)杜甫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說明:這首詩是寫一個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臺上飲茶.興致來時,便倚著石闌在桐葉上題起詩來.旁邊還有翡翠鳥,晴蜓與之作伴.此情此景,簡直可以繪成一幅雅致的“飲茶題詩圖”.4.會稽東小山陸羽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說明:陸羽曾到過紹興監制過茶葉,他當然會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縣去做一番調查考查工作.從詩中得知,他是在一個夜里到嵊縣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鳴,加上懷念古人,這樣便自然地引起陸羽一些傷感緒,從而有“空見年年江草齊”之嘆.5.六羨歌(歌)陸羽不羨黃金窯,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說明:陸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作者,他在國內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們稱之為“茶神”.他也很會寫詩,這首《歌》表明了陸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風高節,他不羨慕榮華富貴,他所羨慕的是故鄉的西江水.6.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曲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說明:李六郎中寄給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們之間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個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親友們饋贈的茶葉,他本人還江西廬山親自種過茶樹,不斷的實踐,使他成為一個茶葉行家.7.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白居易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說明:這是一首常為人們所傳誦的詠“紫筍茶”名篇,描寫兩郡太守在境會亭歡宴的情景.8.蕭員外寄蜀新茶白居易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說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認為這是好茶配好水,這樣才覺珍貴.以“渭水”作為“名泉”入詩,此為僅見.煎好了茶,作者一邊欣嘗,一邊飲嘗,顯得閑適自在.9.山泉煎茶有懷白居易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皿,寄與愛茶人.10.煮茶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有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煙生翠.儻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說明:這首詩形象地描寫煮茶的過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觀其狀,則為“蓮珠”、“蟹目”、“魚鱗”.聽其聲,則為“松帶雨“.茶湯的餑沫又呈現“翠”色.飲了這種茶,即使“千日醉”那樣的酒,它也可以解.11.惠山泉皮日休丞相長思煮茗時,郡侯催發兄尤遲.吳關去國三千里,莫笑楊妃愛荔枝.12.茶詩鄭遨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說明:作者贊譽茶葉“香且靈”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貴的.所以他碾茶時,總擔心茶葉粉末會散失掉.當然,茶葉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13.五言月夜啜茶聯句顏真卿等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蔫).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萼).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萬).流華凈肌骨,疏淪滌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晝).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閉軒(士修).說明:這首啜茶聯句的幾位作者各自別出心裁地搜索詩句,于是出現了許多啜茶有的代用詞,諸如“泛花”、“代飲”、“醒酒”、“流華”、“疏淪”、“不似春醪”、“素瓷”、“芳氣”等.因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這個詞.“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兩句贊美詩表明顏真卿為眾望所歸,加強了賓主間的融洽氣氛.用聯句來詠茶,也很少見.14.走筆謝孟諫漢寄新茶盧仝……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說明: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連吃了七碗,作者細細品味,每飲一碗,便有一種新的感受.到飲七碗時,更覺得兩腋清風,飄飄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葉的勞動人民,對他們寄予深切的同情:“安。
七、有關于安溪鐵觀音的典故以及贊美茶的語句詩句
提觀音名稱由來: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駟馬山東邊圣泉巖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傳授鄉民,鄉民稱茶為圣樹。
元豐6年(1083),安溪大旱,請來普足大師祈雨果驗,鄉親留普足大師于清水巖,他建寺修路恩澤于鄉民,他聽說圣茶的藥效,不遠百里到圣泉巖向鄉民請教種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樹。一天,普足大師(清水祖師)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樹準備采茶,發現有美麗的鳳凰正品茗紅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稱小黃鹿)來吃茶葉,他眼見此情景,非常感嘆:“天地造物,果真圣樹”。
清水祖師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鳥、神獸、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為他為鄉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師也將自己種茶及作茶的方式傳給鄉民,南巖山麓,一位退隱打獵將軍 “烏龍”,因他上山采茶追獵無意發明搖青工藝及發酵工藝,做出的天圣茶香氣更足,味更甘醇。鄉親向他學習,以后,用此工藝做的茶大家都叫烏龍茶。
魏蔭愛茶,所做之茶都爭相品茗,王士讓告假回鄉訪親會友,到南巖山麓游覽得品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奉召赴京師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攜茶相贈。
方苞品后,自感為茶中珍品,遂轉獻乾隆,乾隆召見王士讓詢茶來處,王細說茶之來源,乾隆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名為“鐵觀音”。茶詩:《七碗茶詩》 盧仝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詠茶十二韻》齊已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故人寄茶 【唐】曹鄴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煎茶 【唐】成彥雄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云頭翻液乍烹時。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云寺茶詩 【唐】呂巖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浪俱。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閑居 【唐】張籍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鷺,更深聽遠蛙。自然還往里,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