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句
一、晚春二首·其一 【作者】韓愈 【朝代】唐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紛紛爭奇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二、江南春 【作者】杜牧 【朝代】唐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三、折楊柳·垂楊拂綠水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譯文 春天來了,垂楊蕩漾在白云綠水間,它那美麗的枝條隨著春風飄揚,好不嬌美。這里適逢生機蓬勃的春天,花兒爭相開放,但玉關邊塞此時卻是冰雪交加,美人每當想起這些,都會倍感惆悵。
她在金窗前獨自憑依,看葉暖煙空,心中更有無限離愁。 她面對此景心中常會蕩起一種凄涼之感。
真想攀折柳條,以遠寄到情郎所在的龍城前,讓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四、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五、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譯文 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二、【請寫兩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描寫春天的古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描寫春天的古詩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描寫春天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描寫春天的古詩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描寫春天的古詩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描寫春天的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三、關于描寫春天美好景色的詩句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唐 杜甫《春運》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唐 杜牧《悵詩》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經典語句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春興】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 王涯《春游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經典語句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 韓愈《春雪》。
四、推薦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課外古詩,并說說推薦理由
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閱讀導引]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詩人騎馬所見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駘蕩的春光,表現了世間萬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機,塑造出詩人自身欣然陶然觀景的形象,創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發了喜愛早春風光、恬靜閑適自得的感情.[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溫遷居下圭(今陜西渭南),遂為下圭人,中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題材豐富、內容深刻,表達平易淺近,貼切流暢.現存白詩近三千首,數量當推為唐代詩人之冠.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閑適、感傷、雜律.他本人最得意,價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諭詩.在文學上,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潮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背景介紹] 白居易是在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為杭州剌史的,而在寶歷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剌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應當寫于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詞語注釋] 春行:春天散步.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賈亭:唐代杭州刺史賈全所建的賈公亭,今已不存.初平:遠遠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剛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齊平.云腳: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這里指下垂的云彩.暖樹:向陽的樹.亂花:指紛繁開放的春花.淺草:初春的草,盡管很多,但還不很高.沒(mò):隱沒.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游賞不夠,即反復游賞 [層次結構]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游程中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這聯和上聯是此詩的核心部分,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這更是一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準確把握其特征的能力.尾聯寫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詩文譯意]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詩文賞析] 從孤山北面到現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詩人一路走來一路向人們告知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樹上春鶯爭鳴、空中春燕銜泥、堤岸春花漸開、春草剛綠,詩人敏銳細膩的筆觸,讓人們從中體會到西湖正在舒展地著上春裝.詩人贊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愛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兩邊是水,堤兩旁種滿了柳樹、桃樹.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腳邊,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煙如霧,如絲如縷,飄拂在你的臉上,使你心中涌生無限溫柔無限愛,你像在夢境、在仙境.當春天走在白堤上時,你就更能體味到詩人寫這首詩時的感覺和心情了.全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扣緊“春行”二字來描寫景物的.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