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名里帶題字的詩詞有哪些
《寄題太和宰趙嘉言勤民二圖·題停罷坊場圖》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半山辱國賣叢祠,鍾步諸坊卷酒旗。
村里山農語音好,孔方兄已赦鵝兒。
《題跨湖橋下酒家》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湖水綠于染,野花紅欲燃。
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
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
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
《百花洲雜題》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范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游一客星。
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
《題岳陽樓》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倚曲欄。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二、帶有題字的詩詞
《贈梅處士》張籍
早聞聲價滿京城,頭白江湖放曠情。
講易自傳新注義,題詩不著舊官名。
近移馬跡山前住,多向牛頭寺里行。
天子如今議封禪,應將束帛請先生。
《和裴司空酬滿城楊少尹》張籍
圣朝偏重大司空,人詠元和第一功。
擁節高臨漢水上,題詩遠入舜城中。
共驚向老多年別,更憶登科舊日同。
誰不望歸丞相府,江邊楊柳又秋風。
《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張籍
三朝出入紫微臣,頭白金章未在身。
登第早年同座主,題詩今日是州人。
閶門柳色煙中遠,茂苑鶯聲雨后新。
此處吟詩向山寺,知君忘卻曲江春。
《梁公子》李賀
風彩出蕭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蓮子熟,洗馬走江沙。
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
種柳營中暗,題書賜館娃。
《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盧照鄰
提琴一萬里,負書三十年。
晨攀偃蹇樹,暮宿清泠泉。
翔禽鳴我側,旅獸過我前。
無人且無事,獨酌還獨眠。
遙聞彭澤宰,高弄武城弦。
形骸寄文墨,意氣托神仙。
我有壺中要,題為物外篇。
將以貽好道,道遠莫致旃。
相思勞日夜,相望阻風煙。
坐惜春華晚,徒令客思懸。
水去東南地,氣凝西北天。
關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
天子何時問,公卿本亦憐。
自哀還自樂,歸藪復歸田。
海屋銀為棟,云車電作鞭。
倘遇鸞將鶴,誰論貂與蟬。
萊洲頻度淺,桃實幾成圓。
寄言飛鳧舄,歲晏同聯翩。
三、帶有題字的詩詞
《贈梅處士》張籍早聞聲價滿京城,頭白江湖放曠情。
講易自傳新注義,題詩不著舊官名。近移馬跡山前住,多向牛頭寺里行。
天子如今議封禪,應將束帛請先生。《和裴司空酬滿城楊少尹》張籍圣朝偏重大司空,人詠元和第一功。
擁節高臨漢水上,題詩遠入舜城中。共驚向老多年別,更憶登科舊日同。
誰不望歸丞相府,江邊楊柳又秋風。《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張籍三朝出入紫微臣,頭白金章未在身。
登第早年同座主,題詩今日是州人。閶門柳色煙中遠,茂苑鶯聲雨后新。
此處吟詩向山寺,知君忘卻曲江春。《梁公子》李賀風彩出蕭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蓮子熟,洗馬走江沙。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
種柳營中暗,題書賜館娃。《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盧照鄰提琴一萬里,負書三十年。
晨攀偃蹇樹,暮宿清泠泉。翔禽鳴我側,旅獸過我前。
無人且無事,獨酌還獨眠。遙聞彭澤宰,高弄武城弦。
形骸寄文墨,意氣托神仙。我有壺中要,題為物外篇。
將以貽好道,道遠莫致旃。相思勞日夜,相望阻風煙。
坐惜春華晚,徒令客思懸。水去東南地,氣凝西北天。
關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天子何時問,公卿本亦憐。
自哀還自樂,歸藪復歸田。海屋銀為棟,云車電作鞭。
倘遇鸞將鶴,誰論貂與蟬。萊洲頻度淺,桃實幾成圓。
寄言飛鳧舄,歲晏同聯翩。
四、幫我想一些書法題字的句子,經典的,越多越好
書法創作常用的古詩詞名句:
一、天地山水
1. 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2.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4. 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5.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6.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9.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12.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4.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9.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1.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風雨
1.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游》
3.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4.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唐.白居易《暮江吟》
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 明月卻多情, 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8.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9. 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晉.陸機《擬明月何皎皎》
10.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唐朝.王維《鳥鳴澗》
11. 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嘏《江樓感舊》
12.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唐.李白《把酒問月》
13. 暮雨不來春不去,花滿地月朦朧——宋.賀鑄《江城子》
14.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唐朝--岑參《暮秋山行》
15.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16.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17.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
19.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朝.劉長卿《別嚴士元》
20.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元月廿七日望湖樓醉書》
21.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22.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內樹,若個是真梅——唐.東方虬《春雪》
24.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五、帶好字的古詩
1、相關古詩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2、注釋
⑴憶江南:作者題下自注說:“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按《樂府詩集》:“《憶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詞,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為訶體之一。
⑵諳:熟悉。
⑶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⑷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如,用法猶“于”,有勝過的意思。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3、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簡析
這首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
六、詩名里帶題字的詩詞有哪些
《寄題太和宰趙嘉言勤民二圖·題停罷坊場圖》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半山辱國賣叢祠,鍾步諸坊卷酒旗。
村里山農語音好,孔方兄已赦鵝兒。《題跨湖橋下酒家》年代: 宋 作者: 陸游湖水綠于染,野花紅欲燃。
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
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百花洲雜題》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范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游一客星。
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題岳陽樓》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倚曲欄。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七、含有筆字的詩句
《高軒過》李賀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草書歌行》李白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醉后贈王歷陽》李白 書禿千兔毫,詩裁兩牛腰。
筆蹤起龍虎,舞袖拂云霄。雙歌二胡姬,更奏遠清朝。
舉酒挑朔雪,從君不相饒。《王右軍》李白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山中作》貫休 山為水精宮,藉花無塵埃。
吟狂岳似動,筆落天瓊瑰。伊余自樂道,不論才不才。
有時鬼笑兩三聲,疑是大謝小謝李白來。《聞前王使君在澤潞居》貫休 為善無近名,竊名者得聲不如心,誠哉是言也。
使君圣朝瑞,乾符初刺婺。德變人性靈,筆變人風土。
煙霞與蟲鳥,和氣將美雨。千里與萬里,各各來相附。
信哉有良吏,玄讖應百數。古人古人自古人,今日又見民歌六七袴。
不幸大寇崩騰來,孤城勢孤固難錮。攀轅既不及,旌旆沖風露。
大駕已西幸,飄零何處去。婺人空悲哀,對生祠泣沾莓苔。
忽聞暫寄河之北,兵強四面無塵埃。唯祝鑾輿早歸來,用此咎繇仲虺才。
使四野霧廓,八纮鏡開。皇天無親,長與善鄰,宜哉宜哉。
《聞征四處士》貫休 一詔群公起,移山四海聞。因知丈夫事,須佐圣明君。
白酒全傾甕,蒲輪半載云。從茲居諫署,筆硯幾人焚。
《上馮使君山水障子》貫休 憶山歸未得,畫出亦堪憐。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煙。
筆句岡勢轉,墨搶燒痕顛。遠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紅泉。繡與蓮峰競,威如劍閣牽。
石門關麈鹿,氣候有神仙。茅屋書窗小,苔階滴瀑圓。
松根擊石朽,桂葉蝕霜鮮。畫出欺王墨,擎將獻惠連。
新詩寧妄說,舊隱實如然。愿似窗中列,時聞大雅篇。
《上盧使君二首》貫休 一領彤弓下赤墀,惟將清凈作藩籬。馬卿山岳金相似,張緒風情柳不如。
心染煙霞新句出,筆驅奸蠹宿根隳。鄱陽黎庶還堪羨,頭有重天足有牦。
司馬遷文亞圣人,三頭九陌碾香塵。盡傳棣萼麟兼鳳,終作昌朝甫與申。
樓聳嬌歌疏雨過,風含和氣滿城春。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見高宗夢里人。
《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皇甫冉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濡翰生新興,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遠近,筆下起風煙。巖翠深樵路,湖光出釣船。
寒侵赤城頂,日照武陵川。若覽名山志,仍聞招隱篇。
遂令江海客,惆悵憶閑田。《傷鄭谷郎中》齊己 鐘陵千首作,筆絕亦身終。
知落干戈里,誰家煨燼中。吟齋春長蕨,釣渚夜鳴鴻。
惆悵秋江月,曾招我看同。《寄西川惠光大師曇域》齊己 禪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筆精垂壁溜,詩澀滴杉冰。蜀國從棲泊,蕪城幾廢興。
憶歸應寄夢,東北過金陵。《靜院》齊己 花院相重點破苔,誰心肯此話心灰。
好風時傍疏篁起,幽鳥晚從何處來。筆硯興狂師沈謝,香燈魂斷憶宗雷。
浮生已問空王了,箭急光陰一任催。《寄鄭谷郎中》齊己 上國誰傳消息過,醉眠醒坐對嵯峨。
身離道士衣裳少,筆答禪師句偈多。南岸郡鐘涼度枕,西齋竹露冷沾莎。
還應笑我降心外,惹得詩魔助佛魔。《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元稹 未勘銀臺契,先排浴殿關。
沃心因特召,承旨絕常班。飐閃才人袖,嘔鴉軟舉環。
宮花低作帳,云從積成山。密視樞機草,偷瞻咫尺顏。
恩垂天語近,對久漏聲閑。丹陛曾同立,金鑾恨獨攀。
筆無鴻業潤,袍愧紫文殷。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間。
謫仙名籍在,何不重來還。
八、帶"詩"字的詩句
天上詩名天下傳,引來齊列玉皇前。(唐·杜荀鶴《依韻次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
宣城謝守一首詩,遂使聲名齊五岳。(唐·劉禹錫《九華山歌》)
巨塔列名題,詩心亦罕齊。(唐·曹松《送陳樵校書歸泉州》)
名秩后千品,詩文齊六經。(唐·韓愈《題張十八所居》)
江流愛吳越,詩格愈齊梁。(唐·鄭谷《李夷遇侍御久滯水鄉因抒寄懷》)
遙知異政荊門北,舊許新詩康樂齊。(唐·崔峒《越中送王使君赴江華》)
更和詩篇名最出,時傾杯酒戶常齊。(唐·張籍《贈別王侍御赴任陜州司馬(一作贈王司馬赴陜州)》)
欲和古詩成竇錦,倍悲秋扇損齊紈。(唐·鮑溶《贈遠》)
閑心近掩陶使君,詩興遙齊謝康樂。(唐·韓翃《贈兗州孟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