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州字開頭的成語
州字開頭的成語只有2個:
1、州官放火
zhōu guān fàng huǒ
【解釋】州官:一州的長官。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
【出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結構】主謂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2、州如斗大
zhōu rú dǒu dà
【解釋】州:舊時行政區劃名;斗:方形量器。州郡像斗一樣大。形容地方很小
【出處】《南史·恩幸傳·呂文顯》:“宗愨為豫州,吳喜公為典簽。愨刑政所施,喜公每多違執。愨大怒曰:‘宗愨年將六十,為國竭命,政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復與典簽共臨!
二、州字開頭的成語
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田登作郡】田登做郡太守。【自諱其名】忌諱別人直呼他的名字。【觸】觸犯。【榜笞(chi)】拷打。【“燈”】與“登”近音,百姓都不能說“燈”。【揭】公布。【依例】按照舊例。
解釋:
田登作郡守時,非常忌諱別人冒犯他的名字,甚至連“燈”字也不讓別人說。為此,他
先后懲治了包括吏卒在內的許多人。于是,整個州郡內,人們都戲稱“燈”為“火”,把
“點燈”稱為“放火”。
元宵節晚上放燈,田登允許人們前來游觀,就讓手下人寫了一張公告榜貼出去,榜上寫
著:“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州郡中人人見了都暗自發笑,有人還編出歌謠諷刺道:“只許
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典出《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古時常州每年元宵,按例大放花燈,以示歌舞升平。
宋朝有一州官名田登,深諱人用其名。以“燈”與“登”同音之故,是以不可言點“燈”,必言點“火”。若人不意觸犯,田登輒大怒。農歷正月十五,全州歡度元宵,按例大放花燈。官府貼告示時,諱用“燈”字,便在所有告示上大書“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不少外地人見此大為吃驚,問明緣由后,諷云:“真乃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也!”
后喻在上者可為非作歹,在下者卻處處受限
三、州字開頭的成語有那些
州字開頭的成語只有2個: 1、州官放火 zhōu guān fàng huǒ 【解釋】州官:一州的長官。
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 【出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
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結構】主謂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2、州如斗大 zhōu rú dǒu dà 【解釋】州:舊時行政區劃名;斗:方形量器。
州郡像斗一樣大。形容地方很小 【出處】《南史·恩幸傳·呂文顯》:“宗愨為豫州,吳喜公為典簽。
愨刑政所施,喜公每多違執。愨大怒曰:‘宗愨年將六十,為國竭命,政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復與典簽共臨!’”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例句】清·袁枚《送姚次公刺史之景州序》:“三公八座之交推,已得州如斗大。”
四、洲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沒有 洲 字開頭的成語。含 洲 字的成語只有2個:
1、九洲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解釋】九洲:指中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九州之久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此指中國以外的地方。指中國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出處】唐·盧照鄰《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無事,萬歲千秋樂未央。”
【結構】聯合式成語
2、五洲四海
wǔ zhōu sì hǎi
【解釋】泛指世界各地。
【出處】司馬達《魔鬼的笛音》:“五洲四海的人們,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興趣,注視著中國未來的發展。”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