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溪"的詩句.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李白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早梅》張謂(唐)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天。《詠懷古跡 五首之一》杜甫(唐)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絕句漫興九首》杜甫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難忘。《尋南溪常道士》劉長卿(唐)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青溪》王維(唐)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唐)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云。《宿王昌齡隱居》常建(唐)
林中觀易罷,溪上對鷗閑。《答李浣》韋應物(唐)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溪居》柳宗元(唐)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秋月》朱熹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三衢道中》曾幾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泛若耶溪》綦毋潛(唐)
二、關于小溪的詩句不要描寫外表的
王 維 《青 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桃 源 行 》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云林.《 山 中 》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鳥 鳴 澗 》 月出驚山鳥,時鳴村澗中.萁 母 潛 《春泛若耶溪》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常 建 《宿王昌齡隱居》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云.李 白 《行 路 難》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峨眉山月歌》 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越女詞》 (五首其二) 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五首其五)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勝雪.劉 尞 虛 《闕 題》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張 旭 《桃花溪》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清溪泛舟》 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李 邴 《 漢 宮 春 》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離.韋 應 物 《滁洲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李 華 《春行即興》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直向西.曾 幾 《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賀 鋳 《憶秦娥》 曉朦朧,前溪百鳥啼匆匆.李 清 照 《 武 陵 春 》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如夢令 》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辛 棄 疾 《西江月》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鷓鴣天》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生查子》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清平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鷓鴣天》 莫道人間無再少,門前溪水尚能西.馮 取 洽 《自題交游風月樓: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欞八面風.黃 庭 堅 《水調歌頭》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柳 宗 元 《溪 居》曉耕翻露草,夜傍響溪石.蘇 軾 《虞美人》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西江月》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破瓊瑤.周 邦 彥 《西江月》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山下蘭芽短侵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三、帶有溪字的詩句
關于溪的古詩:《入若耶溪》
【原文】:
入若耶溪
朝代:唐代
作者: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余景。
【譯文】:
我駕著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閑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蕩悠。晚霞從遠處背陽的山頭升起,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作者簡介】: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四、溪的詩句
千樹梨花千樹雪, 一溪楊柳一溪煙 趙蜚聲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石上苔
凈與溪色連,
幽宜松雨滴。
誰知古石上,
不染世人跡。
題胡氏溪亭
(朱慶馀)
亭與溪相近,
無時不有風。
澗松生便黑,
野蘚看多紅。
箬溪竹枝詩
清 潭肇基
草閣三間傍水涯,
箬溪溪上有人家,
青山繞岸船通港,
妝鏡開時滿綠莎。
苕草年年長白沙,
雉山山畔足生涯,
阿儂只怕山難走,
不及同郎去采茶。
黃犢家家蒲口眠,
寒宵榨得乳如泉,
一肩曉入縣城里,
日暮歸來盡換錢。
苕溪波與隔河連,
陽羨城邊好放船,
載到長腰冬白米,
炊糕釀酒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