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錦鯉的古風句子
絲禽藏荷香,錦鯉繞島影。
-唐朝陸龜蒙〈奉酬襲美苦雨〉 但絲莼玉藕,珠粳錦鯉,相留戀,又經歲。-宋朝 蘇軾〈水龍吟〉 山隱隱繞天涯怎覓青鸞信?水茫茫淹海角難尋錦鯉書,兩般兒無歸路。
桃源洞墨云荏苒,武陵溪煙水模糊。-元朝 陳克明〈耍孩兒〉 雪鷗臥聽禪僧磬,錦鯉行驚釣客船。
-宋朝 薛利和〈西湖亭〉 雖慚錦鯉成穿額,忝獲驪龍不寐珠。-唐朝 黃滔〈成名后呈同年〉 款棹蘭舟閑游戲,任無情日月東西。
釣頭錦鯉,杯中美醞,歸去來兮。-元朝 滕斌〈普天樂〉 拓展資料: 錦鯉的文化寓意 錦鯉顏色鮮艷而多樣,而且生命力強,體胖——寓意多彩多姿多財富,自強不息,一團和氣,是風水魚的最佳首選。
錦鯉被稱為"好運魚"、"風水魚"、"水中活寶石"、"觀賞魚之王"。錦鯉因為色彩絢爛,如水中牡丹,所以又稱“富貴魚”、“貴族魚”。
錦鯉被視為和平、友誼的象征,它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寓意吉祥歡樂、繁榮幸福,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錦鯉是一種高品質、高品味的觀賞魚,寓意象征“富貴、吉祥、健康和幸福”。
二、關于錦鯉的詩句
【丹陽道中寄友生】陸龜蒙 煙樹綠微微,春流浸竹扉。
短蓑攜稚去,孤艇載魚歸。 海俗蘆編室,村娃練束衣。
舊栽奴橘老,新刈女桑肥。 錦鯉沖風擲,絲禽掠浪飛。
短亭幽徑入,陳廟數峰圍。 地廢金牛暗,陵荒石獸稀。
思君同一望,帆上怨馀暉。【奉酬襲美苦雨四聲重寄三十二句·平上聲】陸龜蒙 層云愁天低,久雨倚檻冷。
絲禽藏荷香,錦鯉繞島影。 心將時人乖,道與隱者靜。
桐陰無深泉,所以逞短綆。【成名后呈同年】黃滔 業詩攻賦薦鄉書,二紀如鴻歷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澤, 如從平陸到蓬壺。雖慚錦鯉成穿額,忝獲驪龍不寐珠。
蒙楚數疑休下泣,師劉大喝已為盧。人間灰管供紅杏, 天上煙花應白榆。
一字連鑣巡甲族,千般唱罰賞皇都。 名推顏柳題金塔,飲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單寒終預此, 敢將恩岳怠斯須。
三、關于鯉魚的詩句
《鯉魚》
年代: 唐 作者: 章孝標
眼似真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沈。
河中得上龍門去,不嘆江湖歲月深。
《鯉魚》
年代: 唐 作者: 項斯
似龍鱗又足,只是欠登門。
月里腮猶濕,泥中目未昏。
乞鋤防蟻穴,望水寫金盆。
他日能為雨,公田報此恩。
《鯉魚行》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鯉魚財三尺,淺水不覆脊。
雖懷江湖樂,已嘆刀幾赤。
長鯨之長幾千丈,雪蹴山傾萬重浪。
縱游不厭滄海寬,一躍已在青天上。
身世局促古所哀,噞喁貪餌胡為哉?
人間溝瀆莫更顧,夜半變化乘風雷。
《題陳生鯉魚圖》
年代: 宋 作者: 趙必成
神龍原自異凡魚,潴澤還知不久居。
平地雷轟頭角露,滔天浪浴甲鱗舒。
應夸鰲海都量遍,漫道龍門不可逾。
試問錦標剛一躍,陡成霖雨足沾濡。
四、形容錦鯉的詩句
1、珠粳錦鯉
宋
蘇軾
《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
2、錦鯉殷勤為渡江
宋
蔡伸
《南鄉子·木落雁南翔》
3、問錦鯉、何時重到
宋
李泳
《賀新郎·門掩長安道》
4、錦鯉沖風擲
唐
陸龜蒙
《丹陽道中寄友生》
5、錦鯉繞島影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苦雨四聲重寄三十二句·平上聲》
6、雖慚錦鯉成穿額
唐
黃滔
《成名后呈同年》
7、宴客兼有錦鯉紅
清
魏耕
《湖州行》
8、錦鯉浮沉鏡里天
宋
白玉蟾
《題余府浮香亭》
9、池鮮熟錦鯉
宋
程永奇
《屯溪訪故人》
10、錦鯉往來出江浦
宋
李復
《次韻呂元多給事嘉川驛來詩》
11、錦鯉提來賣與誰
宋
釋朋
《詠魚籃觀音》
12、錦鯉攜來賣與誰
宋
釋智朋
《魚籃觀音贊》
13、炰鰲膾錦鯉
宋
王柏
《再和適莊韻》
14、禁沼冰開跳錦鯉
宋
王珪
《立春內中帖子詞·皇帝閣》
15、橋鯉真堪截錦腮
宋
項安世
《大人生朝
五、關于鯉魚的詩句有哪些
1、鯉魚浪颯苔花風(明·蒲庵禪師·《題米南宮云山圖》)
2、水聲吹雨鯉魚飛(明·錢宰·《分題賦鏡湖送張用中》)
3、鯉魚尾雜猩猩唇(明·沈愚·《大堤曲》)
4、春浦鯉魚風(明·宋濂·《簡吳山長》)
5、欲寄相思無鯉魚(明·宋璲·《春夜辭》)
《雜曲歌辭?遠別離》張籍
蓮葉團團杏花拆,長江鯉魚鰭鬣赤。
念君少年棄親戚,千里萬里獨為客。
誰言遠別心不易,天星墜地能為石。
幾時斷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遠別離》張籍
蓮葉團團杏花拆,長江鯉魚鬐鬣赤。
念君少年棄親戚,千里萬里獨為客。
誰言遠別心不易,天星墜地能為石。
幾時斷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泗水行》張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鯉魚上下紅尾短。
春冰銷散日華滿,行舟往來浮橋斷。
城邊魚市人早行,水煙漠漠多棹聲。
《相和歌辭?大堤曲》李賀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云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釭。
蓮風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大堤曲》李賀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云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珰。
蓮風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