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帶亡字的句子
①逃跑。《陳涉世家》:“今~亦死,舉大計亦死。”《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走燕。”
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與戰敗而~者,其實亦百倍。”
③滅亡。《子魚論戰》:“寡人雖~國之余,不鼓不成列。” 《過秦論》:“遂并起而~秦族矣。”
④死亡。《赤壁之戰》:“今劉表新~,二子不協。”
⑤通“忘”。忘記。《韓非子?說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其富之涯矣。”
wú
①通“無”。一指“沒有”,一指“不”。《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以應。”《報劉一丈書》:“他日來,幸~阻我也。”
二、帶“死”字的古詩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男兒寧當格門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生如溯游,死如歸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人生自古誰無死,馬革裹尸是英雄。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生有命兮死無何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死馬當作活馬醫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捐軀撲國難 視死忽如歸。
士為知己者死
民不畏死 何以為懼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竹死不變節,花落有余香。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
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規。
三、15句帶"死"字的詩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離騷》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離騷》
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離騷》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長恨歌》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游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悵下猶歌舞。唐·高適《燕歌行》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北朝民歌《木蘭詩》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唐·杜甫《石壕吏》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四、古代有關“生死觀”的詩句有哪些
1. 《西江月》
宋代:張伯端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沒吾伊。念念體分同異。
見是何曾是是,聞非未必非非。往來諸用不相知。生死誰能礙你。
2. 《過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登樓》
唐代:李洞
川上值樓開,寒山四面來。竹吹人語遠,峰礙鳥飛回。
生死別離陌,朝昏云雨堆。誰知獨立意,濺淚落莓苔。
4. 《贈王山人》
唐代:白居易
聞君減寢食,日聽神仙說。暗待非常人,潛求長生訣。
言長本對短,未離生死轍。假使得長生,才能勝夭折。
松樹千年朽,槿花一日歇。畢竟共虛空,何須夸歲月。
彭殤徒自異,生死終無別。不如學無生,無生即無滅。
5. 《訪嵩陽道士不遇》
唐代:孟郊
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日下鶴過時,人間空落影。
常言一粒藥,不墮生死境。何當列御寇,去問仙人請。
6. 《夢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7.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
南北朝:佚名
華山畿,華山畿,
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
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
8.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9.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10.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