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鶴的詩詞、成語、俗語、諺語民間故事、傳說、歌謠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鶴去,此地空余黃鶴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的傳說,百度一下
成語更多
龜鶴遐齡 龜鶴遐壽 龜齡鶴算 龜年鶴壽 龜年鶴算 愛鶴失眾 別鶴孤鸞 別鶴離鸞 不舞之鶴 慚鳧企鶴 驂鸞馭鶴 駘背鶴發 斷鶴續鳧 斷鶴繼鳧 鳧短鶴長 鳧鶴從方 鳧脛鶴膝 焚琴鬻鶴 焚琴煮鶴 風聲鶴唳,草木。 風聲鶴唳 孤雌寡鶴 孤云野鶴 鶴背揚州 鶴長鳧短 鴻儔鶴侶 鶴短鳧長 鶴發松姿 鶴發童顏 鶴歸華表 鶴骨松筋 鶴骨霜髯 鶴骨松姿 鶴唳風聲 鶴唳華亭 鶴鳴之士 鶴勢螂形 華亭鶴唳 鶴膝蜂腰 鶴子梅妻 鶴知夜半 駕鶴成仙 截鶴續鳧 駕鶴西游 離鸞別鶴 鸞音鶴信 鳴鶴之應 梅妻鶴子 龐眉鶴發 強鳧變鶴 騎鶴上揚 騎鶴維揚 騎鶴揚州 妻梅子鶴 騎揚州鶴 燒琴煮鶴 松形鶴骨 童顏鶴發 續鳧斷鶴 續鳧截鶴 。
諺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二、關于鶴的詩詞、成語、俗語、諺語民間故事、傳說、歌謠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鶴去,此地空余黃鶴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的傳說,百度一下成語更多龜鶴遐齡 龜鶴遐壽 龜齡鶴算 龜年鶴壽 龜年鶴算 愛鶴失眾 別鶴孤鸞 別鶴離鸞 不舞之鶴 慚鳧企鶴 驂鸞馭鶴 駘背鶴發 斷鶴續鳧 斷鶴繼鳧 鳧短鶴長 鳧鶴從方 鳧脛鶴膝 焚琴鬻鶴 焚琴煮鶴 風聲鶴唳,草木。
風聲鶴唳 孤雌寡鶴 孤云野鶴 鶴背揚州 鶴長鳧短 鴻儔鶴侶 鶴短鳧長 鶴發松姿 鶴發童顏 鶴歸華表 鶴骨松筋 鶴骨霜髯 鶴骨松姿 鶴唳風聲 鶴唳華亭 鶴鳴之士 鶴勢螂形 華亭鶴唳 鶴膝蜂腰 鶴子梅妻 鶴知夜半 駕鶴成仙 截鶴續鳧 駕鶴西游 離鸞別鶴 鸞音鶴信 鳴鶴之應 梅妻鶴子 龐眉鶴發 強鳧變鶴 騎鶴上揚 騎鶴維揚 騎鶴揚州 妻梅子鶴 騎揚州鶴 燒琴煮鶴 松形鶴骨 童顏鶴發 續鳧斷鶴 續鳧截鶴 。
諺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三、急求
猿悲鶴怨 〖解釋〗猿和鶴凄厲地啼叫。
騎上揚州鶴 〖解釋〗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上揚州”。
騎鶴望揚州 〖解釋〗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上揚州”。
騎鶴上揚州 〖解釋〗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 騎鶴上維揚 〖解釋〗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
同“騎鶴上揚州”。 梅妻鶴子 〖解釋〗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比喻清高或隱居。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
朱顏鶴發 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
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煮鶴燒琴 見“焚琴煮鶴”。
云中仙鶴 同“云中白鶴”。 云心鶴眼 比喻高遠的處世態度。
猿啼鶴怨 見“猿啼鶴唳”。 猿啼鶴唳 猿和鶴凄厲地啼叫。
猿驚鶴怨 猿猴驚恐,鶴哀怨。形容凄涼悲哀的氣氛。
多指因戰亂,人死于戰場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鶴怨”、“鶴怒猿啼”。
猿鶴沙蟲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按,今本《抱樸子·釋滯》作:“山徙社移,三軍之眾,一朝盡化,君子為鶴,小人成沙。”
后因以“猿鶴沙蟲”指陣亡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民。 猿鶴蟲沙 比喻戰死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士。
馭鳳驂鶴 駕鳳騎鶴。指仙道飛升。
野鶴孤云 見“閑云孤鶴”。 軒鶴冠猴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
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續鶩短鶴 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續鳧截鶴 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續鳧斷鶴 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梟心鶴貌 比喻心惡貌善。 閑云孤鶴 漂浮的云,孤飛的鶴。
比喻無拘無束、來去自如的人。 松形鶴骨 形容儀容清癯、軒昂。
燒琴煮鶴 拿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強鳧變鶴 語本《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后以“強鳧變鶴”謂硬把野鴨變作仙鶴。
喻濫竽充數,徒多無益。 千歲鶴歸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
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
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后以“千歲鶴歸”指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騎揚州鶴 同“騎鶴上揚州”。
妻梅子鶴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表示清高。 騎鶴揚州 同“騎鶴上揚州”。
騎鶴維揚 同“騎鶴上揚州”。 騎鶴上揚 同“騎鶴上揚州”。
龐眉鶴發 同“龐眉皓發”。 鳴鶴之應 《易·中孚》:“鶴鳴在陰,其子和之。”
王弼注:“立誠篤至,雖在暗昧,物亦應焉。”孔穎達疏:“處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則聲聞于外,為同類之所應焉。”
后以“鳴鶴之應”比喻誠篤之心相互應和。 鸞音鶴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離鸞別鶴 見“離鸞別鳳”。 枯魚病鶴 比喻處境窮困之士。
駕鶴西游 死的婉稱。 雞膚鶴發 見“雞皮鶴發”。
鴻儔鶴侶 鴻、鶴皆為群居高飛之鳥,因用以比喻高潔、杰出之輩。 鶴子梅妻 指宋隱士林逋以鶴為子、以梅為妻事。
清董以寧《河滿子·同程村閑話》詞:“若比孤山林處士,但非鶴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兒女。
鶴知夜半 鶴夜半而鳴。比喻各有專長。
鶴怨猿驚 形容對官場厭倦,有意歸隱的心情。 鶴行雞群 同“鶴立雞群”。
鶴膝蜂腰 ①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病·詩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四曰鶴膝,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這是指詩歌聲律八病的兩種。
后來用“鶴膝蜂腰”泛指詩歌聲律上所犯的毛病。②書法中的兩種病筆。
鶴勢螂形 謂腰肢纖裊,體態輕盈。 鶴唳猿聲 鶴鳴猿啼。
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鶴唳風聲 唳:鳥鳴。
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鶴困雞群 比喻才能出眾的人淪落于平庸之輩當中。 鶴歸華表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
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
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遂高上沖天。”后常用“鶴歸華表”感嘆人世的變遷。
鶴骨松姿 清奇不凡的氣質。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鶴骨松筋 指修道者的形貌氣質。 鶴骨霜髯 瘦骨白須。
形容年老。 鶴骨龍筋 瘦挺虬曲貌。
鶴骨雞膚 見“鶴骨雞膚”。 鶴發松姿 白色的頭發,松樹的姿態。
形容人雖老猶健。 鶴短鳧長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后以“鶴短鳧長”比喻顛倒是非,妄加評論。 鶴處雞群 同“鶴立雞群”。
鶴長鳧短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后用“鶴長鳧短”比喻事物各有特點。
鶴背揚州 南朝梁殷蕓《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原為揚州刺史,或原多貲財,或原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后以“鶴背揚州”比喻利欲之心。 龜年鶴算 見“龜年鶴壽”。
龜年鶴壽 相傳龜、鶴壽有千百之數,因以“龜年鶴壽”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
四、關于鳥的成語 俗語 諺語 詩句 歌曲 故事
【一石二鳥】比喻做一件事獲得兩個效果.
【小鳥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樣子,惹人憐愛.
【倦鳥知返】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倦鳥歸巢】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笨鳥先飛】(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慮,常魯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動應比別人早,以免手忙腳亂.
【鳥盡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遺棄.與「兔死狗烹」意同.惟「鳥盡弓藏」語意較輕.
【鳥語花香】描寫春天的景色.
【鳥面鵠形】用以形容久饑消瘦之狀,又作「鳩形鵠面」.
【鳥為食亡】比喻人因貪財而死.
【鳥獸不可與同群】指人畢竟仍須生活在人群社會中,不能隱居逃世.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時,多會良心發現,講出善良的話來.
【驚弓之鳥】比喻曾遭禍患,因而心懷驚懼者.
【烏鳥私情】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烏飛兔走】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鳥集鱗萃鱗】魚;萃聚集。象鳥類或魚類那樣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張衡《西京賦》瓌貨方至,鳥集鱗萃。”
【鳥盡弓藏】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只雞絮酒】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后漢書·徐徲傳》徲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徲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燕雀處堂處】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一箭雙雕】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雙宿雙飛】宿在一起,飛在一起。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眼想心思夢里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牝雞司晨】母雞報曉。舊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尚書·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鴻鵠之志】 鴻鵠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志志向。比喻遠大志向。 《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倦鳥知返】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鶴立雞群】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籠中之鳥】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敵人。《鹖冠子·世兵》一目之羅,不可以得雀;籠中之鳥空窺不出。” 【鳩占鵲巢】比喻強占他人所有.
【鶉衣百結】比喻衣服破舊,滿是補釘.
【鷦鷯一枝】(1)用以勸人寡欲,今多說成「鷦鷯巢林,不過一枝」.(2)或比喻棲身之所,多用於托人求職時.
【鸞翔鳳集】比喻賢才之聚集.
【鳳毛麟角】形容世間少有.
【鳳凰于飛】比喻夫婦唱和相樂;多用為婚禮之祝詞.
【鳶飛魚躍】比喻放任於自然之樂.
【鴉雀無聲】比喻原本吵吵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
【鴻鵠之志】比喻志向遠大,與「青云之志」義同.
【鵬程萬里】祝福別人前程遠大,如鵬飛萬里.
【鶯聲燕語】用以形容鳥鳴.或比喻女子聲音宛轉流利.
【鶯鶯燕燕】比喻女郎眾多. 坌鳥先飛 ①笨鳥先飛。比喻笨人反而居先。②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先行一步。多用做謙辭 笨鳥先飛
五、關于鳥的成語故事和俗語
有關鳥的詩歌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 塞下曲〉 帶“鳥”字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游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 ②帶“鳥”字的詩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唐·韋莊《臺城》 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唐·杜甫《望岳》 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 一石二鳥小鳥依人 倦鳥知返倦鳥歸巢笨鳥先飛鳥盡弓藏 鳥語花香 鳥面鵠形鳥為食亡鳥獸不可與同群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驚弓之鳥烏鳥私情烏飛兔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燕雀處堂處一箭雙雕雙宿雙飛牝雞司晨鴻鵠之志倦鳥知返鶴立雞群籠中之鳥鳩占鵲巢鶉衣百結鷦鷯一枝鸞翔鳳集鳳凰于飛 鳶飛魚躍鴉雀無聲鴻鵠之志鵬程萬里鶯聲燕語鶯鶯燕燕
六、關于鶴的詩句和成語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鶴去,此地空余黃鶴。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風聲鶴唳 唳:鶴叫聲。
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鶴鳴之士 指有才德聲望的隱士 駕鶴成仙 指死的婉稱 檻花籠鶴 柵欄中的花、籠中的鶴。比喻受到約束的人或物 愛鶴失眾 比喻因小失大。
別鶴孤鸞 別:離別;鸞:鳳凰一類的鳥。離別的鶴,孤單的鸞。
比喻遠離的夫妻。 不舞之鶴 舞:舞蹈。
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
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慚鳧企鶴 比喻慚愧自己的短處,羨慕別人的長處。
蟲沙猿鶴 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于戰亂的人。
獨鶴雞群 一只鶴站在雞群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超群出眾。
斷鶴續鳧 斷:截斷;續:接;鳧:野鴨。截斷鶴的長腿去接續野鴨的短腿。
比喻行事違反自然規律。 焚琴煮鶴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鳧脛鶴膝 指事物各有長短。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孤云野鶴 舊指閑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龜鶴遐壽 遐:長久。祝人長壽的頌辭。
鶴唳華亭 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鶴發雞皮 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
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鶴發童顏 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鶴鳴九皋 九皋:深澤。
鶴鳴于湖澤的深處,它的聲音很遠都能聽見。比喻賢士身隱名著。
鶴立雞群 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華亭鶴唳 華亭谷的鶴叫聲。表示對過去生活的留戀。
雞皮鶴發 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
截鶴續鳧 比喻事物勉強替代,失其本性。 童顏鶴發 顏:臉色。
仙鶴羽毛似雪白的頭發,孩子似的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閑云野鶴 閑:無拘束。飄浮的云,野生的鶴。
舊指生活閑散、脫離世事的人。 延頸鶴望 像鶴一樣伸長頸子盼望。
比喻盼望心切。 杳如黃鶴 杳:無影無聲;黃鶴:傳說中仙人所乘的鶴。
原指傳說中仙人騎著黃鶴飛去,從此不再回來。現比喻無影無蹤或下落不明。
野鶴閑云 閑:無拘束。飄浮的云,野生的鶴。
舊指生活閑散、脫離世事的人。 一琴一鶴 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
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煮鶴焚琴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云中白鶴 象云彩中的白鶴一般。
比喻志行高潔的人。 別鶴離鸞 比喻離散的夫妻。
驂鸞馭鶴 駕馭鸞鳳仙鶴。喻成仙。
駘背鶴發 鮐背白發。形容年老高壽。
斷鶴繼鳧 截短鶴的長腿,接長野鴨的短腿。比喻違反自然規律,辦不成的事。
焚琴鬻鶴 猶焚琴煮鶴。 鳳鳴鶴唳 形容優美的聲音。
鳧短鶴長 鳧脛短鶴脛長。長短不齊。
泛指馀缺不齊。 鳧鶴從方 指野鴨和鶴各從其所屬的品類。
比喻順其自然行事。 孤雌寡鶴 喪失配偶的禽鳥。
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 龜鶴遐齡 遐:長久。
遐齡:高壽。傳說龜、鶴都能活一千年。
比喻長壽。亦作“龜齡鶴算”。
龜齡鶴算 見“龜年鶴壽”。 龜年鶴壽 相傳龜、鶴壽有千百之數,因以“龜年鶴壽”比喻人之長壽。
或用作祝壽之詞。 龜年鶴算 見“龜年鶴壽”。
鶴背揚州 南朝梁殷蕓《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原為揚州刺史,或原多貲財,或原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后以“鶴背揚州”比喻利欲之心。 鶴長鳧短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后用“鶴長鳧短”比喻事物各有特點。 鶴處雞群 同“鶴立雞群”。
鶴短鳧長 《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后以“鶴短鳧長”比喻顛倒是非,妄加評論。
鶴發松姿 白色的頭發,松樹的姿態。形容人雖老猶健。
鶴骨雞膚 見“鶴骨雞膚”。 鶴骨龍筋 瘦挺虬曲貌。
鶴骨霜髯 瘦骨白須。形容年老。
鶴骨松筋 指修道者的形貌氣質。 鶴骨松姿 清奇不凡的氣質。
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鶴歸華表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
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
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遂高上沖天。”后常用“鶴歸華表”感嘆人世的變遷。
鶴困雞群 比喻才能出眾的人淪落于平庸之輩當中。 鶴唳風聲 唳:鳥鳴。
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鶴唳猿聲 鶴鳴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鶴勢螂形 謂腰肢纖裊,體態輕盈。 鶴膝蜂腰 ①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病·詩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四曰鶴膝,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
這是指詩歌聲律八病的兩種。后來用“鶴膝蜂腰”泛指詩歌聲律上所犯的毛病。
②書法中的兩種病筆。 鶴行雞群 同“鶴立雞群”。
鶴怨猿驚 形容對官場厭倦,有意歸隱的心情。 鶴知夜半 鶴夜半而鳴。
七、關于鶴的詩句和成語
唐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劉禹錫《鶴嘆》)、“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二首》)、“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杜牧《鶴》)、“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鮑照《鶴舞賦》)、“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鄭谷《鶴》)、“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劉伯溫《云鶴篇贈詹岡》)、“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謝縉《題松竹白鶴圖》).鶴行走時,細腿高抬,挺胸昂首,邁著“矩步”,從不萎萎縮縮,徐緩而高雅,有一種“紳士”風度,透著陽剛之氣.詩人們寫道:“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劉禹錫《鶴嘆》)、“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韋莊《失鶴》).詩人們寫鶴的飛,凌霄直上,翱翔萬里.“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張九齡《羨鶴》)、“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李嶠《鶴》)、“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鮑照《鶴舞賦》)、“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東游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謝縉《題松竹鶴圖》)、“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杜牧《別鶴》)、“蒼波萬里茫茫去,駕風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凌虛空”(友鶴仙《友鶴吟》).“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孟郊《曉鶴》)、“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李紳《憶放鶴》)、“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元稹《和樂天感鶴》)、“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鶴》)、“清響徹云霄,萬籟悉以屏”(于謙《夜聞鶴唳有感》).:“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鮑照《舞鶴賦》)、“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云”(李紳《憶放鶴》)。
.。
八、關于鶴字的成語或故事
煮鶴焚琴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煮鶴燒琴 見“焚琴煮鶴”。
朱顏鶴發 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延頸鶴望 像鶴一樣伸長頸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杳如黃鶴 杳:無影無聲;黃鶴:傳說中仙人所乘的鶴。原指傳說中仙人騎著黃鶴飛去,從此不再回來。現比喻無影無蹤或下落不明。
野鶴閑云 閑:無拘束。飄浮的云,野生的鶴。舊指生活閑散、脫離世事的人。
一琴一鶴 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云中白鶴 象云彩中的白鶴一般。比喻志行高潔的人。
野鶴孤云 見“閑云孤鶴”。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鶴的成語俗語詩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