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三月的詩詞
唐代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嘲三月十八日雪 唐代:溫庭筠 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
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 宋代:李彌遜 江城烽火連三月。
不堪對酒長亭別。休作斷腸聲。
老來無淚傾。風高帆影疾。
目送舟痕碧。錦字幾時來。
薰風無雁回。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出自宋代張炎的《清平樂·采芳人杳》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三月閨怨 唐代:張說 三月時將盡,空房妾獨居。
蛾眉愁自結,鬢發沒情梳。 使東川。
望驛臺(三月盡) 唐代:元稹 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 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
。
二、【3句帶“月”詩句,有作者、題目】
寫月的詩句-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 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趙嘏《江樓感舊》)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李商隱《無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是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掉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漢魏詩 聽月詩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李白《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賀《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建樞(唐)《詠月》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三、形容三月的詩句
形容三月的詩句有以下: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絕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作者:韓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4.《古風·其十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譯文: 西岳華山蓮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著皎潔芙蓉,裊裊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廣帶飄逸,云彩一樣飄然升空。 約我登上彩云高臺,高揖雙手拜衛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們去,乘鴻雁到紫色天廷。 不經意看洛陽平原,到處都是安祿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軍叛臣都把官封。 5.《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作者:杜甫 朝代:唐唐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譯文: 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著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
四、三月是踏青的好時節,翹著俯視皆是春.像這樣描寫三月的句子有哪些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陽春三月,是我們學校最美的季節.和煦的東風送來醉人的花香,嫩嫩的小草偷偷地織成綠綠的地毯,小鳥唱起“春之聲”,楊柳舞動著腰肢,粉紅色的桃花開滿枝頭……整個校園春意盎然.我們的校園,恰似一座美麗的大花圃.那邊有百花盛開的花圃,綠草如茵的小足球場,噴珠吐玉般的噴池塘,修剪的很好看的樹木.陽春三月 檐前燕語喚村晨,三月由來景片新. 枝嫩風聲搖翡翠,花妍曙色綻氤氳. 臨溪只覺波生暖,踏壟尤看苗競春. 莫若荷鋤田野去,晴光爛漫好耕耘!。